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京剧文化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閒齋紀趣(續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明硯香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京剧文化 扬州八怪 文化交流

    拾肆、板桥骂曹京剧中有一出传统老戏,叫做「打鼓骂曹」,是搬演三国时代一位名叫祢衡的知名人士,被曹操所逼,大材小用,充任一名鼓吏,曹操并设计召宴群臣,命祢在阶下击鼓助兴,以示羞辱。祢衡火冒三丈,正好抓住这个机会,痛数曹操种种罪责,祢氏在演唱时,那种犀利泼辣、激昂慷慨之概,颇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此处所写的郑板桥骂曹,挨骂者并非曹操,而是一个无名小卒—当时扬州县幕的亲戚曹某。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生性风趣,曾题自订的润峰诗云:「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三尺价三千

  • 文章學友聚會歡迎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方明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京剧文化 同乡联谊 两岸交往

    编者按:陈岐兴鄕长于今年五月间组团返鄕探亲,并与幼年同寅方明(原名方文烺)等聚会,会中方明特仿京剧「珠帘寨」唱段,唱出了故鄕童友对旅台返鄕者的欢迎与思念情怀。据陈鄕长指称,方明对京剧深有硏究,自童年至今,始终未断,每天早晨都在沭城公园京剧社清唱,此次返鄕聚首,方以仿「珠帘寨」的唱腔代替致「欢迎词」,由于词正腔圆,大家深受感动,陈鄕长特将该动人唱词寄交本刊发表,以飨鄕亲读者,该唱词曰:西皮导板:盛世相逢重聚首,原板:学友们欣会乐悠悠。当年家鄕来分手,各自

  • 文章漫話“平陽出戲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馬允元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平阳县 戏剧人才 地方文化 和剧 京剧

    的同时,却能使观众感到很大的可信性,其表演的功力,深受观众的赞赏和喜爱。可惜在文化革命的「清阴」运动中,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迫自杀。文忠革命结东以后,戏剧又回到了它的春天。原平阳和剧团自一九五八年上调温州后,平阳剩下来尙有京剧、越剧和木偶三个剧团。一九八一年,平阳、苍南分县,将京剧团分给苍南县,越剧和木偶留在平阳。越剧团原系「人艺剧团」活动在浙、皖两省演出,自一九五五年落实到平阳后,改名「平阳越剧团」。该团名角陈剑秋、商小红等初来平阳时尙青春年少,在平阳安家落户也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