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音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海州的鄕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伊凡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乡音 乡野趣谈 发音特点

    沭阳鄕土志略」的末段「方言」栏,曾搜集一些;大致海州方言区域内均能适用,不妙参阅。四、连云市的语言,「小异」于正统方言区域者,约为1语音较重,如「里头」的「头」字,应为阳平,该处则读为阴平,约如「偸」字音。因此,连云一带俗称「海里头」,人亦遂称之为「海里偸」以诮之。至「根」、「享」等阴平字,读起来也觉到鼻音和喉音较他处为重。2语尾比较拖长。在此且引述一段往事,藉作说明。大约在二十四五年间,有两位朋友,慕连云港之名,拟往参观。我介绍他俩住在墟沟鎭。这里离海港约

  • 文章陝西風俗考(二續)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陕西 风俗 乡音乡情

    周自后稷封於邰。始播百穀烝民。乃粒萬邦作乂其後。公劉立國於豳。復脩后稷之業。而風俗以厚。其民勤稼穡。「詩曰一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距同我婦子饁彼南畝又日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貴家大族。皆力蠶桑。「詩曰爰求柔桑釆繁祁祁」上下之情,交相忠愛。「詩曰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又曰爲公子裳爲公子裘言私其豵獻豣丁公又曰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老者慈幼。少者敬老。「詩曰入此室處以介眉壽」太王居豳。時猶尙質。「詩日陶復陶穴未有家室蓋地近西戎而苦寒故其俗如此」文王之時。德化大成。考之二南。...

  • 文章答客問——閒話楹帖

    来源期刊:《臺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3期  作者:古貴訓  出版时间:1989-02-12
    关键字: 楹帖 乡情乡音 历史集萃

    楹帖爲我國藝苑之特有文體,梅州通稱曰對聯,謂其體製對稱而意相連貫。言簡意賅,施無不適,若珠聯璧合,允稱藝苑奇葩。由於雅俗共賞,遂見重於士林,每有佳作,不愧鴻篇,互相傳誦,視同瑰寳。余少不力學,昧於斯道,年過五十,始悟珍饈之未嘗一啖而垂涎欲滴,乃摹擬其方,以自和鹽梅,而調鼎鼐。頃承下問,未盡所懷,遂不覺重言之以就敎俊彥。少日鄕居,常見鄰里婚喪喜慶每多以楹聯爲賀爲弔,初以爲禮俗之不可或缺者。稍長偶遊名山勝水,登臨古刹叢林,在在亦皆楹聯滿眼、美不勝收,且均出諸...

  • 文章温州話風雅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温州话 乡音 方言 古代汉语

    寄语全世界的温州同乡在中国,不仅是中国,在世界上,同乡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是那么温馨。但仔细思考,同乡这个词究竟是什么含义?原来同乡这个词并不是指同一个乡土,而是指同一种乡土语言。同一个乡土的人却不容易沟通,首先是语言不能沟通;但在异乡遇到完全陌生的人,一开口,竟是乡音,那就一点也不陌生了,只觉得非常亲切。唐人崔颢的乐府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诗既通俗又生动,实际上是古代的民歌,如用温州话来说,更亲切:你住在钮宕?我住在横塘

  • 文章河南民間謌謠(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9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5-09-25
    关键字: 河南 民间 歌谣 乡俗 乡音

    三一 折楊柳門前一棵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有孫兒抱。× ×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懷?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此謌謠亦爲鮮卑女子所作,並叫折楊柳,北方人性豪樸,語言直爽,女子亦不例外,所以母女之間,各人心事,亦毫不隱藏,明朗直說,不像江南兒女,扭扭揑揑的態度,是鮮卑民族的特色。三二 竹枝詞楊柳靑靑江水平,聞郞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傳爲劉禹錫先生所作,是戀愛情歌,本流行於四川各地,可是在河南各處,普遍能唱,是因爲歌詞通俗,意義關風,...

  • 文章江北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鄧越南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江北 乡音 阜宁 吴承恩 梅兰芳

    清朝乾隆皇帝,有一次大宴群臣,酒過三巡,乾隆開腔了,"各位愛卿,今趁酒興,何不各自談談家鄕,出過多少人物才子?於是"六部九卿,紛紛發言,炫耀自己的家鄕,曾出過多少…多少…人物才子。唯獨進士出身的江北人徐鋒一這不發,乾隆好奇地問道:徐愛卿何獨無言?"徐鋒緩緩回答道:"江北人才稀少,千古不過有四位。乾隆問鄕四位?"徐鋒扳著手指:"馬上文—枚乘,胯下武—韓信,石邊孝—徐積,海底忠—陸秀夫。"乾隆聽後,發現四位名字的尾字,大加贊賞說:文、武、忠、孝倶臻絕頂,天下奇才,...

  • 文章方言索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6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6-02-05
    关键字: 方言 同乡会 常州 乡音 语音演变

    多年來曾多次從鄕友們的文章中見到,提及常州鄕音,列舉一些詞語,作爲談助,惜均未作進一步之探討,以明究竟。我們的鄕音方言中,有不少常用詞語是有音無字,我想這些一定有其語源,或許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字。其中有的是由于古今語音演變,有的是說者以訛傳訛,有的是寫者草率誤寫,我曾見有人寫「木知木國」,我一看就知道這該寫成「莫知莫覺」,這意思不就懂了?因「覺」字我們的語音說成「國」的音,讀音就像「甲」的音。鄕音中有許多字有語音和讀音之分,如家、加、學、覺、水、大、人、認...

  • 文章閒話故鄕的年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張亮明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故乡 过年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編者按:本文作者張亮明先生,字君年,山東黃縣人,現在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任敎。張先生喜愛書畫,尤以書法最爲擅場,經過四十年之不斷鑽硏,已自成一家。現積存書畫作品不下二、三百件,茲爲慶祝本刋創刋十週年,特寄下書法及國畫近作各兩件,謹此致謝!

  • 文章參觀「山東文獻」展出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舒君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山东文献》展 参观感想 乡音乡情

    七十四年六月十六日(星期日)山東文獻社爲慶祝創刋十週年紀念,在 國父紀念館舉辦首次展出,其中有山東文獻季刋、圖書、山東史料、古今名人書畫、名人著作、以及成文出版社之各縣縣志、學生書局出版之山東方志等展出。這對我們多年來離鄕背井之遊子來說,是一項好消息,一則可以一睹山東的文物,藉可回憶到過去故鄕一切的往事,另一則也可以藉此機會,會一會多年不見的鄕友,敍敍闊別之情,以慰多年不見的思慕。展覽室在 國父紀念館第八展覽室,一進門就看到,牆壁上掛滿了名人字畫,書案上也...

  • 文章打累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修之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故乡之歌 乡音乡情 音谱曲调

    「累累」,是吾鄕農家長工們策牛工作時所唱的一種特有的歌謠;不叫唱累累而叫打累累。筆者寫成「累累」,只是取其音相近,(用灌雲縣楊家集的口音唸起來,還須再低沉一些)就是找不出恰好的注音,而且「累累」也不知究竟該怎麼寫,用哪個字—或許是從某「口部」字變音而來。「累累」有聲韻、富變化却沒有歌詞,只是啊、哈、囉、和,任情抒放,可是那種原始的曲調,不但耕牛聽得進,就是人也很有感受,而其美妙動聽之處,比之南北各地的山歌俚謠皆不遜色,幷且還別具意味。因於牛隻任務的區別,...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