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花”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代武进阳湖两县鼎甲名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9期  出版时间:1995-05-15
    关键字: 状元 榜眼 探花 科举 鼎甲

    何故。)存与中榜眼时,有人赋以诗云:他年令弟魁天下,始信人间有宋祁。㈡乾隆七年壬戌,杨述曾、汤大绅都是阳湖人。同年榜眼探同出阳湖。乾隆十年乙丑年钱维城、庄存与,状元、榜眼又同出武进。㈢乾隆廿六年辛已恩科,赵翼已进呈一甲第一,而韩城王杰居第,高宗谓自国朝以来陕西未有以第一人举者,遂与杰互易。而赵翼之声名因之益盛。㈣孙星衍、洪亮吉早已齐名,于乾隆五十二丁未、五十五庚戌两科均中一甲二名。(中有五十四年已酉恩科)虽有先后,亦未分轩轾,真是旗鼓相当。在一百一十二

  • 文章桂林三花酒被誉为酒之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鍾紀桂 出版时间:2010-04-10
    关键字: 桂林花酒 酒王 酿造过程 花酒传说

    文·钟纪桂(注:桂林三花酒藏窖于岩洞中实景。)桂林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小曲白酒的代表,被誉为酒之王,是桂林人的骄傲。以桂林宝之称而名扬中外桂林三花酒酒质清澄透明,酒味醇厚芳香,据说相传始于明朝,也有人说始于清代,至于为何名为「三花」则众说不一。有一种说法是;当摇动酒瓶,只有桂林三花酒会在酒面上泛起晶莹如珠的酒。这种酒入坛堆,入瓶要堆,入杯也要堆,品质佳的,酒细的,堆起数层的,民间俗称「熬堆酒」,后又统称为「三花酒」。另一种说法是说桂林三花

  • 文章桂林三花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蕭笛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桂林花酒 桂花酿造 民间传说 广西特产

    广西桂林三花酒全国闻名,它是采用桂林的千万株桂酿制而成的,因此其味特别醇香,令人陶醉。传说在桂林的桂岛上,有一个人,名叫象郞,小时候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了一棵桂树。象郞把这棵树看得像宝贝似的,终日跟树作伴,培土啊,浇水啊,还儍呆呆地自个儿对着桂树说话哩。象郞倾注了十八年的心血,这棵桂树终于长粗长高了。一年的中秋之夜,明月当空,象郞又来到桂树下,摆上了月饼、糕点,备好了酒,要跟桂树一块儿过节。这时候,突然传来「象郞!象郞!」的喊声,听声

  • 文章安阳「绝」双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韩国华 韩琦 绝梅花碑 安阳县

    王珪书丹。富、王皆为宋代名相,望重一世,富文、王字各为一绝,合韩公之德望勋业,世称绝。墓碑久为风雨剥蚀,古色斑烂,隐约现梅形,鄕人称曰『三绝梅花碑』。韩琦字圭稚,国华第六子,自幼风骨秀异,仁宗天圣五年(西元一〇二七年)与五兄璩同科擧进士,琦时年仅二十六岁,历仕昭文馆大学士、崇贤殿大学士、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右仆射,封魏国公,徽宗时追赠魏郡王。韩琦忠义智勇兼备,气度恢宏,雍容大雅,有古社稷臣之风,经略西北有勋功,攻守兼施,制止西夏不能入侵,声威振军中

  • 文章川劇起源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2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川剧源流 胡琴 皮黄腔 梆子 庆会 雅二部

    洋琴调,腔口似觉新颖,而调子还是换汤不换药,像天籁唱的「马巍坡」便是。但平心而论,不管皮黄与梆子怎样改进和变化,大多数人还是爱听高腔。庆会蜀庆康杂录记载:乾隆初年,蜀班大盛于京都,(北京)因蜀班具、雅两部腔调,包罗万象,在做工,唱工、武工、剧本上,都称盛于当时。那时入京的戏班,是集各地方戏剧优伶人才之大成,因而在一个戏班中的籍贯很是纷歧,腔调亦集各地方腔调之总汇,在一个戏班中,无论人员与腔调,似无地域之分,也许就是戏班竞争的纷起时代。靑木正儿著

  • 文章宁波鼎甲补述(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4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浙江先贤 鼎甲 探花 科举进士

    屡以用兵事宜,条陈幕府,格于职位,不酬其志,人皆惜之。二十二年卒于官,年六十。子韦蒸,字绮云,议叙府经历,韦燕字书云,附贡生,议叙州同知,工书法,中咸丰元年辛丑,鄕试副榜。四、鼎甲之探甲:明代戴德彝、袁炜、余有丁、王应选等四人。㈠戴德彝:字邦伦,奉化城内人。洪武二十七年甲戌,(西元一三九四)登进士第人,授翰林院编修,甫载,升侍讲。太祖谕之曰:「翰林虽职文学,然既列禁近,凡国家政治得失利害,当知无不言。昔唐陆贽、崔羣、李绛在翰林,皆能正言谠论,补益当时

  • 文章喻培倫烈士遺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9期  出版时间:1969-03-01
    关键字: 喻培伦 烈士遗像 黄花岗之役 黄花之神 川籍烈士

    喻烈士培伦,内江县人,为辛亥年黄岗之役,川籍烈士之一(其余二人为饶国梁、秦炳二烈士)。以喻烈士英勇绝伦,有黄之神之称。

  • 文章中國古典名著與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水浒传 白虎山 儒林外史 观海 镜花缘 三国演义 刘备招亲 花果山 西游记

    和云台山同李汝珍结下了不解之缘,果山中的“小蓬莱”是『镜缘』中百仙子飞升的仙境。海州一带的风物民情在书中也有眞实细致的描写,如谈渔民,如谈石榴:“此后来送至东海郡,附近流传,莫不保护。所以沐阳地方,至今仍有异种,幷有一株开五色者,眞可甲于天下。”至于说『镜缘』中的人物如多九公等,实是海州渔民的化身。至今,海州还流传着多九公的故事。海州与『国演义』。在海州云台山一带,长期流传着刘备招亲的故事。而且在『国志蜀书·糜竺传』里也留下了糜竺与刘备往来的记载

  • 文章越秀山之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鄺光寧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越秀山 名胜古迹 历史文化 史料 流花桥 三忠墓 君臣塚

    分为二,东为歌舞冈越王台,其西为观音阁,山半为呼鸾道,山踞粤城最高处,凭高下瞰,远江如带,目尽炎海。粤人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多游于此。城堞间多榕树木棉,暮春时,木棉放,红照天外,亦一奇也。」山上胜蹟,府县各志,迭有纪载,惟时移世变,不幸大都湮灭矣。玆作槪观如次:楚庭 亦曰楚亭,在越秀山正脉之中峯处,方舆纪要云:「通历载,楚伐扬越,自是南海事楚,有楚亭,又相传南海人高固为楚威王相时,有五羊啣谷,萃于楚亭,遂增筑南武城,号五羊城。又云:「秦以任嚣为南海尉,初

  • 文章風光壯麗的廣州鎭海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89-06-30
    关键字: 粤秀山 镇海楼 繁花似火 三条江色来千里

    灿烂如火,眼前但觉生意盈满,颇足逗人流连。要是选个晴朗的黄昏,来到这儿登临一番的话,那麽,落日楼头,目尽炎海,远眺堞雉间木棉方,红照天外,这也是鎭海楼头的一大奇观啊!原来广州一地,正处于亚热带之中,气候的分配,每年竟有八个月的平均温度,在摄氏表二十度以上。一年中,只有春、夏、秋季,而并没有眞正的冬天存在。因此在这地区里,正所谓「草经冬而不枯,非春而亦放」。所以在这粤秀山上,最値得恋念的就是多而且姸美,尤其春来开遍粤秀山上,鎭海楼前的,色殷殷,一树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