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情乡音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答客問——閒話楹帖

    来源期刊:《臺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3期  作者:古貴訓  出版时间:1989-02-12
    关键字: 楹帖 乡情乡音 历史集萃

    楹帖爲我國藝苑之特有文體,梅州通稱曰對聯,謂其體製對稱而意相連貫。言簡意賅,施無不適,若珠聯璧合,允稱藝苑奇葩。由於雅俗共賞,遂見重於士林,每有佳作,不愧鴻篇,互相傳誦,視同瑰寳。余少不力學,昧於斯道,年過五十,始悟珍饈之未嘗一啖而垂涎欲滴,乃摹擬其方,以自和鹽梅,而調鼎鼐。頃承下問,未盡所懷,遂不覺重言之以就敎俊彥。少日鄕居,常見鄰里婚喪喜慶每多以楹聯爲賀爲弔,初以爲禮俗之不可或缺者。稍長偶遊名山勝水,登臨古刹叢林,在在亦皆楹聯滿眼、美不勝收,且均出諸...

  • 文章閒話故鄕的年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張亮明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故乡 过年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編者按:本文作者張亮明先生,字君年,山東黃縣人,現在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任敎。張先生喜愛書畫,尤以書法最爲擅場,經過四十年之不斷鑽硏,已自成一家。現積存書畫作品不下二、三百件,茲爲慶祝本刋創刋十週年,特寄下書法及國畫近作各兩件,謹此致謝!

  • 文章客家山歌·台梅戀情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秋立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客家山歌 爱情故事 乡情乡音

    王台秀是出生在梅縣的台籍客家男士,幼時隨親人來台,居住台北市。梅芬、呂蘭是二位女性,同是梅縣人,均受完高中教育。本文男女主角三人愛好鄉土文化,對客家山歌,常唸唸有詞,雖然彼此以往都不認識,但在巧遇機緣後,都曾有過一段不同時間和個別的戀情,稱得上是奇緣吧!話從事情的先後簡單說起,公元二〇〇〇年九月某日,王台秀在桃園縣與友人聚會中,遇到同鄉來台探親的梅芬,交談之下,相見恨晚,即有非常良好的印象。約定以後利用假日同遊台灣北部名勝,觀光一番,藉增情誼。有次在基隆...

  • 文章客語趣談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6期  作者:李經漢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客家话 客家文化 乡情乡音 思想文化

    客家話向未受五胡、金、遼、元、滿各族語言混合,在漢語中算是比較純淨的語言;惟客族千百年來,遭受顚沛流離的遷徒,母語已有少數走音,甚至有的難以在文字上表達。筆者在蒐集資料中,所得部分少見難字與趣意,整理後以供客族人士共同鑑賞,俾使有典有據的客語,得以綿延。一、桌墊客語的翣字:按,太祖嘗微行入酒坊,遇一監生與之對席,帝因舉翣几小木,命監生賦詩,應曰:「寸木元從斧削成,每於低處立功名,他時若得臺端用,要向人間治不平。」帝喜翣曰,召生命為按察司。翣字作墊字用見此...

  • 文章故鄕農家諺語——山東文獻創刋十週年榮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山东省 农家谚语 《山东文献》 创刊十周年 乡情乡音

    山東文獻創刊以來,各位鄕賢先進熱心寫作,資料豐富,尤多抗戰剿匪史略,有英烈,有血淚;向爲讀者所欽敬,貴社予以整理分類,易於閱讀,爲重修山東通志之素材,欣逢創刊十週年榮慶,謹憶集故鄕農家諺語十則,作爲獻禮,誠摯祝賀!貴社各位先生義務辛勞,並致崇高之敬意!

  • 文章山歌處處有『客味』(談雩都情趣蒼翠中情愛山歌)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姚玉鳳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客家文化 情爱山歌 客家风俗 乡情乡音

    只要一提起贛南山歌,人們自然而然的便會想到聞名全國的興國山歌,你可知道嗎?雩都山歌,尤其是客味十足的于都情歌,可以稱得上是贛南客家山歌中的另一朵奇葩。俗話說,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作為贛南最大客家縣分的雩都,客家方言真可謂豐富多采。比如這首哥哥約妹柳樹下,兩人聊到月西斜。半夜三更露水大,郎脫衫衣給妹遮;倘若用標準普通話去朗讀什麼是拗口,而用客家方言去讀卻是一韻到底,朗朗上口,其他諸如福與肉、個與鞋、醒與間等等也是如此。所謂情歌,必然是心有靈犀,相互呼應...

  • 文章家鄕小掌故之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4期  作者:蕭淼基  出版时间:1990-02-04
    关键字: 梅城 关头井 家乡掌故 乡情乡音 历史集萃

    梅城「官井頭」之由來梅縣城內「官井頭」之地名來由,傳說梅江爲「龜」形,而梅城則爲「爪」形,當時知州王者輔亦深諳堪輿學,故在梅城南門外梅江邊築一「八角亭」以鎭壓「龜」,據傳梅江之水驟然變赤,鄕先賢爲拯救全梅,乃集資再築一南門,故梅縣城有兩個南門,一叫「上南門」、一叫「下南門」,而知州王者輔在蕭屋旁,兩座牌坊中間開一口「井」(卽如爪形之中央開一洞,該爪必枯,該地爲縣府梅山之後),並由知州王者輔立「官井」二字石碑,是爲「官井頭」之由來也。

  • 文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章錚 曾莘訪 林傑 曾偉賢 宋子武 黃倚雲 王鑒波 曾一萍 吳碧光 繆紹雄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散文诗联 珠海吟坛 咏史抒怀 乡情乡音 往事夙文

    秋思章錚陣陣輕涼入小樓,韶光不覺報初秋。眼前景物平添感,夢裡關山總是愁。瑟瑟輕風寒忽暖,蕭蕭落葉滿渠溝。人間無限傷心事,竟似長江滾滾流。移民野菊初開澹蕩天,持螯把酒勝華筵。移民競覓避秦地,去國爭輸積蓄錢。往昔羞慚淪異域,如今慶幸到蠻夷。遙知此別多顚沛,垂老投荒最可憐。感懷夜靜更闌倦睡時,疎星淡月倍淒迷。遙傳彼岸演金柝,假想攻台耀武姿。北廓橫行皆裏足,南疆霸道未開眉。炎黃奮鬥英雄在,國土重歸信可期。競選微風拂暖感秋涼,謠諑紛紜戒履霜。股市爭傳人操縱,經營頓...

  • 文章湖南少年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楊度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湖南少年歌 乡情乡音 艺文选粹 爱国救亡

    中國於今是希臘,湖南當作斯巴達。中國將為德意志,湖南當作普魯士。諸君諸君慎於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華國果亡,除是湖南人盡死。

  • 文章閑話五華石匠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魏穎才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五华石匠 历史故事 石匠发展现状 乡情乡音

    嶺東梅州地區的五華,是一個貧窮的山縣,又是一個「三鄉」之縣,即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還有五匠之鄉的美稱。五匠以石匠最著名,足跡遍及省、港、澳、東南亞以至全世界。我就有一個親人遠赴阿拉伯半島的亞丁做石匠,為異國的河山增輝添彩。記得郭沫若生前到梅州地區,曾以「文物由來第一流」相稱譽。鄒韜奮一九四一年從香港回内地時,也曾盛讚梅州地區的文化、不弱于江浙。這兩位名人所稱道的文物、文化,就包含著五華石匠們所創造的亭台樓閣、廳堂館舍、陵墓牌坊、祠堂廟宇、翁仲石...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