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原风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清明节往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清明节习俗 中原风俗 回忆往事

    今年淸明节是国历四月五日,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在台湾地区四季如春,淸明节看不到特别景象,在故鄕中原淸明节正是春暖花开,桃红如锦,柳绿如丝,柳絮滚滚,燕声吱吱,阳春烟景,大块文章。现在把故鄕中原淸明节二,三事略述,想想故鄕往事。一、清明节的麦麦有大麦小麦两种,中原俗话说:「淸明前后麦埋老㖞」,(老㖞即乌鸦,中原人称乌鸦为老㖞)是说到了淸明节麦已抬头长高,老㖞落在麦地里看不见老㖞了。顺便说一下老㖞,中原地区老㖞特别多,老㖞大小像动物园的鹰,有全黑色者,有白脖者

  • 文章古陝西與客家族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馮秀珍 出版时间:2010-01-31
    关键字: 中原 河洛 客家族 客家话 礼仪文化 风俗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她是古时中原汉人南迁到赣闽粤间的山区、同化和融合了有关土著居民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客家方言、风俗习惯和文化心态的稳定共同体。客家人根在中原、情系河洛。客家来自古代中原大地,客族根在河洛之域,客家族源与古代陕西密切相关紧紧联系。客家先民第一次迁徙来自秦关五岭;客家话应为周朝官话,周朝官话(尤其西周)以陕西为核心;从礼仪文化等看,客家保存上古周朝遗风;此外,客家风俗习惯与今陕西极为相近。

  • 文章故郷的「拗口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拗口令 中原文化 河南风俗 人物回忆

    的「绕口令」亦是中原文化之一,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故鄕居于豫北、有彰德、衞辉、怀庆三个府,这二十五个县市的鄕亲,语言声调亦有差别,彰德府的鄕友谈起话来,在语句的组合中最后总是多个「儿」字,例如:「小刀儿,剪儿,小妞儿……」,衞辉府的语言中,最后总是离不开一个「哒」字,例如:按标准国语说:「小妞子、打鸡子,不要鸡子啄豆子」!衞辉的鄕亲说:「小妞哒,打鸡哒,不要鸡哒啄豆哒」!河南全省各县市的方言都不相同,如认眞的去听,都可鉴别出来是豫北、豫南、豫东或豫西,但「绕口令

  • 文章閒話冬至節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冬至 中原文化 冬至风俗 冬至节景

    精彩绝妙。刘侗撰「帝京景物略」亦记:「十一月冬至,百姓贺节,吉服三日,其红帖互拜,一如元旦,到明朝其俗未除。」「清嘉录」中冬至之记,诙谐讽世有诗云。冬至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胸前尽收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台湾史蹟源流」中的「冬节」节俗之记重在慎终追远。「台湾的风俗,祖先牌位供奉在家里,所祭拜的只是三代,三代并非从最晚辈算起,而是从健在的最长辈算起,超过三代以上的牌位,就选择某一年的『冬至』,将它送往祠堂去供奉,而此种供奉在祠堂的牌位,至少在春冬各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