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临川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贛東古邑才子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临川 “才子之乡” 临川才子 教育成绩 古朴民风 教育育才

    临川 殷新波中国有江西临川、江苏宜兴和湖北蕲春三大「才子之鄕」,临川居首位。自古以来,临川「山川融结,舟车云集,控带闽粤,襟领江湖」,名人大家彬彬辈出,临川文化流芳千古,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公元七世纪初大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云:「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临川曾孕育过「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词仙二晏」、晏殊、晏几道等无数才子名士。仅列入《中国名人辞典》的历代名人就有一三四人。其中,《四大名人》陈际泰、罗万藻、章世

  • 文章品读临川文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临川文化 哲学 文学 物质文化 艺术

    临川——现指江西省抚州巿临川区。但是,一般意义上的临川是指现江西抚州,古为临川郡。辖临川、南城、南丰、广昌、黎川、崇仁、乐安、宜黄、金谿、资谿、东乡十一个县区,面积一·八八万平方千米,人口三百九十多万。抚州素有「赣抚粮仓」之称,是国家区域性商品粮基地。抚州农业特色产品众多,南丰、广昌、崇仁、临川分别为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蜜橘之乡」、「中国白莲之乡」、「中国麻鸡之乡」、「中国西瓜之乡」。抚州森林覆蓋率为百分之六十一,是江西的主要木竹产区。抚州矿产资源丰富,已

  • 文章临川杂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千里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临川 民谣 才子 羊城 中学 历史名人

    台湾电视台,播演碧云秋梦小说,特别指出那是江西临川的眞实故事,于是闲谈中常常会谈到临川的情形。不履家园,二十余载,鄕愁客恨,肠断中宵,因作临川杂忆,聊抒故土之思。临川是江西旧抚州府的首县。抚州共辖六县:临川、金谿、宜黄、乐安、崇仁、东鄕。民谣有云:「临川才子金谿书,宜黄子弟乐安猪,崇仁小官家家有,东鄕芋头萝卜薯。」这是说临川出「才子」,而故事流传最广的「才子」,是明朝的汤显祖,著有玉茗堂集和临川四种曲,由于淸朝的蒋士铨,做了一部临川梦,描写汤氏在玉茗堂

  • 文章湯顯祖與《牡丹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魏泉琪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戏曲家汤显祖 临川 临川四梦 中国的莎士比亚 故事梗概 后人倾倒 仁政惠民 弃官归里 蹭蹬穷老

    汤显祖(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又号清远道人,晚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他创作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后来模仿者多,形成了「临川派」,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巨大影响。汤君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1564-1616年)的生活年代相当,汤君比莎氏年长十几岁,死于同一年,而莎氏一生创作了37个剧本,其中《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 文章回忆抗日时期蒋经国先生在临川温泉督练新兵的二三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劉儀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抗日时期 蒋经国 临川 督练新兵 台湾政绩

    九江 刘仪民国二十七年夏天,蒋先生由南昌江西省保安处副处长职务调来临川温泉督练新兵,保安处长廖士翘(修水人),系老好人,保安处里的全权,都操在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侄儿熊滨的手里,他是保安处的少将参谋长,蒋有些看不顺眼,熊式辉怕露饀,借机会把蒋调开,那时正是抗日战争高潮时期,前线急需兵源补充,江西便成立了一个新兵督练处,督练第一、二、三、四,四个壮训团的新兵(全衔为江西省壮丁常备队训练团,全省有十八个团)。督练处的组织及人事:蒋经国为少将处长,柳昕(萍鄕人)为

  • 文章临川「下马山」地名的由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一成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临川 下马山 地名由来 历史轶闻 王安石

    临川 一成王安石十三岁那年,祖父去世,随父奔丧回家,在附近「蛤蟆山」上一所学馆里就读。「蛤蟆山」学馆素以环境幽静、学风严谨著称。塾师是一位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对学生要求极严的宿儒,在当地很有声望。王安石来这里读书,有一段时间,受了「重武轻文」思想的影响,认为「武能卫国、文难安邦」,因而热衷于「习武」,放松了读书。有一回,竟然瞒着塾师,溜到山下,围着江湖武师看热闹,耽误了一天功课。第二天早晨上学,在学馆前边的荆树下,碰到了满脸怒容的塾师。塾师问他昨天为什么

  • 文章南昌李渡萬壽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易清 胡天明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南昌李渡 万寿宫 建筑风貌 临川县志》

    南昌 易清 胡天明李渡倚金山,停抚河,上连盱水,下达赣江,入鄱湖,通长江,是建昌府(南城)、抚州府、袁州府(丰城)、南昌府四府通衢,工商重鎭,水陆交通便利,素称「江南毛笔之鄕」。人们「闻香下马,知味拢岸」,码头上千帆停泊,人们沽酒醉月。名盖李渡毛笔和李渡高梁的更有一大道观——万寿宫。据《临川县志》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抚州巡抚李德年游历家鄕,令本地名士吴道南在李渡码头兴建万寿宫,与洪都(南昌)府西山万寿宫并称两大道观。万寿宫耸立李渡翠花街口,占地十亩,廊腰

  • 文章临川四才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楊華林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临川 四才子 人物简传 陈际泰 罗万藻

    临川 杨华林陈、罗、章、艾四才子是临川民间广为传说的人。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几个才子?他们究竟有何作为呢?在历史上,陈、罗、章、艾确有其人。陈,即陈际泰;罗,即罗万藻;章,即章世纯;艾,即艾南英。他们出生于明末隆庆、万历年间,都是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学生,饱读诗书,博览经史,善写「时文」(即八股文),文章风格师承一脉。他们年轻时「相欢于大同,相喜于小异」,结成「豫章社」,与张溥等人的「复社」,分庭抗礼。他们不满于当时污腐的试场文章,以兴起朴质高古的文章

  • 文章临川文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李瑩瑩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临川 文塔 山川文物 历史底蕴 名人贤者

    临川文塔是临川的一大景观,坐落上顿渡的中洲公园。中洲公园是个船形小洲,坐落于傍城而过的宜黄河中,四面环水。园坐水央,塔在园中,塔顶高耸,巍峨雄壮,骄阳照耀,熠熠生辉;风吹云飘,塔铃叮当,鸟鸣声声,如闻天籁;登上塔楼,俯观中洲岛,苍松劲柏,草木扶疏,满目葱绿,犹如翡翠推出;远眺县城,福拥汝水,状如鲲鹏展翅,势若孔雀开屏,宜黄河水碧波荡漾,加之飞架东西的龙津大桥与之交相呼应,真是风景迷人,胜于杭州西湖。美哉临川,钟灵毓秀,壮哉临川,拔萃群雄。临川文塔一游

  • 文章临川民俗文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李瑩瑩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临川 民俗文学 方志谱乘 风土习俗

    才子之乡,文化之帮」的江西临川,祖先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作为临川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品种齐全,散发著家乡的泥土芳香,与当地的民情风俗结有不解之缘。一、节日风俗临川民间文学反映的节日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与汉族人共有的风俗习惯相同,但又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本地很多地方过年的时间不一致,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都有人过年,甚至个别地方是正月初一过大年,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一些地方有「偷年过」的习俗。据临川民间传说,过去穷人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