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6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长沙物系人思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3期  作者:李雁蓀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长沙 风物 风物与人

    特有的气质的表现。这一切,无论从人情上,从建设上,都可以反映出来。犹有古遗就拿八角亭的重建来做个例子罢。八角亭是长沙市商业精华所在,短短的一条街道,两边都是大绸缎店,每家店舖都很高大,备货也非常充足。××绸缎局的招牌,大半是直立在门前的墙上,顶天立地,每一个字,都是三四尺见方,差不多都是谭泽闿先生的手笔,(长沙市招,都讲究请名家执笔,很少用图案字。)金碧辉煌,那一份气派眞够大的;可是像这种殷实的商业地区,火后重建,街道依然非常之窄,两部小汽车迎面相逢,便要

  • 文章丰顺情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廖醒群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丰顺 风情 随感

    惠州、海陆丰等地的公路,无不以汤坑为重点,商业发达,建筑鼎盛;假如说丰良是「古城」的话,那汤坑应该是「新城」了。一般绅商,对「古城」仍十分怀念,尤其骚人墨客,爱其文化的所在,人物的突出,历史的辉煌,与景的优美,特具怀念,最近有一位极著盛名的诗人雷飞鸿教授(台山人,现住台南市),对丰顺情,甚为了解,应笔者之邀,将「丰城八景」,作成词章八阕,遣句成词,十分生动,掷地有声,诚为难得,以其描述深入,字字珠玑,韵雅腔圆,不逊古人,如此佳构,必可留传后世而不朽,兹

  • 文章變天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 出版时间:2002-03-20
    关键字: 诗作 柳风

    丰衣足食幸福的生活过腻了,有些人天天希望变天,天,眞的变了,由蓝天变成绿天,这绿天像百日维新,带来了不少灾难!狂、雨剧,山崩、地裂,房屋倒塌,交通中断,土石流,人被活埋,河川污染,桥梁塌陷,抢刧、凶杀、乱伦,父子相残,色情泛滥、股市崩盘,变来、变去,天怒人怨!浩刧空前,百年罕见,依我看,不如不变。

  • 文章陕西俗考(七)(续接四十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各縣誌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陕西 风俗

    叶梦熊曰。秦人喜閗。郃阳独甚。平居睚眦视生死甚轻。讼讪无严长吏。又曰。士郃通籍者。时有之。未见其彬彬。盛以俗力农。末视经术。父兄责望旦夕。子弟幸一戈。不获则弃去。无专业也。今按叶公所云士习。盖指嘉隆前言。之今则比户诵读。虽疎于古学。而人科古为尙。惟固陋之习。争讼之不可除。又妇女好游。观赛社演剧。男女杂沓无别。「宰辛退食录」郃阳僻在山谷。他无所营。惟事农。仕者尙廉。有气槪。婚姻论财。居常较强弱。好讦讼。「郃阳县志」大较前辈。俗重农事。勤女工。俭约朴实

  • 文章与国运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5期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文风的释疑 文风与风格 文风的现代意义 文化建设 国运

    一 文的释义就一个作家而言,文是他的思想与感情的融铸,器识与意志的结晶,表现于其作品中,形成格的基础,激动人们心弦而产生共鸣,展现出作者与读者间共有的一种契合心理。若从社会而言,它是众多作家作品累积的总合,所呈现出的气与尙,代表着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照,与一地习俗民情的反映。文之所以关乎国运,就是社会与文的相互为用,所造成整体社会的气,其振靡兴衰就是当时社会隆替的表征。先总统 蒋公尝谓:「汉魏之间轻笃行重辞藻,士从此浇薄,唐宋之初,文体归于

  • 文章良醫和庸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2期  作者:李和春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良医 庸医 医院 医疗风气

    我每次接到宁波同鄕月刊,多次浏览张主编行周的「浮生小记」与周启范鄕长的「雨楼随笔」,常出现有几篇活泼生动,发人深省的精彩杰作,足以钦佩其文艺修养极为深渊,俨若站立在自然野景之前,品赏盛开着美丽的兰花馨香滋味。我把几篇佳作,情不自禁提供给比隣友人观看,他们如有同感。这一期我看到周鄕长写的「医生不医病,病人不会死」,不禁发出心里共鸣。凡是在台设立公私大医院,有严重病患,经过开刀动手术治愈的某某医院某某医生,每天经广吿电视、报纸等传播工具,送达千万

  • 文章漫话梓里南通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張樂淘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南通 实业 师范 文风

    吾苏桑梓南通,自古沿称「崇川」,亦名「紫琅」。迄至逊淸光绪末年,始正式以「南通」县之名称之。其间几经先辈筚路褴缕,惨淡经营,克致文鼎盛,商贾川流,而蒸蒸繁荣,富庶安定。淸末之季,吾鄕先贤张啬公,基于保国衞鄕,敬恭桑梓之皎洁情操,弃官息影家园,锐意兴革,致力地方建设,兴敎育,倡工业,辟交通,施水利,百端俱擧,莫不呈现焕然而新人耳目之况。兼以民淳厚,秩序井然,俨然盛世邦家之郅治。凡我国人无不心仪而向往之。故乃蜚声寰宇,继而有模范县之美誉,殆亦宾至名归

  • 文章简介扶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本刊資料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扶风县 故乡风貌 名胜古迹

    县位于宝鸡县东部,与武功、杨陵、乾县、永寿四县毗邻,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平坦的黄土台地,南部为渭河川道,总面积七百五十平方公里,耕地有七十万亩,占全境土地面积百分之六十四点五的比率,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地势北高而南低,呈阶梯状,平均海拔九十一米,境内有渭河、洟水河、漆水河、美水河、七星河等八条河流属渭水河系。该县历史悠久,周属歧邑,王畿、秦汉时属邰、美阳二县,为京官右扶的辖地,唐初设洟川县,贞观时改扶县直到清末,均属凤翔府,民国时属凤翔专员公署

  • 文章河南各县俗志十五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胡樸安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风俗志 地理 风俗习惯

    记称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俗之不同。由来久矣。班固谓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气。故谓之。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然则俗者。固山川地气使然。亦主治者之好尙。实有以转移之欤。豫省居土之中。受气之正。其天性朴茂。殆所谓难动以非。易感以义者乎。然古太师陈诗。以观民。而十五国。豫居其半。汉书地理志。周魏韩赵宋衞楚之地。豫皆有焉。其间习俗尙。固亦有不同者。亦采问俗者。所当习知之也。开封梁魏之墟。人多俊髦。好儒雅。杂以游

  • 文章人说山西好光(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姜思章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历史古迹 风土习俗

    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则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城始建于明崇禛五年(西元一六三二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一百零七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堡格。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西元一七零三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笔的「午亭山村」匾额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晩节香」对联,至今保存完好。主要通道

共648条记录 1/6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