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峡历史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长江三峡已失两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姚保中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长江三峡 水利工程 悬棺 三峡历史

    引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陆于一九九二年决定上马,随即于次年动工。第一期大江截流,于一九九七年合龙;第二期大坝构筑,将于二〇〇三年竣工;并预定二〇〇九年全部完成。大坝主体高达百米以上,一旦启用,三峡水位就会上升。沿岸百余重要文化历史古遗址,能够存在的,或可迁移的,极为少数,其余均将淹没江中。由于媒体之报导及业者的宣传,使大家惊觉到:美丽三峡的风华将尽,若不赶快游览,则遗憾终生。三峡之美,素以奇险幽著称。两岸群山叠翠,峻峰摩天,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山奇

  • 文章抗战期间国府规划三峡建坝之努力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0、51期  作者:張憲秋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三峡水利工程 三峡开发历程 历史资料 抗战期间国府规划

    编者按:三峡水利工程,早在一九三六年国府资源委员会即多次派人勘察,一九四四年更邀美国高坝权威萨凡奇博士来华作具体规划。后资委会与美国垦务局曾签订三十亿美元合约,惜国共内战愈演愈烈,此一计画不得不被迫停止,而延搁下来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作者根据当年亲身参与者提供资料撰成此文,此实为三峡工程中重要的一页史实。作者原任职资委会,来台后曾任农林厅长、农委会主委。㈠绪言国父孙中山先生所著英文本「实业计画」,于一九二一年四月在美国出版,其中最早提及长江三峡建坝。中共于

  • 文章詞、詩十一首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蕭彪 出版时间:2005-02-19
    关键字: 三峡 历史集萃 散文诗联

    夜雨思寒士,漏屋孤灯饿妇怜。(四)神女上妆台危峡截流天镜开,安然神女上妆台;星辰日月齐相照,举世惊呼刮目看。(五)屈原情征途漫漫复坎坷,求索一生化九歌;忧国情怀向天地,诗星璀灿耀银河。(六)昭君泪昭君出塞返香溪,浣颈留香得美名;故里乡情难离舍,桃花泪水化为鱼[2]。(七)诸葛「兵书」隆中对策分天下,耿耿忠心日月华;征战一生留史迹,「兵书宝剑」置云崖。(八)三峡畅游摩天峭壁鹞低飞,恶浪流湍忽转回;栈道斜阳听战鼓,楚天夜色海灯辉。(九)夜航三峡水利工地巫峡洪峰成

  • 文章长江三峡旅游之五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謝修身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长江三峡 风景名胜 历史 旅游

    夷陵古战场紧扼西陵峡口的历史名城宜昌,古称夷陵。由于它地处长江上游和中游,峡谷和平原的分界处,素称楚蜀咽喉,故为历代兵家所必争。自春秋战国以来,在这里先后发生过十多次惨烈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时吴蜀夷陵之战。宜昌不仅是「雄当蜀道,巍鎭荆门」的军事重鎭,还是四川东都,湖南西北部,湖北西部的物资集散地和水陆交通枢纽。长江第一坝长江以不可阻挡之势,穿越雄壮秀丽的三峡,出南津关后,由东急折向南,来到了湖北省宜昌市郊。这时,江面骤然由三百米展宽到二千二百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