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邓县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邓县的城郭集鎭与山脉河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河南邓县 城市变迁 故乡风貌

    一、城郭坚固河南各县,多有一城,独邓县有城有郭,内曰城,外曰郭,内城以砖砌成,外城以土筑之,皆有池濠围绕,以资护衞,城高郭厚,相当坚固,据邓志所载,旧有内外二城,元末颓堕无存,至明洪武二年,金吾衞鎭抚知邓州事孔显始修筑内城,周四里三十七步,高三丈,基广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城辟四门,东曰迎恩,南曰拱阳,西曰平城,北门依形家言,深闭不启,城内马路广一丈五尺,洪武六年,始以砖建门楼四,角楼四,月城小楼四,瓮城小楼三,门外各置吊桥一座,外城自元朝史天泽筑后久

  • 文章邓县的县长与正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9-02-25
    关键字: 邓县 县长 人物简介 人名录

    内、淅三县自治领袖之支持,扶植地方领袖丁叔恒,建立地方武力,实行严厉剿匪,对于平定匪患,安抚地方,极有贡献,惟其治乱世,用重典,于剿匪行政,难免不有矫枉过正之处,故在邓虽治绩昭著,而邓人仍不免时有怨言,但亦无损于治邓之政绩与干练之声誉。嗣扬氏调升行政督察专员,继任者为刘万斯,人极聪明,颇能适应环境,此时地方领袖之中心力量,业已形成,地方可以实行自治,县政大权,多操在地方,刘去职后,汪海涛接任,汪为内鄕人,作风稳健,与地方相处融洽,至邓县陷匪时,县长为孟季华

  • 文章河南雙烈士傳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0-04-25
    关键字: 邓县 双烈祠 张巡 铁铉 安史之乱 靖难之役

    邓县建有『双烈祠』,崇祀唐张巡,明铁铉,二人皆邓县籍。祠门有对联曰:『烈士无双双烈士,忠臣不二二忠臣』。人忠烈,文佳妙,堪称双绝。唐玄宗天宝末,安禄山造反,陷京师,僭帝号,上西幸蜀。叛军入河南,张巡为眞源(鹿邑县)令,起兵于雍邱(杞县)大败安之部将李怀仙。安乃于杞北筑垒沟绝巡饷道,巡终不屈;复与太守许远齐力守睢阳(商邱),卒至矢尽粮绝,城陷被执,骂贼不休,壮烈成仁。雍邱、睢阳为江淮屛障,睢城不下,贼众便不敢南下扰江南,东南富庶之区乃得保全。雍睢牵制叛众

  • 文章邓县的自治实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6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9-06-25
    关键字: 邓县 地方自治 地方自卫 区域政治 行政规划 河南宛西 农业经济

    自衞是地方自治之基础工作,邓县既能自衞,则地方自治及建设事业,自可徐图策进,无有阻碍,依据有关宛西各县之各种文献资料综合硏究,知其自治实绩値得称道者,有如后述:一、自卫方面宛西各县实施自治,均先从自衞着手,办理团练,淸剿匪患,其功最著,李宗黄先生曾在河南省党部主任委员任内,亲往宛西四县视察地方自治情形,视察后,他发表了「宛西地方自治的评价」一文,他认为宛西各县自衞工作,成就最大者,则为「严密保甲」与「寓兵于农」,原文评曰:「严密保甲,除加强保甲的组织,使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