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毛筆的歷史故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劉小薇  出版时间:1985-08-15
    关键字: 毛笔品种 毛笔别称 中华传统文化

    提起毛筆,中國人確實能自豪一番;看看今天享譽全球的中華墨寶,那一件不是歷代文人毛筆下創造出來的傑作?毛筆不但可以表現東方文化柔和的特色,更可以顯現出一種蒼勁剛健,屹立不屈的豪邁氣象,代表我中華民族爲一剛毅挺拔,永不衰竭的泱泱大國。談到中國筆的歷史,實在不能算短,它差不多是和中華文化並存,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時間了。今天中國人能在書畫方面達到如此登峯造極之境,毛筆的玉成之功,實是不能一筆抹殺的。要論中國筆的年齡,應該從中國有文字的開始追溯起,那就要從殷墟出...

  • 文章外行人看戲(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戏剧 评论 中华传统文化 西洋歌剧 反串

    幼年時,自中華民國初年,至抗戰前後(西元一九三〇至四〇年代),在河南家鄉,教育、文化傳播事業尚不發達普遍,販夫走卒村婦愚夫,大字不認一個,卻知禮義廉恥、四維八德及孝行,實踐中華優良之道統文化,終身行之而不渝。這種知識一部分得之於戲劇、說書寓教於樂之原始傳播方式。所以在農村豐收後農閒或春暖花開時,常以趕廟會方式舉行,除了各行各業集聚買賣外,也演三天一臺以上野臺戲,甚或兩臺、三臺戲對演而競爭激烈。彼時尚無電力供應,戲臺有數種,一種是在大廟正殿廣場前,用磚石瓦...

  • 文章我青年時代的詩生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史紫忱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史紫忱 人物回忆 诗歌 中华传统文化

    史紫忱先生,河南陜縣人,六十五歲;曾從戴雨農先生參加抗戰,官至少將;來台後,曾任中國一周」雜誌社長。現任中國文化學院中文系敎授,著有「書法美學」等書法理論專著五種。

  • 文章糜信諭著(海州文獻零拾之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張義德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糜信 中华传统文化 学术探讨 人物研究

    隋書經籍志春秋類有魏樂平太守糜信所撰書三種:一、春秋說要十卷魏樂平太守糜信撰二、春秋穀梁傳十二卷魏平樂太守糜信注三、糜信理何氏漢議二卷魏人撰糜信不見於史傳,經典釋文敍錄:「糜信,字南山,東海人,魏樂平太守。」那麼作平樂是誤倒的。可知他深於春秋三傳,可惜都早已亡佚了。不過前兩種書還見於舊、新唐志。第三種在兩唐志也還可以見到踪迹。可知亡佚在唐、宋之際。而穀梁傳注,清人還有王謨輯漢魏遺書鈔本、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本、余蕭客古經解鈎沈本。從禮記正義、經典釋文、...

  • 文章百家姓」是中華民族的總家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百家姓 中华传统文化 宗族观念 姓氏文化

    中華民族是以姓氏爲貫穿,以家族爲基礎的民族。姓爲記辨人類血族區別的符號。姓氏古時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現在姓氏合稱,就是姓的意思。百姓則爲「國民」的意思。書經早有「平章百姓」之古訓。歷代均以「百姓」爲代表國民之通稱。歐美人士亦曾呼中華民族爲「百姓民族」。中國私塾學童初入學,便須先讀「百家姓」、「三字經」、「必須雜字」等書。由認識姓氏,而認識家族、宗族、及長幼尊卑的倫理關係,進而奠定中華民族的基礎,及中國人的基本立場。整個民族與全體國民,悉納於「百家姓」內,...

  • 文章武昌首義與開封起義之前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9期  作者:段醒豫 出版时间:1978-09-2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中华传统文化 同盟会 人物回忆 开封历史

    武昌是湖北的省會,居長江中流,綰轂南北。開封是河南的腹心,俗稱汴梁,爲黃河門戶,若逐鹿中原,一南一北,有互相呼應之功也。今述說武昌首義與開封革命,必先從空間時間說起,以瞭解革命之背景與環境。第一節地理環境—空間中國有四大流域——珠江、長江、黃河、黑龍江。中有兩個平原爲中國之生命線。(甲)松遼平原——爲資源、物質策源地。(乙)黃淮平原——爲民族文化策源地。國父說:中國有四個中心。一、迪化爲亞洲中心。二、蘭州爲中國中心。三、武漢爲內地十八省中心。四、南京爲海...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