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气候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隴南重鎭——天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蘇鑑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天水市 历史沿革 人口面积 交通气候 历史人物 文化教育 名胜古迹

    改筑为宝成铁路(宝鸡至成都),惟大部路段仍沿天成铁路原来所测定的路线。气候物产天水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加之有渭水灌漑之利,农产品颇为丰盛,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荞麦、燕麦、玉米、高粱、大豆、黄豆、菀豆、扁豆、芝蔴、大蔴、棉花、花生等以及一部份稻米。水菓的种类与产量亦复不少,夏秋两季市上瓜果堆积如山,所谓「南花北果」名符其实,主要产品有桃、李、杏、梨、枣、柿、樱桃、石榴、苹果、花红、葡萄、西瓜、香瓜、翠瓜、梨瓜等等,其中以东鄕峡口地方所产之「周川桃

  • 文章鄢陵簡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4期  作者:縣政府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鄢陵县 简介 气候 交通 工业发展

    鄢陵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土质疏松,适宜于农业的发展。是全国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烟叶等。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棉田面积常年保持在四十五万亩左右,棉花产量高,品质好,畅销国内外市场。鄢陵名贵花卉繁多,品种达七五〇余种,古有「花都」、「花县」之美誉,久负「鄢陵腊梅冠天下」的盛名。鄢陵交通便利,许郸地方铁路、国道三一一公路横穿东西,省道一六二六公路纵贯南北,公路成网,四通八达。通信事业发展

  • 文章河南省鄭縣地理略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1983-01-30
    关键字: 郑县 地方志 地理 人文 气候 交通

    本社現正籌劃編印河南省分縣地圖集,希每縣有一地圖,有一歷史,得以相互參証。地圖正在編繪中;歷史部份,爲愼重起見,特敦請萬 良敎授以鄭縣爲例,撰寫本文,作一示範,藉供各縣撰寫者之參考,並公開徵求意見,集思廣益,如對此文有何高見,務請賜敎本社,作爲籌編參硏之依據,望共同協力,幸垂詧焉。。編者附識。

  • 文章隴南重鎭——天水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8期  作者:蘇鑑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天水市 邦治沿革 人口面积 交通概况 气候物产

    关系而未果。匪伪窃踞大陆后改筑为宝成铁路(宝鸡至成都),惟大部路段仍沿天成铁路原来所测定的路线。气候物产天水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加之有渭水灌漑之利,农产品颇为丰盛,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荞麦、燕麦、玉米、高梁、大豆、黄豆、菀豆、扁豆、芝蔴、大蔴、棉花、花生等以及一部份稻米。水菓的种类与产量亦复不少,夏秋两季市上瓜果堆积如山,所谓「南花北果」名符其实,主要产品有桃、李、杏、梨、枣、柿、樱桃、石榴、苹果、花红、葡萄、西瓜、香瓜、翠瓜、梨瓜等等,其中以东鄕

  • 文章羅溪古今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0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83-08-01
    关键字: 雍正年间定名 部落分布 山岭重叠 亚热带气候 农产果蔬 交通险要 书房教育

    云梯岭、岭兜、许村(仓)、高塘,龙后、杏田、太高寨(砦)、埔头、西洋、蔡厝、山墩、荷坂、后茂厝、桥头、尤园、四甲、坑口、呼井格、洋稼、吴田、溪沙、罗溪、宅紫后。西部有仙台山、半岭、宫后、中埔、苏内、古田、大埔尾、杏落、桑宅、石目头、上仙、捕者岫、水福、东埯、鹅角髻山。三、地区特性㈠地形气候本鎭四境冈岭杂叠,地势隆高,东有玳瑁山(古称灵应岩、紫帽巖),高八六四公尺;南有明心山,高四九七公尺;西有仙台山(古称蓬莱岭),高六九六公尺;北有乐山,高九七〇公尺,形成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