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从军共返回1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瑞安知识靑年从军实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鄭鋒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青年从军 从军

    投笔从戎民国卅二年抗战末期,日军在我国仍然疯狂杀戮,血腥遍野。当时先总统 蒋公为期早日驱除日本军阀,获取胜利,于是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提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响亮口号。此一伟大召示,确实对中国抗战到底的信心,倍加坚强。这一空前的动员,使民心士气提高到最巓峰。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全面动员知识青年从军之擧,祇有征(募)兵制度。此一史无前例的从军号召,也提高了军人的地位,改善了国人对军人的观感。同时日本军阀对中国的军队也必须重新予以评估。国际上对

  • 文章从军游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史仲序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萊陽 從軍 頤和園

    我是民国三十一年正月,负笈远离家鄕莱阳,到大后方去求学的。民国三十三年,是对日抗战最艰巨的一年,也就是胜利的前一年。就在那年十月,全国十多万知识靑年,响应最高领袖蒋委员长的号召,自动签名,从军报国。我以爱国不甘后人,也成为「十万靑年十万军」的一员。从此大江南北,关内关外,随着军队,到处游览。虽不敢说是「行万里路,胜读十年书」么,倒也扩大了心胸,开拓了眼界,不啻是一种活的敎育。虽然时已相去四十年了,但对往日的豪情壮志,仍是萦绕梦境,历历如在目前。兹将离家

  • 文章浩氣永垂周鳴國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柳國華  出版时间:1989-12-20
    关键字: 周铭国 从军 杀身成仁

    靑年团莱阳分团部时,延揽县内靑年菁英,从事团务工作,工作最长的,有崔汉臣(书记)、王鹏九(组训股长)、周景禹(宣传股长)、沈宜德、王丕芝……等人,服务绩效,非常优异,共吸收团员千余人,并创办「莱阳靑年」刋物一种,分发给团员阅读,启发他(她)们爱国情操,民族意识,对抗战情势,社会动态,均有所报导,加强团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八年抗战民众毁家纾难,大有人在,三民主义靑年团员功不能泯。响应十万靑年十万军号召,发动至亲好友靑年子弟从军运动,在半月二十日就有百余人

  • 文章我的母親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期  作者:王篤孝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母亲 别母从军 劝说来台

    母親姓杜,娘家世居蕭縣城西南三十里杜集寨內,距離王寨十五里,生於民國前二十年,現年九十三歲,視力尙好,耳稍重聽,生活起居,仍能自己照顧,健康良好,禀性剛强,不畏艱難困苦,玆因脚小行動較爲不便。當我四歲牙牙學語時,先父伊深公因病去世,母親乃含辛茹苦,持家育兒,母子二人相依爲命。我雖無兄弟姐妹,且爲孤子,但對我管敎很嚴,期有所成。民國二十二年王寨小學畢業後,繼讀蕭縣師範,二十五年畢業,執敎保國民小學,當時以能奉養母親,略盡孝道,母子均以爲安。玆以日寇侵華,全...

  • 文章从军日记(九)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从军日记 档案资料 从军生活

    结训后,去担当建国建军的重大任务。三、时时自我检点,遵守纪律,行为不可超越军纪要求的范围,有损团体荣誉。最后团长介绍了自宪兵第八团,新调来的一位敎官,希望以他的学识和经验,对本团训练工作,有所贡献。早饭后,队长宣布了本队各班互相竞赛的成绩,我第六班,不好不坏。下午到江边洗衣服。二月四日本队一位同学,接到自济南来的家信,信中说,共军占领地区,凡是从军人员的家属,一律被驱逐出门,财产全部充公。大家听了这一消息,一方面为家人担心,一方面更加深对中共的忿恨。晚饭

  • 文章慷慨歌謡河南戲——戰時西安豫劇梨園漫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王根炎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豫剧 木兰从军 西安 战时回忆

    木兰从军等戏,已是十分叫座,温饱有余,还要求些啥呢?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人,欲望并不大,能平安温饱于愿已足,夫复何求。反观今天,新生的一代,在安定中成长,久居芝兰之室,有几个能想到,在天寒地冻的北方,一些望天田,如果老天爷不帮忙,那可就惨啦。常香玉的票房价値很高,正在她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消失,把许多「常迷」,带入了另外几家戏园子。抽不冷子,卅四年的某月某一天,一张大红海报,豫剧皇后孟夫人义演「西厢记」这位孟夫人何许人也,还是皇后?当晚座无虚席,咦,邪门

  • 文章从军日记(十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日记 从军 历史资料

    跑步去集合,跑慢了要受骂,短短半小时,忙得喘不过气来,今天终于得了冠军,总算辛苦有了代价,但愿大家一齐努力,使本队得个全团的冠军。下午上街,买了一瓶墨水七〇〇元,一枝铅笔一五〇元,在街上蹓达了两小时,眞没意思。三月十一日 星期一 雨听说别的队上,又有了开了小差,眞是孬种,当初志愿从军,是何等风光,而今竟因受不了受训之苦,而溜之乎也,岂是英雄好汉,回到家去,有何面目见师长和同学,我决心抗战到底。三月十二日 星期二 阴早饭后,到野外布置靶场。今天是 总理

  • 文章由澎湖从军到台北升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莫珩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澎湖从军 考试 台北升学

    民国三十八年盛夏之际,国家面临全面崩溃。山东七个流亡中学,分别由江南各省到达广州,人数已大幅减少,仍有六千名左右。是时中央政府若干单位也在广州,经各校校长的奔走,政府最后决定,及龄的男生以「从军报国」的方式,接到澎湖从军。敎职员及女生和幼年的男生,由敎育部另设「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学校」收容安置。于是在六月二十五日集体来到澎湖。各校男生分驻渔翁岛各村,敎职员、女生及幼小男生合计一千余人,在马公岛的马公小学内住下来。从军的学生约五千人,分编为若干大队、中队

  • 文章往事鱗爪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8期  作者:孫世強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自传 从军往事 抗日战争

    一、初上私塾,每天挨三板我出生於烏金店東鄕孫家油坊,六歲時開始讀私塾,我們家前院有三間「學屋」,就是私塾的所在地;私塾由一位老師任教,學生有十餘人至廿餘人,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如我的姑姑、姐姐)都是在屛風後旁聽,不算是正式的學生;私塾的功課不外乎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後來換了一位新式的中學畢業的老師,也教我們算術。當時,老師在放學時,要考三個字,如果不認得,就要打手心,我在最初的兩三個月裡,懵懵懂懂的,每天都要挨三板子,可是兩三個月以後,忽然開...

  • 文章當兵三年半(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邱玉欽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从军生涯 锦州 国共内战

    七、錦州兵敗當一八四師由溝幫子被迫撤退時,北寧鐵路,遂形中斷。林彪主力約六個縱隊已控制北鎭、黑山、打虎山及迤西北一帶的廣大地區。我錦州、義縣已呈孤立狀態。九月上旬,林彪集結重兵於義縣前面曁大凌河東岸,將有事於錦州。我軍也針對當前情況,預爲部署。當時錦州地區最高負責單位爲錦州指揮所主任范漢傑。所轄兵力爲盧濬泉的第六兵團,及指揮所直屬的一個重砲營、一個戰車連、和一個憲兵連。至於第六兵團實際上祇有九十三軍三個師及原屬六十軍建制的一八四師,至本軍新八軍係倉卒編成...

共133条记录 1/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