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等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政府遷台前之江蘇教育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江苏 教育 中等 国民 师范

    考查学生成绩,严禁罢课游行,及一切越轨行动,所以从未发生学潮情事。当时江苏中等学校,高中一律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一律实施童子军训练。军事训练由军训敎官负责,一面加强军事训练,一面实行军事管理。初中由江苏省童子军监理事会训练童子军干部人员一班,结业后即分发各校服务。㈢加强民众自衞敎育为适应当时特殊环境之需要,积极振起民众自衞精神,利用各级敎育机关加强民众自衞敎育。㈣整顿地方敎育复员后,地方未臻安定,所有地方敎育人才及经费均感困难,未能悉循常轨。但仍在

  • 文章民初省立中等学校槪况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雨香  出版时间:1967-09-30
    关键字: 省立中等學校 民初 江蘇中等學校

    民国十年前后之江苏中等学校,大别可分为中学,师范学校,及甲种职业学校三大类,各学校均冠以江苏省立字样兹略述之如次:一、中学:苏省共有省立中学十一所,以成立之先后,定其第次。第一中学,设南京,第二中学,设苏州,第三中学,设松江,第四中学,设太仓,第五中学,设常州,第六中学,设鎭江,第七中学,设通州,第八中学校,设扬州,第九中学,设淮阴,第十中学,设徐州,第十一中学,设海州。以上各校,大都由淸末各府(直隶州)所设之府中学堂所改设,均为四年制。二、师范学校

  • 文章山东省三十五学年度中等(含师范、职业)学校一览(88)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0-06-20
    关键字: 山东省中等学校 档案资料

    敎育部三十五年八月至三十六年元月资料。(甲)中学类(68)校一 中学(高初合设)(29)校(一)省市立中学(15)校(一)省市立中学(15)校(二)县市立中学(2)校(三)私立中学(3)校(四)未经敎育部备案之私立中学(9)校(四)未经敎育部备案之私立中学(9)校三 初级中学(93)校(一)省市立初级中学(6)校(二)县市立初级中学(61)校(三)私立初级中学(7)校(三)私立初级中学(7)校(四)未经敎育部备案之私立初级中学(10)校(乙)师范学校类

  • 文章敌伪时期东北地区的中等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东北 中等教育 学校

    伪满之敎育制度,亦即皇民化敎育之基本目的。而今日之中国大陆的敎育制度更为缩短,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大学三至四年。此所谓奴化兼毒化的敎育制度之眞面目也。二、各省市(院辖)中等教育分布概况(民国三十二年之资料)壹、辽宁省二十二县 四市1.旅顺市——旅顺师范、旅顺女子师范、家政学校2.锦州市——地方师道训练所、锦州师道、锦州一高、锦州二高、锦州女高(附设道科)3.营口市——营口一高、营口二高、营口女高(附设师道科)、私立培眞国高、私立培眞女高4.鞍山市——鞍山国高

  • 文章無錫敎育槪況 (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1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77-05-20
    关键字: 学区 中等教育 学校 无锡同乡会

    本文原爲同鄕會將於本年九月編印成立十五週年紀念特刊而寫,深恐掛一漏萬,所遺仍多,特先送交本刊發表,以求證於同鄕諸前輩並希有所補正,具見作者謙恭踏實,殊堪敬佩。 —編者—

  • 文章七七抗戰學校後遷情形之囘憶——答劉道元教授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孫璞如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山东省立中等学校 后迁情形 往事回忆

    承询战时山东省立中等学校后迁情形,弟以身历其境,得略知梗槪。兹就原七个问题(刘函所提),一一奉答如左。㈠我校平原鄕师,是第一个奉令后迁的,时当在九月二十间。德州似快沦陷,十二中已解散。砲声隆隆可闻。一夜韩军开进校内,负责军官吿我:「你们应立即离开,我们是奉令掩护前方撤退的」。敎职员学生大队(约二百人,这时有些学生回家取东西,并与家人吿别,未得赶回)由军事敎官(九月起即组织学生分队,打装行囊,练习行军)及主任们带领,当日去济南。没客车,幸获准搭军用车(满载

  • 文章民国三十八年前之湖南中等教育槪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余先礪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清末时期 民国时期 湖南中等教育 学校名单 教育特征

    吾湘旅台人士,以予服务湖南教育界时间较长,屡促予将湖南教育情形撰文「成报告」,以供后来者参考。予以三十八年仓卒离湘,辗转来台,所有原始资料,无一携出,难于埶笔。兹以湖南文献复刋,刘脩如兄再以前题相促,祗得就记忆所及,将民国三十八年前之湖南中等教育,槪述如次:一、淸末时期:湖南之有新式教育,自当以淸未时务学堂之开办为始。其学堂类别如何,未有明文规定,但自其所收之学生年龄观之,小者十三四岁,大者亦未超过二十岁,似亦可列入中等学堂之内。学生中高才辈出,如蔡锷

  • 文章抗战时期广西中等敎育的培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广西中等教育 个人追忆 教育体制问题 广西师范教育

    一、抗战前培养中等敎育师资的学校广西僻处西南边疆,距离中原较远,交通不甚便利,人口远较邻省广东湖南为少,山多、地瘠而产业不发达,在民国初年以前,敎育文化方面亦不免相当落后,由清末至民十三,高等敎育机构,只有广西优级师范选科学堂、广西高等学堂、和省立法政专科学校,而供给中等敎育师资的,除省立优级师范外,则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设在广州)、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亦设立在广州)、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由广西省政府委托代办的「广西特班」,当时全国内共有六间高等师范

  • 文章民國十九年度之四川教育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8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四川 教育概况 民国时期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四川敎育概况,笔者曾根据查得资料,写成「民初之四川敎育」与「抗战初期之四川敎育」两文,前者引述民国元二年之川省敎育情形,后者引述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川省敎育之一般概况,已分别刋载本刋。本文则以民国十九年度之调查统计为依据,分为中等敎育,初等敎育,以及幼稚敎育三部份,说明当时四川敎育之概况如次:一、中等敎育民国十九年,四川省敎育厅奉敎育部命令,查报四川敎育情形,敎育厅特分令各级学校调查,经时数月,告一段落,中级学校部份之统计如次:㈠官立:国省立中学共

  • 文章樂清十年來輝煌成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8期  作者:王通奎 出版时间:2004-08-10
    关键字: 乐清市 国际电器城 第三产业 城市化建设 现代化中等城市

    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集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打造「国际电器城」,把乐清建设成为新型的集工贸、旅游、港口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