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晋文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晋文化的伦理道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康金聲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 伦理道德 历史故事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道德伦理的光彩异常夺目。早在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代,三晋人物就以其高卓行为显示了崇高的人格力量,鼓舞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献身正义事业,对历史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创建做出巨大贡献。本文四个方面阐述三晋文化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不朽建树。一、已诺必诚,恩怨分明言而有信在中国古代是十分重要的道德原则。古代三晋人物在这方面有许多生动表现,可资后人学习借鉴。公元前六三七年,晋公子重耳在国外逃亡期间,受到楚成王的款待。及离楚时,楚王问重耳将

  • 文章周代三晋文化的历史价値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 历史价值 史料记载

    之有效,传之后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所反映的思想文化体系。对于以周礼为核心,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周文化体系来说,晋文化具有政治上博大宽厚、兼容并蓄,经济上求同存异、自强不息的内力与特点,成为稍后的三晋文化和再后的中原文化的母体。三晋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化体系,继承、融汇唐晋文化豊富内涵和自强精神,在古代文化史上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形成战国初、中时期以三晋士子为主体的诸子百家群体,出现了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体系。宣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文章三晋文化与忧患理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閻沁恆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三晋地区 自然环境 民族文化融合 三晋文化

    原文化的交流及调合。四 三晋文化的特征在自然环境与人为压力的刺激下,三晋居民以他们忠义、诚实、包容、进取的性格,创造出三晋文化拥有的特征。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迁,以坚忍的意志及卓越的才能,应付一波又一波的挑战,并且有效的克服种种困难,创造与发明日新月异,带动文明的进步,促进心灵的升华,使悠久而美善的中华文化不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忠义的表现在于对国家尽大忠与为民族尽大义的精神。三晋先民是最早开始崇拜关羽圣帝的信众,以后逐渐扩及全国各处,及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魏晋南

  • 文章诗经与三晋文化——忧患意识·勤苦节俭·孝亲敬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王建堂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诗经》 产生时代与地域 三晋文化 忧患意识 勤苦节俭 恋家孝亲

    诗经》是承载三晋文化的最早、最可信的母体之一。「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魏风」和「唐风」是这块热土上最早的歌唱之声。带着那个时代的身影,带着那个时代的鄕音,使我们可以乘着这一叶「文字之舟」,溯历史长河而上,去寻觅那悠远的三晋文化之源。

  • 文章三晉地緣政治的特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楊秋梅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 历史地位 地理人文精神 政治经济关系

    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学者们对晋文化的特色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不小的成就,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如果我们把视角转向社会政治背景,就会发现,山西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中曾几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就是因建立于山西的割据政权势力强大,举足轻重,能够主导全局。而山西的这种重要地位只限于北宋以前,且往往也只显现于分裂、动荡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山西的这种政治中心地位也在逐渐地降低。本文试图对这一地缘政治特征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