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会稽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紹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7期  作者:範堃 出版时间:1972-07-30
    关键字: 绍兴 兰亭 王羲之 东湖

    会稽山之麓。会稽山以秦望峯为最高,史传秦始皇曾登此山,以望东海。这座小山,便是当年勾践复国的基地。淸初大文豪戴南山尝谓:「浙东西地多名胜,而绍兴山水,尤为秀寰区。其间名臣钜儒,魁奇俊杰,豪杰不羣之士,比肩接踵而出,自宋以来,于明淸,极称盛焉。」

  • 文章憶蘭亭·話修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思源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兰亭 修禊 王羲之

    平芜之处,拓为花苑;兰蕙之外,杂以时葩。此外穹碑两座,均覆以亭。一在鵞池之傍,碑书「鵞池」二字,系王羲之草书。另一为康熙帝御书「兰亭」碑,碑阴刻有乾隆帝之兰亭即事诗。兰亭之侧,旧有天章寺,荒圯已久。民初就原址建右军祠,奉晋故右将军会稽内史王逸少(羲之)牌位。四壁石刻,以颕上本兰亭集序为最有名。兰亭相传是越王种兰处,其说可信。因为兰亭附近数十里的山中,都产兰花,把采掘来的兰花,在此集中培植,极为合适。兰为王者之香,淸幽澹远;如有佳种,用以餽赠远客,是很雅致

  • 文章紹興城内的「筆飛弄」巷名傳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8期  作者:阮煥章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笔飞弄 绍兴 巷名传奇 山阴

    位于轺兴城北的一条巷弄,不甚宽濶,呼名『笔飞弄』。绍兴城垣,四面八方,城门遍立,有东、西、南、门及其他名称城门外,独无北门设建,亦无通路。大槪为了此『笔飞弄』的由来。据相传在晋朝的王羲之右军故居,那时地属会稽郡,在百丈之间,有一条小的城河,祗此小河流之隔,对岸即是『山阴』地界,一城之内,分『会稽』和『山阴』二县,并列其间,亦设一二处县令,各自为政。另有兰亭景地处在城南之外,相距有二十多里之遥。故王羲之作的『兰亭集序』里面,有『会稽山阴之兰亭』语句,录一二

  • 文章東漢馬臻興建鏡湖工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0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马臻 镜湖 水利工程

    长湖、大湖和南湖等许多名称,而其中以鉴湖最通行。)镜湖略呈弯月形(直弦在北),东西横亘一百六十里。湖分东湖和西湖两部份,中间以驿路为界。这驿路由会稽郡东南的山门,向南到禹陵,长一十二里。镜湖长堤也随之分为东湖堤和西湖堤两段,而以郡城为其中心。东湖堤从城东的五云门向至曹娥江,长七十二里;西湖堤从城西的常禧门向西至钱淸江,长五十五里。镜湖周围全长三百五十八里,全湖总面积为八百二十四平方里,其中东湖面积略大一些,为四百二十八平方里,西湖为三百九十六平方里(都包括

  • 文章会稽禹迹知多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5期  作者:何有基 出版时间:2008-05-10
    关键字: 禹陵 禹祠 禹庙 禹穴

    大禹作为中华民族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其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在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禹迹以及纪念性祠庙可谓不胜枚举,就是与大陆一衣带水的祖国宝岛台湾,亦有「禹皇庙」(台南)这样相当规模的胜蹟。但正如民国时期的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李协所论:「盖九州之中,禹之迹无弗在也,禹之庙亦无弗有也,而论山川之灵秀,殿宇之宏壮,则当以会稽为最。」会稽是绍兴的旧称,那么,今日之绍兴有多少禹迹可寻?涂山为大禹娶妻女娇及会盟诸侯之所在。据《尚书》、《左传》、《绝书》记载,洪荒时代的涂山

  • 文章歷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女諜報員:諸曁美女「西施」(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作者:藍守仁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西施 女谍报员 勾践 之战 越国 历史故事

    在春秋时期的末叶,周室衰微,诸候称覇,割地拥兵,战祸连年。那时,浙江境内是越国的辖区,建都诸曁;而隔隣的江苏,则是吴国的土地,它的都邑在苏州。可是,当时的吴越两国,并不像现在「江浙一家」的那样和睦,相反的,它们已结下了深仇大恨,似乎是非消灭对方不足以报先王在天之灵。有一年,吴王夫差派兵远征越国,和越王勾践所率领的大军,大战于会稽(即现在的绍兴),由于吴国有一位大将军——伍子胥,饶勇善战,谋略过人,治军严明,以身作则,所以训练成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文章浙江省之山地(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9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5-09-10
    关键字: 浙江山地 山川记录 普陀山 雁荡山

    多。六、会稽山 括苍山脉沿浙赣铁路北行,夹于钱塘、曹娥两江之间,为会稽山脉,主峯在绍兴县城东南十三里,相传秦始皇曾登临此峯以眺望东海,故地方人士有「秦望峰」之称,山麓有大禹陵。七、雁荡山 括苍山脉南行为雁荡山,山顶高处甚多下凹,降雨积水,荡漾成湖,每年雁自北归,辄留住于此以渡严冬,故有「雁荡」之称。山分北、中、南三支,有「三雁」之别名。北支称北雁荡山,在乐淸县治之北,距城约五〇华里;中支称中雁荡山,绵亘于乐淸县之西,周围约一八〇华里,主峯离县城约三五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