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韩愈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胡曦先生對『丞相嶺與韓文公謫潮歷程』之考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劉偉崧 出版时间:1985-09-30
    关键字: 丞相岭 韩愈 谪潮历程

    丞相嶺之由來,與韓文公之謫潮歷程,多年來尙存歧異。自經胡曦先生之旁搜側引,加予確證,始得認定,胡氏爲吾興寧衆所推重之大師。與嘉應黃遵憲公度,鎭平鍾孟鴻遇賓相友善。公度喜以新詞入詩,胡先生相與楊摧其學,而一主子曲達詩義之微,與學術志節相表裏時,時人有謂梁啓超敬佩黃公度,黃公度則敬佩胡曦之諺語,足見其學歷之深。著有興寧圖志考,枌楡碎事,湛此心齋詩文集,梅水滙靈集三十餘種,晚年正在撰寫「廣東民族考」之大作,以時有順德黃晦聞先生節所撰廣東鄕土歷史,於客家源流,多...

  • 文章唐河阳韩愈的政治思想(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7-30
    关键字: 韩愈 治国理政 师道尊严 儒学

    ⒍论师道—韩愈为名儒,为政重敎化。推行敎化,不能不有良师。故韩愈对师道提出自己的见解。其言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也,欲人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 文章韓文公家乘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6期  作者:韓思道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韩愈 韩氏 宗族 历史考究

    一、韓氏宗族溯源左氏傳云:「邗、晉、應、韓武之穆也。」韓本與周同宗,原姓「姬」,乃周武王之後裔。武王克商,統一中原,大封同姓,封其公叔虞於韓,爲「韓侯」。因國小後爲晉所併。至曲沃武公時,始祖萬事晉;食采于韓原(在今陝西馮翔韓城西南,一說在今山西河津萬泉間)。稱韓武子、武子萬生定伯簡,簡生子輿,子輿生厥,晉景公時,因伐齊有功,封號「獻子」,位列六卿之首。遂從封姓爲韓氏,是謂韓姓之起源。獻子生宣子起,晉平公時,共與趙魏共分初氏,羊舌氏、定公時復與趙魏伐范中行...

  • 文章不同時代的陽山縣長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鍾崇基 出版时间:2012-12-23
    关键字: 裴度 韩愈 阳山县 县长 施政治理

    的大灾难。经过了八年虽然有郭子仪李光弼平定战乱,但遗下的种种问题,都是没有根本解决,反而更加严重。自此朝纲不振,纷乱如麻。迨德宗建中二年(781),郭子仪薨后天下更形不堪。贞元元年(805)八月,二十八岁的宪宗即位,他审时度势,任用贤能,连年用兵,十五年间,翦除藩鎭,在形式上将大唐朝重归一统,被称之为中兴之主。其中宰相裴度是继郭子仪以后的国之栋梁,他率领大将李愬;盐铁转运使程异;司马韩愈等,平定首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其他藩鎭闻风宾服,稳定了国家政局。他两同是功业

  • 文章韓文公下潮州史料輯錄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章錚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韩愈 史料辑录 散文诗联

    配流。唐制、西边擒蕃囚皆传至南方,不加戳。(武关西逢配流吐蕃):嗟尔戎入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次邓州界: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食曲河驿晨及曲河驿,悽然自伤情。群乌巢庭树,乳雀飞簷楹。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下负朋义重,上孤朝命荣。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泷吏 韩愈问路受窘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

  • 文章韩愈生平的研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1期  作者:張達人 出版时间:1982-11-30
    关键字: 韩愈 生平概述 文学造诣 政治生涯

    张达人先生在「生力」杂志第一七九期发表「诽韩案的另一章」一文,对韩愈的生平事蹟,论述甚为详明,实为达于高度水准的学术佳作,颇具历史与文献价値。特将文首文末有关「诽韩案」少数文句删去,题曰韩愈生平的硏究,转载于本刋,藉以阐扬鄕贤行谊;并于此向作者致谢意。编者识』我可以很忠实的告诉诸位先,我对于韩愈,曾有过比较长期的留意,甚至中间有一二年,作过心无他骛的专意硏究,只是限于天份和参考的资料,成就有限。台大罗联添敎授的「韩愈硏究」,我一直不曾拜读过,想来那该是

  • 文章韓昌黎之侄及侄孫均名「韓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韩愈 韩湘 八仙传说 历史考证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逸诗,有徐州赠族侄云:「击门者谁子,问言乃吾宗自言有奇术,探妙知天工。」意若指此事也。朱子考异:「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亦载此事,独不载湘名。」韩愈之侄老成,系会子,愈目为克家之良子,及卒,愈为文祭之,是世传祭十二郞是也;老成生二子—湘、滂,则湘为愈之侄孙,字北渚。袁子才(枚)所著,随园随笔:「湘乃会昌进士,非好道者,好道者,别是一族子。」而昌黎诗文集及其年谱世系所载,韩湘乃其侄孙,而非其侄也。按前述事蹟

  • 文章潮汕文化——一種地域性的群體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潮汕文化 创始 韩愈 客家 海洋文化

    。可见,潮汕一带古代之先民,与闽南人的祖先同源。故潮汕文化的源头,应是古闽越文化。随着秦汉时期中国的统一,粤东沿海逐渐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人文化圈。随着潮州划入中原统治的版图,粤东沿海文化进入了融合发展时期。隋开皇十一年(西元五九一年),在义安设潮州。潮州之名从此始,因而才有了「潮人」称谓。韩愈对潮汕文化的贡献唐代潮州沿海一带,由于人口稀少,开发较迟,被视为地僻人稀、瘴疠之乡的蛮荒之地。是朝庭贬谪官员的地方。由于被贬谪之京官,皆具有

  • 文章潮州韓文公祠——香火鼎盛·萬世崇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廖醒群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韩文公祠 韩愈 生平政绩 《潮州八景》

    橡木搖風,波濤在抱,一江春水無聲,遠處雲嵐,微濛妙在虛真,石階直上文公殿,叩侍郎,仰慕英明,想當年,雪擁藍關,馬倦雲橫。幾疑必死荒堙外,猶叮嚀身後:收骨回京。詎到潮州,感天祭鱷通神,豐功偉績人爭頌,正民風,萬古功成,一封書,天啟斯文,化育潮城。

  • 文章湯溪九峯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九峰山 徐伯珍 三叠岩 千仞崖 梵宫 读书岩 徐偃王古庙 韩愈

    仙人酆去奢(唐衢州人)等皆居于岩下。另有龙丘苌的墓地,古色古香,名山为之增色不少。附近有一灵山港,灵溪径流其下,不但擅有溪山之胜,亦为浙东鱼米之鄕。市鎭的中心,有徐偃王古庙,颇见深广,庙中藏有唐代韩文公的半碣碑。这儿古名泊鲤,原为徐姓望族所居,故又名徐山,而徐偃王庙的碑记为韩愈所作,雄文深雅,远近知名。其他记偃王事亦甚多,如司马迁之史记,范晔之后汉书,张华之博物志等等,本末甚具。但由于韩愈之碑记一出,学者始家喩户晓,而徐偃王仁义之心,遂以暴白于天下后世。是故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