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共返回10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随国父革命死难的几位鄕先烈小传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革命 先烈 传记

    臧在新字与咸年二十二入伍隶陆军第九鎭三十三标赵标统声部下及毕业江南讲武堂以排长隶林统带述庆麾下创立文社书报社灌输革命主义武昌义兵起光复鎭江江宁继以团长兼徐东剿匪司令民国二年南京独立任前敌总指挥既而东渡日本购枪械归遣心腹至淸江一带约旧部待衅起事民国四年冬冯国璋密令驻阜营长某诓之至阜送江宁明年二月九日授命雨花台年三十四伏龙字云程年十五入同盟会投身行伍旋肄业安徽武备学校投三十三标新军武昌义兵起在鎭江任营长民国二年任都督府参谋长既而退潜沪上又东渡扶桑云南讨袁军起

  • 文章青年節與青年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青年节 青年发展 革命精神 革命团体

    靑年是社会的基础,是国家的主人,是文化的继承人,是时代的创造者。欲知社会是否良好,国家是否强盛,文化能否衍续,时代有无前途,完全可由属于这个社会、国家的靑年,是否优秀而窥知。中华民族的靑年,无疑曾写下其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创下其许多惊天动地的伟绩。远者不说,以中华民国于今这七十多年来为例,他们就都站在时代主流的前端,担当着革命前锋的任务。因为满淸政府腐败,丧权辱国,激起了中华靑年的不满与怒吼,他们由零星的个人反抗,而汇成一股洪流,团结成强大的力量,在公元

  • 文章李达最公参与辛亥革命史实初稿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陸耀華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时代背景 革命回忆录

    壹、广州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略述先外祖父李公达最,光绪八年(一八八二)生于广东省信宜县。其幼年时期,国内外的情势是:慈禧太后六十寿诞,清廷挪用筹建海军军费白银贰百万两,重修颐和园祝寿,导致军备失修;至一八九四甲午年八月十六日,日本侵略中国属地朝鲜,平壤失守,十八日黄海大战时,中国海军全军覆没,日军继续侵入东北、攻山东荣城,占威海卫,一八九五年二月廿九日攻占澎湖,节节进逼,清廷迫于形势,派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清廷承认朝鲜独立,割

  • 文章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第十六屆會員大會暨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紀要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6期  作者:靄園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同志会

    由辛亥革命后裔所组成的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于民国九十六年十月九日(星期二)下午二时三十分至九时,假台北市长沙街二十号国军英雄馆七楼凯旋厅,召开第十六届会员大会,出席人数百余人,更难得的是贵宾席上满坐,有远道而来的旅居巴西鄂籍侨领饶石玦珩女士(开国元勋石凤翔之女公子)还有梅花之友会杨常务理事敏雄、陈理事赐乡、文化总会刘总干事扬先、前三军大学姜将军亦青、中国康宁互助会袁理事长大松、前台北县议会涂秘书长静华、国防管理学院柯教授尊三、及余冠华、张兴元先生等十余位

  • 文章七十五年國慶隨筆(上)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1期  作者:李志新 出版时间:1986-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国庆纪念

    紀念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成立四十周年曁先君次生百年誕辰

  • 文章革命策源话广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广州 方志资料 革命摇篮

    赵佗在此建都故名),直到三国吴孙帝把原有交、广两州分治,就取广州为广州。它的别名最熟知的羊城,简称穗。其传说古时有南海五位仙人,穿着五彩衣裳、骑着五头白羊、带着五茎六穗的五谷良种,赠给楚庭百姓,祈祝年年丰熟,永除饥荒。祝祷完毕,腾空而去,留下五头白羊,旋即变成石羊,因此称广州为羊城,也就简称穗了。现在广州公园中,即筑有五头石羊叠立为标志。唐宋至明淸各朝,均在此设为府治,民国改为广东省会,为南方革命政府的大本营,抗战胜利后,列为我国十二大院辖巿之一,显见其地位

  • 文章討唐戰役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国民革命 唐继尧 平乱广西

    前言李黄白新兴势力,先后把陆荣廷、沈鸿英击败之后,广西局面,即将底定,但还要遭遇一个更大的敌人,更大的战役——讨唐战役。这是一场劣势与优势兵力之战,革命与反革命之战。而且只许胜不能败,败则广西完蛋,而广州的革命根基也会动摇。因此,绝不能稍有松懈和犹豫,必须严阵以待,勇猛果决去战斗,争取最后的胜利。唐(滇)军侵桂动机唐继尧素来自命不凡,自刻图章曰:「东亚大陆主人」志大言狂,野心勃勃。护法之役,孙中山先生当选为军政府大元帅,唐被选为元帅,名位仅次于孙,其后

  • 文章國父改造中國社會紀要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徐文珊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国父 革命 社会改革 同盟会

    壹 前言大家都知道, 国父革命,改革了中国国体和政治制度,很少人提到和想到,除了国体政体之外,对于中国广大的社会,由来已久的社会风气,人民生活习惯,社会心理,也作了重大的改革。也可说是作了社会革命。不过这里所谓社会革命并非如西方以经济为主的革命,而是全面性的,包括全国广大的地区,所有的人民,全部的生活都在其内。由精神到物质,由抽象到具体,举凡日常生活中言语行动,以及由来已久的心理和习惯,无不斟酌损益,作适当的改革。一以求民族的进步,一以应世界潮流

  • 文章總統華誕献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胡維藩  出版时间:1969-10-31
    关键字: 革命功绩 国际情形 恭祝华诞

    今天欣逢总统蒋公八秩晋三华诞,海内外同胞都以无比热诚,称觞祝嘏,友邦元首、使节,也各虔伸其祝贺之忱。此种兆民同庆,四海归心的盛况隆典,实已说明 总统一身不特系民族国家之安危,且已与世界人类同其休戚!总统诞生于国势凌替,民生凋敝的时际。也正是世界各国侵夺相寻,社会制度动摇剧变的年代。 总统以命世之英,秉天纵之资,献身革命,自少而长、而壮、而老,几乎没有一时不是与忧患艰迍相搏鬪,也没有一时不是与险阻危疑相抗争。用能继承 国父遗志,领导羣伦,涵育万有,远瞩高瞻

  • 文章辛亥革命扬州学生军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包明叔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武昌 革命军 辛亥 扬州 学生

    现在距辛亥革命已五十三年,我这年是二一岁,记得那年武昌起义的双十节,是在阴历八月底,扬州城内有三个中学,一是扬州府中学堂,二是两淮中学堂,三是两淮师范学堂。府中学以江甘仪高宝兴泰东八州县为范围,两淮中学及师范,范围较广。府中学经费出于八属,名誉监督是扬州府;两淮学堂经费出于两淮运者,名誉监督是两淮盐运使。三校学生,在八百人左右。武昌革命军起,三校师生纷纷各囘原籍。扬州城有运署银库,那些银两都铸成元宝,每个约合库平五十两或一百两不等,当时来了一位不是革命

共106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