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事业共返回20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专载)记张寿镛先生和他的不朽事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3期  作者:蘇精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宁波先贤 张寿镛 早年经历 政治事业 教育事业 藏书事业

    对内裁撤厘金等等。到民国二十一年,张寿镛决定还是早自宦海中急流勇退,宁可致力于敎育及文献事业,他辞职后写有一首七绝「观湖上鸟飞有感」寄意:「乌鹄不烦洗染劳,天然美质刷云涛,飞飞六月今宜息,岂畏风霜惜羽毛。」教育事业民国十四年,张寿镛就职沪海道尹的第三天,便发生五卅惨案,当地圣约翰大学学生于六月三日悬半旗擧行追悼会时,遭到美籍校长禁阻,结果包括张寿镛儿子在内的五五三名学生相率退学,有十九名敎职员也愤慨离校。张寿镛在随同当局交涉惨案善后之余,又以家长之一的身分与

  • 文章熊希齡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熊希龄 仕途 教育事业 慈善事业 生平略述

    窃国称帝,立辞参政囘籍,同时协助蔡锷(松坡)逃往天津。从此绝意仕途,一心致力于敎育及慈善事业,并特别对国民党革命大业尽力帮助,尤其对桑梓利益多所维护,如挽救长沙纺织厰及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局免于被湘督张敬尧出卖,为其著者。民国六年八月,京兆各县水灾,北京政府特派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复在北京西郊创设香山慈幼院,收容灾后无家可归之孤儿及当时韩国流亡革命人士之子女达数百人,其规模之宏大,设备之完善,在国内独一无二。又在湖南首创义赈会、临时妇孺救济会,与国

  • 文章領導航運·著作等身 譽滿士林的王洸教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4期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航运事业 著书立说 教育事业 人生价值 王洸

    经过长时间与癌症搏鬪,中华民国航运学会理事长王洸,这位一生从事航运事业及航运学术硏究的学者,于九月三日中午逝世,留给航运界人士无限的思念。王洸敎授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著书立说和作育英才。他就读于北平交通大学管理科之时,即著有「中国航业」一书,由商务印书舘行,编入万有文库,当时他才廿一岁。他的最后一部书是「中华水运史」,在他去世前两个月完成。他一生共有专著五十几种,眞可说著作等身,誉满士林。他从民国十七年,廿三岁时,便开始实际从事航运工作。当时国民政府北伐

  • 文章略谈中国历史上的都市建设和观光事业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周揮彦  出版时间:1977-10-15
    关键字: 都城建设 观光事业 中国历史

    的雪宫,梁惠王也有一处著名的梁园。又如郑之原囿,秦之具囿,吴之梧桐园、会景园等,虽然只供王室显宦和嘉宾的享受,但对都市美化,国际邦交,也不无游憩睦邻的效果,且春秋时,孟尝春申之辈,门下食客数千,这个特殊组织的游旅之家—「馆舍」,建筑宏伟,人才济济,后来太史公游楚,曾说:「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可见当时各国之都城,益趋美化,宫阙园囿,大有可观,而国际间之朝聘游旅,一时蔚为风尙,易经所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便是这个意思,此时,交通和旅馆事业

  • 文章私立潘氏圖書館兩年來工作槪況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龔光漢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私立潘氏圖書館 公衆服務事業 潘廉方

    壹、前言社会愈进步,公众服务事业愈重要,这不仅是社会大众需要,更是国家进步的需要。图书馆不但是社会敎育最重要的一环,而且是公众服务事业中最有价値的一种,日常生活中,自来水、电灯……只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上的需求;但是高度文化进步的社会,物质享受后的人们,有许多社会大众,往往精神生活,惶惶不安,找不到正当出路,而走上吃、喝、玩、乐等,甚至犯法乱纪的不正当途径,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有远见,有思想,关心国家前途与社会问题的明哲人士,便很热心的贡献自己的一切

  • 文章于右老的戎馬生涯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期  作者:大荒  出版时间:1972-04-15
    关键字: 革命事业 戎马生涯 于右任

    于右任先生是当代知名的诗人、书法家、政治家,在文化敎育事业方面,他曾经一手创办了两三间大学,前后并办四家报纸,为革命事业造成雄壮的声势。但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还不止如此,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民国七年,还赤手空拳,冒险犯难,由上海囘到陕西,把支离破碎的近三万多人的靖国军,加以整训,和北方拥有精锐之师的军阀对垒五年,作了革命黑暗时代的灯塔。异军突起的张义安民国成立不久,国父领导的革命事业,被袁世凯等一般军阀摧残得不堪收拾。民国二年,国父和同志们,对袁世凯实行

  • 文章牧羊儿与中国新闻事业「元老记者」于右任的办报理念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疾夫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新闻事业 办报理念

    「他是中國新聞界的先導。」這是張鴻文先生在其大作(大頭美髯翁、高節于右老)一文中(見八三年十二月十一、十二日),對于先生所作「一筆帶過」式的推崇與簡介,其實,于先生當年在上海不畏艱困壓迫,一再創辦報紙所表現的執著,和對鼓吹革命所作貢獻的史實,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因此,就讓我來嘮叨一段「爲您說掌故」吧。于右任名伯循,以字行,清光褚五年(一八七九)生於峽西涇陽斗囗村,後遷三原,家境不裕,父赴四川經商,兩歲喪母,幸得伯母養敎。因爲生活清苦,年僅五歲(一八八...

  • 文章武昌瑣憶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7期  作者:楊季盛  出版时间:1973-04-10
    关键字: 武昌城 事业单位 学校 教育 回忆

    以便设在城外的丝蔴四局工厂放工,交班工友们进出城,夜间如有急事者,亦可由文昌门出城。笔者在民国七年十月,由新堤搭小火轮到武昌时,适値天黑,上岸时文昌门已关,候至二十时开城后始进城。国民革命军于十五年八月攻抵武昌,围城四十天,直至是年双十节上午始开城,(容后再述)。嗣后省政府将武昌城墙全部拆除,改为环城马路。㈡军阀时代,武昌各机关及事业单位名称和地址:⒈督军公署(望山门内旧制台衙门。大门内即彭刘杨三烈士就义处,立有纪念石碑)。⒉省长公署(司门口藩台衙门。以前

  • 文章張文襄公在鄂作育人才及其影響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期  作者:邵百昌  出版时间:1970-03-10
    关键字: 张之洞 文教事业 人才培养

    主管,厚有学官,虽仍存在,名虽监督学生进修,实则备位而已。当时各省督抚,虽奉令兴学,初以学制未订,无所依据,缺乏主管机构,专司其事,且以经费校址,筹措困难,尤其是士人意见纷歧,莫衷一是,故多采观望态度,殊少建树。时公总督湖广,其施政方针,首重作育人才,深知文敎事业之发展,必须人、财、地、时四项条件俱备,鄂省地居冲要,襟江带河,地理上已具优越条件;西后为环境所迫,重行新政,其时有利于文敎事业发展;湖北文风素盛,人民知识水准亦高,政府倡导于上,必能顺利推行;惟

  • 文章九十自述(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94-09-20
    关键字: 省会区 市场 省训团 抗战部队 教育事业

    的、合法的,不再是黑名称地下的了。经过三四年之久的整编,新起的游击队不再出现了,在一县之内的多归属于县政府了,游击部队间的冲突火拼事件减少了。沈主席在山东五年,游击部队之扰民,给予他的痛苦最大。他对游击部队之整理,所费的心思也最多。终以形格势禁,未能按照计画彻底实施,来台以后谈起,仍耿耿于怀。在当时外界人士之昧于事实者容有不谅。亲于其事者则知之甚谂,是非功过任史学家去硏究吧!三 教育事业的设施㈠全省教育会议 二十九年初,省政府在唐家沙沟时,敌我城鄕对峙的局势已经

共207条记录 1/2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