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丧葬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的丧葬礼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77-12-20
    关键字: 山東省 喪葬禮俗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以礼为敎,以礼为治,礼的思想,在中国发源很早,远在周朝之时,即以相当完备,后经孔子删订整理,成为立国之大本,治国之大经也,对于社会与政治制度的维系,礼之贡献及所占之地位,都极重要,礼的范围,包捺民俗习尙,行为规范,以及政治典章等,孔夫子说:「言而礼也」所以凡是实践力行,合乎道理的行为规范,就是礼。在人生过程当中,生老、婚嫁、死葬,为必经之阶段,皆离不开礼,尤其丧葬,非礼不行,后辈子孙伺候父母,乃应尽其侍奉之以礼,死后则哀之伤之,归葬道山

  • 文章紅山的故事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9期  作者:趙宜民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赤峰 红山 地貌 丧葬习俗

    在沟濬里,看见死者被蚊蝇叮,狐狸撕扯,就像没看见一样,无动于衷。这一切说明当时人类还处于没有开发的浑沌状态的社会。后来,出现了原始的丧葬仪式,人死后,把他放在野外,尸体上面盖上些树枝。这种极简单的葬俗,同以前相比,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这个进步,在今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在远古时期,也许要经过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发展才能实现,这也是人类由蒙昧野蛮向文明迈进的重要一步。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准的提高,人类的观念意识也在不断进步,我国南北各族

  • 文章康庐文存(七)略谈历代服制及丧葬礼俗(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丧葬礼仪 传统习俗 发展历史

    一、衣冠 二、浴尸 三、苗人丧葬 四、中外丧服制 五、棺椁 六、挽歌 七、葬俗多种 ㈧、火葬及水葬 九、土葬的演进 十、淸明扫墓 十一、殉葬 十二、赘言

  • 文章南嶺風俗記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白日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婚嫁风俗 祝寿风俗 丧葬风俗

    一、婚嫁風俗中國的社會傳統,是以家族為核心,而家族制度就是建立在生子的觀念上,這種觀念有兩層意義:一是生子養活,目的在求自我的生存,養子防老;二是求家族的綿延,傳宗接代。由於這種觀念,男婚女嫁成了人類社會中最普遍的現象。南嶺係來自中原的客家人,因此歷化都保存中原傳統文化,素來同姓不婚、姻表、同庚、拜把諸親則至三代之後,方准結婚,除此之外,均憑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締結婚姻的,選擇婚姻對象,大致分為貧富兩種,貧對貧、富對富居多,貧嫁富、富嫁貧者亦有之。富者禮...

  • 文章沭阳丧葬风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沭阳风貌 丧葬习俗 热点评价 人物抒怀

    人之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虽有回天之力者,对于死亦无法抗拒也。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之多,民族之繁,故人之丧葬风俗各异。闽浙沿海地区实行水葬,将尸体抛诸水域;康藏高原推行鸟葬,尸体弃之山谷,任意鸟群啄食;平原地区习惯土葬,殓妥则深深葬入土中。平原地带为了节省耕地,已实行火化。笔者就吾沭之丧葬风俗变革予以介绍,让海峡两岸靑年一代有所了解。人之死曰仙逝,曰谢世,曰逝世,农村曰倒下头来,或者说某人走了,忌讳言之死字。五十年前,在人倒下头来,如果是男性安置于主屋左侧

  • 文章秦陵俑坑陶兵陶馬陣勢暨兵器之探究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仲天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兵马俑 史料考古 兵马阵容 战争武器 丧葬制度

    一、前言臨潼秦始皇陵墓,近年出土陶兵陶馬的這件事情,震動世界,湧到陝西觀光秦俑的國際人士月以萬數,每個中國人,無不以此自豪,中共也因此獲得了不少外匯,自由中國傳播媒體,也都作過有關報導;尤以中國時報所刋夏元瑜先生對於這個事件的多篇文章,更是詳明諷趣,特受重視,本刋曾爲選載幷爲文向我們在台鄕長作了介紹。玆進一步就軍事觀點,來探索這些陶兵陶馬佈陣情形,硏判當時軍事思想的梗槪。供參考指敎。秦陵陶俑發掘的地方,一般稱作秦陵俑坑,簡稱俑坑,依據見到的資料,俑坑已發...

  • 文章論「孝」之倫理及其價値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孝文化 孝子事亲 五服 丧葬礼仪 伦理价值

    这都是孝道中的要求。可见,孝子事亲分二大方面:一是长辈活着时,必心存爱敬,发而为膳养,尊长、服劳等孝行,长辈去世,则心中充满著哀痛之情,发而为丧葬时的痛苦悲戚和循礼安葬,守孝三年,按时祭祀等孝行。子辈对去世的长辈举行隆而整肃的葬礼,从根本上而言,对死者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但对生者却含蕴深远。首先,它对人间贯彻孝道有很大的作用。作为伦之理的「孝」,其矗立起的基础在别人伦,即每个人都必须十分清楚自己在家庭、家族中的地位与名分,然后才能接受自特定的名分践履各种义务

  • 文章新疆風物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柏容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新疆 少数民族 牧区生活 传统风俗 丧葬礼仪

    注意入境随俗,不可以只穿背心和短裤到少数民族家里去,更不能光着身子出现在众人面前。住在加州的老外如果去新疆,哪怕是夏日,请千万带条长裤和衬衫,至少是穿件T恤。新疆的少数民族都非常尊敬老者,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请老人走在前面,坐在上席。遇到老年人路过,靑年人则要站起来迎送。老年人外出作客,靑年人会主动地给他的坐骑卸鞍、飮马、喂料;就餐时,先把饭送到老人面前;启程时,把老年人扶上马。在丧葬方面,少数民族都实行土葬。信仰伊斯兰敎的民族,丧葬是不用棺材的。人死之后,先由宗敎

  • 文章廣州滿人風俗漫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广州 满人习俗 八旗经济 婚嫁礼仪 丧葬礼仪

    有人在窗问「生不生」,房内人答日「生」,表示全生子的意思。最后在女全合人多喂以「长寿面」之后,便算礼成。八、谒夜及宴客:翌日新夫妇拜谒历代祖先牌位,行三跪九叩礼;拜翁姑,也行三跪九叩礼;拜尊长,行一跪三叩礼。接着,新郞持「喜布」给自己的母亲看,向母亲道喜并燃放鞭炮。男家于此日大宴亲友,但也有在白天送亲,当天宴客作了的,如此较为省俭。九、回门:第三天,新夫妇回门拜谒岳父母;如系白天送亲的则在第二天回门。丧葬礼仪广州满人的丧葬礼仪是这样的:一、棺殓:满人死后,即用紫

  • 文章鄉長張前考試委員鼎鍾典範昭垂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张鼎钟 图书馆工作 妇女活动 丧葬礼仪

    鄉長考試院張前考試委員鼎鍾女士,不幸於本(九十九)年九月十日因病辭世,享年七十七歲。張鄉長祖籍雲南省大關縣,民國二十三年二月四日誕生於南京。隨父來台後,考入台大外文系,四十四年畢業後負笈美國,勤工儉學,獲得瑪利 屋學院圖書館學碩士學位。先後任職美國聖約翰大學及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五十五年應聘赴香港協助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圖書館,並任副館長。五十六年響應政府號召留學生回國報效,先後任教淡江大學、輔大、台大、政大,並任師大副教授、教授、圖書館館長。鄉長學貫中西、...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