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世家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百年之世家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3-11-01
    关键字: 世家 佟府 隆科多

    民國二十五年元月,偶在舍親佟府發現其族譜,有康熙皇帝御筆題詞;及其先祖國舅一等公加貝子貝勒銜隆科多之序文。由長親口中藉知隆科多者曾與大將軍年羹堯同受顧命,於康熙帝駕崩時「密改十四子爲第四子」詔書之政治陰謀家也。淸史本傳雍正皇帝爲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所生,隆科多爲后父佟國維之子,襲公爵,官吏部尙書,加太傅銜。雍正卽位曾諭示啓奏處宜書寫舅舅隆科多,其敬禮之隆如此。後以四十一款重罪應誅,五年獄成,奉旨免正法,子孫仍保恩榮,僅於暢春門外造屋禁錮,死於禁所。此昭代罕見...

  • 文章武進的醫學(十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期  作者:奚南薰  出版时间:1971-12-15
    关键字: 武进 医学 费绳甫 清朝 医学世家

    費繩甫先生,生於淸咸豐元年,爲伯雄先生之孫,家學淵源,克紹箕裘,名重一時,求診者日以百計。如果先生專心行醫,不動做生意腦筋,可能也像各位前輩一樣,足跡不出邑門,不會遷到上海去了。因爲中年上了人家的當,去承包崇明鹽務,不料他精熟醫經,却不懂生意經,虧折了幾十萬,不得已遷滬開業,診例定得很高,但我們儒醫傳統,貧病不計,遇到窮人,施診贈藥,毫無吝色,如遇有錢佬,先生聲價甚高,爲了要償淸鹽務虧空,不得不儘力掙錢,好在上海商旅雲集,有錢人多,以先生聲望之隆,醫術之...

  • 文章譚鄭姓姓氏·堂號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鄭朝淼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郑姓由来 郡号郡望 郑国之姓 郑武公 都城新郑 郑氏世家 荥阳世家

    迁往其他郡地,日后人丁蕃衍,又成了新郡地的大族巨室,为该姓氏的「望出」该郡,以后此姓氏发祥地的郡名,与该姓氏望出的郡名,便都被称为该姓氏的「郡望」。汉应邵风俗通姓氏篇序,把姓氏分为九类:㈠以号为氏、㈡以谥为氏、㈢以爵为氏、㈣以国为氏、㈤以官为氏、㈥以字为氏、㈦以居处为氏、㈧以事物为氏、㈨以职位为氏。郑姓姓氏来源,是以国为姓。根据「史记」「郑世家」的记载: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八〇六年),宣王姬静封其庶弟姬友于域林,是为郑国之始,也是西周最后分封建立的一个

  • 文章張良封地在留壩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邵德潤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张良 《史记》 《留侯世家 张良庙 留坝

    绍唐社长吾兄:顷读贵刊四十二卷第二期,刘成干兄所撰「与魏景蒙闲话故鄕古蹟」一文,说古谈今颇多奇趣。但文中提到张良亡命下邳,读书有成,辅佐汉高祖得天下,最后封为留侯时,成干兄说:「留是个地名,照中央日报刊出吴延环先生的考证,留地属于下邳,是说张良落叶归根是下邳。」这话原是不错的。史记「留侯世家」:「汉高祖封功臣,良曰:『臣始于下邳,与上会留,臣愿封留足以矣。』乃封张良为留侯。」据考证,留城在今江苏沛县东南。张良的封号虽为留侯,但实际的封地乃在陕西之留坝

  • 文章李延壽與南北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6-05-25
    关键字: 李延寿 南北朝史 史学世家

    中国有五千年光辉之历史文化,历代史乘完整无阙,先民遗业,详实昭灿。各代史乘,或为官修,或为私撰,凡二十六种,钜著杰构,册籍浩瀚,为中国文化史上独有之特色,値得自豪与欣慰。南朝乘五胡十六国乱华之后,神州分裂,胡汉对峙,轻文治而重武功,政治欠修明,社会陷混乱,制度驳杂,典章不全,而史料多趋佚散,文献不少湮没。此诚为中国文化史上暗然失色一阶段。幸有相州(河南安阳)史学世家李延寿,博学多闻,素具治史修养,对此一阶段佚散之史料,湮没之文献,勤加搜集,广为发掘,妥为

  • 文章东晋谢氏世家源远流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80-02-25
    关键字: 谢氏家族 谢安 东晋世家 族谱

    六十世谢濬;六十一世栋;六十二世谢致中;六十三世谢棣;六十四世谢鼐;六十五世谢瑾;六十六世谢人杰;六十七世谢福五;六十八世,就是谢枋得。以上,是谢枋得的世系。此外,有关东晋谢氏世家一千七百多年来的子孙分衍播迁情形,还有以下的记录可以参考:——在淝水之役亦建有大功的名将谢石(谢安的六弟),于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三八三年)任居抚州。抚州,就在今江西省的临川、金谿、崇仁、宜黄、乐安、东鄕一带。——卅三世的谢分明,是谢铁(谢安之五弟)的嫡孙,迁居丹阳(今南京市东南

  • 文章康熙御前侍衛楊炳與《習武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楊彥明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杨炳 武术世家 御前侍卫 栋梁之材 《习武序》

    梅花拳是中國文武雙修的唯一拳種,在一九八八年的漢城奧運會上,梅花拳的梅花樁功作爲唯一代表中國民間競技專案在開幕式上進行表演,受到世界觀眾的喜愛。出生於內黃縣的清朝武探花楊炳是我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最早的梅花拳大師,他曾是清康熙壬辰科武探花,康熙禦前侍衛。這位武探花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文采飛揚,爲後世留下了一本武學經典著作《習武序》。他闡發的「時而窮也,可以保身保家;時而達也,可以衛君衛國。治四海如磐石之安,登萬民於仁壽之域。」的習武觀,把「習武」與「治世」緊...

  • 文章閒話汴梁(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段醒豫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汴梁 世家 河流 自然灾难 方志

    是为君朱,乃明周王朱橚之后,多惨被满淸杀害今已无存,汴梁城内老官街的田氏和罗王村的田氏,(田增为民初国会议员)传为田子方之后。经营商业颇为富庶。城东场上村刘氏,亦为汴梁世家之一。刘毓楠曾任御史,为淸末直臣。最后一家为城东老府庄段氏,乃段干木之后。另一支移住杞县为桃园段氏,亦八大姓之一。以上之八大家,一入淸朝,多已没落。淸末民初,汴梁又有五大绅继之而起,兹列如下:⑴杨捷三字少泉,淸二甲进士,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钦派四川等省主考官,颇有淸誉。入民国后,袁世凯

  • 文章雁门李牧、李佐车及其宰相世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劉普德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雁门李氏 宰相世家 李牧 李佐车 赵郡李氏

    雁门李牧、李佐车为始祖、三世祖的李氏后人宰相群体,堪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闻喜裴家、太原王家媲美。「南裴,北李,太原王」,这三个宰相世家,是三晋的光荣与骄傲。这三个宰相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管哪朝哪代,只要当了宰相,就像当年蜀相诸葛亮一样,忠心耿耿地辅佐他的君主,丝毫没有犯上僭越的思想,这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三晋学者继续研究、探讨。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与廉颇齐名,为保卫赵国北方边疆,抗御匈奴、秦国的入侵,立下不朽的功劳,被封为武安君,被赵郡李氏尊为

  • 文章同盟会员孙洛舆与其教育世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令弓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孙洛舆 教育世家 同盟会员 徐州师范学堂 学堂

    和抵御日寇侵略的中流砥柱。《丰县抗战纪要》一书中所列抗战首义人员六十多人中,绝大多数为上述新式教育培养的菁英之士,并且其超过一半的人员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献出了实贵生命。出身第一高等小学的著名人物有:王敬久(又平)将军、立法委员王子兰(香山)先生;出身务本小学的有:丰县第一位留美学生、淮南煤田开拓者谢秀纲先生、黄玉山先生和中共湖西专员李贞干先生。没有新式教育的发展何来今日之社会进步?教育家令人缅怀,教育世家更应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孙指南先生的家庭就是教育世家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