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生回忆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哀慟告别老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劉顯如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人生回忆 怀念妻子 人生感怀

    有容:我的好太太,從咱們倆結婚到今天,已經是六十八個年頭,在這麼多的歲月裡,還是覺的不夠,雖然有辛酸,有艱難,可是也有溫馨歡樂的時光,也是妳常說的那句話:「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在八年多前,咱倆由市區遷到現在的「翠柏新村」;這裡清靜幽雅,如同仙境。咱倆每日相伴相偕,散步於半山半雲之間,或在小橋魚池之邊,情人座上稍作休息,聊天憶往,輕鬆愉快。可是好景不常,在四年前的初夏,先是舊疾復發,非常嚴重,醫治漸好,隨又膽囊病變,接連大小毛病纏身,可能日久病痛之故,妳...

  • 文章感恩——七十八残叟回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李謙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人生回忆 亲恩 师恩 友情恩谊 事业成就

    歲月如流,記得當年騎竹馬;轉眼已是白頭翁。民國二十年四月十一日,我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回首來時路,歲月蹉跎,虛度七十八個寒暑。一事無成,愧對祖先及父母養育之恩。今應兒孫要求及良心呼喚;雖已老眼昏花,執筆維艱,仍勉力將一生蒙受親恩、師恩、友恩、國恩之感受,就記憶所及,誠實敘述,雖大恩難以言報,亦值得子孫及自身在有生之年,不忘飲水思源回報萬一。以告慰有恩予我的雙親、恩師、益友、長官、及國家社會。其一——親恩。生命無價;父母養育之恩天高地厚。詩經蓼莪篇內云:「...

  • 文章因緣際會到台灣,以廉與才脫穎警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3期  作者:滕麗芳 出版时间:2007-03-10
    关键字: 纪念父亲 滕振铎 人生回忆 警察生涯

    成長在動亂時代裡的兒童,沒做過玩遊戲的夢想:生活在烽火連天裡的青少年,不曾有過徬徨、尋求刺激的念頭;成長在轉型社會裡的成年人也沒有停下腳步喘息、猶豫的時光。這是家父成長的大環境,也是每個歷經了軍閥派系作戰、北伐、抗日、剿共、政府播遷來台、生聚建設、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中日、中韓相繼斷交時代的中國人共同走過的離亂歲月!在這段怵目驚心、動盪離亂的日子裡,每個人都懷抱著家國之愁、兒女情長之思!家父滕振鐸,民國十四年正月廿九日出生於浙江省桐廬縣橫村埠的陽山畈。...

  • 文章我的父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3期  作者:倪圻 出版时间:2007-03-10
    关键字: 倪姓 历史发展 人生回忆 追思父亲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遊子共同的心聲。屈指已有六十四個中秋沒有老家過了。倪姓堂號是千乘,顓頊帝玄孫陸終第五子曰安。賜姓為曹,即小邾也,居於郳,即今山東滕縣(有小沂河之稱),故稱郳國、郳氏。又稱兒氏。郳氏因避仇改為倪:漢有揚州刺史倪諺;唐有刑部郎中倪若水;元有大畫家倪瓚;明末有戶、禮兩部尚書倪元璐,李自成陷京師,自縊殉國;浙有名醫倪朱謨;清有御史兒寬、大學者倪正,正在有清一代,佔一席地。至於台灣,據台灣文獻會表示,倪姓是早...

  • 文章不堪回首話湯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湯魁春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汤圩 抗日战争 弃家南下 人生回忆

    歲在一九四三年,僞軍湯圩築據點。參天大樹都砍倒,樹枝衝外刺刀尖。房屋牆壁亂鑿洞,森森黑洞藏槍眼。主人逃難他鄕去,寄居生活實在難。雖有老家歸不得,良田荒蕪草連片。日寇敗局已注定,僞軍聞風棄據點。政府命令拆房屋,防止死灰又復燃。四鄕民衆蜂擁至,拆光房屋不幾天。磚瓦木料都運走,遍地狼籍不堪言。白天廢墟似墳壘,黑夜死寂更膽寒。重建家園抱希望,恢復生產好種田。不料蕭牆烽煙起,棄家南下心茫然。問君流浪何處去,人生有路到山前。註:湯圩我的故鄕原屬灌雲,今屬灌南湯溝鎭,...

  • 文章坎坷的人生——六十年的回顧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8期  作者:劉子英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人生回忆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余於民國十七年秋季,考入陝西省立第一中學就讀,以及爾後涉世以來,寒暑六十餘易,其間正値國家多難,世局丕變之際。雖個人遭遇很多險阻困阨,但由於深蒙諸多賢明的師長與朋友的提拔協助,克以渡過難關,步入坦途。緬懷旣往,不勝感慨萬端!而感德懷恩之忱,更與時俱增,爰撮要記述,以誌不忘。余原在西安私立敬業小學就讀,十七年夏季,距離畢業尙差一個學期。某日,因事外出,在途中邂逅曩昔在小學同學已就讀於省立第一中學的李丹,問我何時畢業?如欲早入中學時,可以同等學歷報考。我抨然...

  • 文章衞濱人話生平(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丁一塵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卫滨人 人生回忆 行政改革 子女回忆

    十三四十一年度高考及格,我到臺北接受及格證書,適上官先生携吳夫人由港來臺,住其姨妹夫姜子風金門街家。姜子風由於推銷天香味寶二、三年來發了財,在金門街置有房地產,頗有重整旗鼓態勢。因上官先生的到來,又開創了同德麵粉廠,還買了汽車,自爲同德廠經理。如果穩穩當當的做,富裕生活自不會有問題。可是姜子風異想天開,因爲有錢了幻想更要多賺錢,卽此一念,投資輪船,有意作航運生意,但自己卻是外行,購得輪船在香港船塢修理,未出船塢卽將所有財產搞光,隻身逃回臺灣,以後由我介紹...

  • 文章一个饱经沧桑八十老朽的忆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胡競先 出版时间:1980-07-04
    关键字: 黄埔军校潮州分校 祝绍周 西安事变 天水骑校 八十人生回忆

    一、余自顧疏庸,生於鄱陽正常之家。父壽昌公,母汪太夫人,育有三男四女,余在男行為第二。若云少有大志,則不敢欺人。惟父母賢,家貧不使失學,因知感奮,力爭上游。至於貧多横逆,易為人輕,古今社會,莫不皆然。性不甘屈服,常鬪狼焉。初授業於何暢九先生,以余讀資不劣,年十三,便畢四書五經,兼涉文史,而文亦粗能成篇,並解吟韻,頗邀愛憐。曾憶詠呂端詩題,余有句云:「必待捲簾方下拜,果然大事不糊塗」。何師見為擊案,同學亦爭贊揚。又余冬季,衣不禦寒,而無寒相,博得師母屢言後...

  • 文章古稀回憶錄(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周覺民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人生回忆 抗日战争 军人家庭 苦难经历

    編案:「廣西文獻」編輯委員周覺民鄕親,出身軍人家庭,父承霖先生黃埔四期畢業,曾迭任軍中要職。覺民鄕親歷經二十世紀的苦難煎熬,所承受的災禍比一般人要多得多,三番兩次幾乎喪失掉生命。歷劫重生,所感受的自不同於尋常,所觀察到的應比別人深入。覺民鄕親於民國三十九年隨軍從海南來到台灣;垂老整理離亂生涯資料,撰成「古稀回憶錄」。由於他夙有日記習慣,雖在生死關頭也不放棄紀錄所經所歷,因此内容翔實,字字都有依據。所以相關文字,既是個人的往事陳述,也是大時代的旁證,經本刊...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