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记忆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忘記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3期  作者:吳本立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忘记歌 抗日战争 历史记忆 吴本立

    近日,研讀名詩、佳聯,閱到”忘記歌“,反覆品味,不忍釋手,今記之以作養生的祕訣。忘記啥年紀,忘記不如意,忘記名和利,忘記得與失。忘記功和績,忘記成和敗,忘記住牛棚,忘記毀和譽。往事如烟雲,已經成過去。胸懷天地寬,坦蕩無憂慮。瀟灑度晚年,迎接新世紀,如果不肯忘,自己生悶氣。整天算老帳,勞神又何必,啥都不順眼,跟誰過不去。鑽進牛角尖,身心都不利。生命誠可貴,豈可當兒戲。人生道路,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對此不如意的事,時刻耿耿於懷,必定影響心身健康。沒有健...

  • 文章墾利縣八大租補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商廣潤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垦利县 八大租 故乡风貌 国共内战 灾荒记忆

    拙作「忆鄕刼」刋出后,文献社编辑来函要我多谈一点关于八大租的事。谨就记忆所及,补述于下。垦利县八大租,在东北洼可称谓重鎭,住民约壹仟伍佰户,南北东西大街,如四顶旗盘式,一户宅院连栋数十间或数间不等,长约三华里、横二华里,路面宽约廿公尺挺直而平坦。最奇怪的是春夏秋冬市内中心区无蚊蝇,而市外的蚊蝇横乱纷飞。常年天天市集,尤其牲口市场最庞大,每天经纪介绍「骡马驴牛」卖买不下仟佰匹。东南方八里,刘家屋子,西北十里,民丰社,北距下八大租廿华里,约佰户人家,其他小村

  • 文章追思祭父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朱希平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童年记忆 追思父亲 人物事迹 人物评价

    称得上是择善固执,甚得长官同志的赞赏,亦得部属们的敬佩。故多年之久的边区生活甘之如饴,调离时,曾受到盛大的欢送;长官同事皆亲临机场,隆重的军乐仪队,仍记忆犹新,父亲着全付军装,以军礼答谢后登机,不知当时父亲心情如何?我内心却有以父为荣之感。不过,记忆中我也有令父亲高兴的故事;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父亲带我去参加总司令部的灯谜大会,司令伯伯从高挂的灯笼上信手抽下一条灯谜让我猜,谜底是打外国一国名,当时仅略读外国史地的我,在短短数秒紧张的时刻裏答出正确答案,父亲

  • 文章蒼涼的回答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張昆華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滇缅公路 历史记忆 惠通桥 畹町桥 文物保护

    是雲嶺山脈飄蕩的彩雲或瀾滄江、怒江流動的濤聲,翻過了季節的月曆。七月,我們曾紀念鄭和遠航西洋六〇〇周年;曾紀念爲《義勇軍進行曲》作曲的音樂家聶耳逝世七〇周年。鄭和與聶耳都是雲南人,是雲南的光榮和驕傲。八月,我們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與這個偉大勝利有緊密關聯的是雲南各族人民在一九三八年八月修通的那條偉大的滇緬公路。滇緬公路猶如一位歷史的巨人,當然也是雲南的光榮和驕傲。每當我們行車在昆明至楚雄至大理至保山的高速公路上,行車在保山至龍...

  • 文章美東暑工散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魏良才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社会兼职 旅美记忆 美国风貌 文化差异

    —本文作成于二十年前,但未曾在任何刊物发表,于今读之,感慨益深。——初试东飞在刚考完期终考的当天下午,像一只试飞的燕子,怀着喜悦期待,也带着几分惊惧的心情,在五月暖暖的夕阳中,从奥克拉荷马向遥远的东海岸飞去,老「灰狗」在圣路易市渡过密士失必河;儿时随母亲从苏北的故鄕到江南去,长江在逝去的记忆中虽已不复存有印象,但总觉得这条美国人引为自豪的密士失必河缺少中国江河的那股雄伟之气。车子经过钢铁中心匹玆堡,古朴的费城,驶向那繁华的帝国之都——纽约。车抵纽约时

  • 文章國殤回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張昆華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国殇墓园 历史记忆 陵园形制 抗日战争 时论社评

    在彩雲之南的南端,高黎貢山群峰懷抱裏,有一座國殤墓園。傳奇而又不奇的是,每當秋風秋雨伴隨著紅葉夕陽飄落之時,墓園裏便會響起悠長不絕的軍號聲,在墓色蒼茫中,只見那一塊塊墓碑變成一個個士兵昂首挺胸地唱起歌來;於是,人們就會聽到墓園裏回蕩著「國殤、國殤」的歌聲……關於國殤,權威的漢語《辭海》有兩處解釋:一是「指爲國家作戰而犧牲的人」;二是說《國殤》爲《楚辭·九歌》中的一篇。而《九歌》是「原爲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是戰國楚人屈原根據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

  • 文章台灣,該如何看二戰史?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華英惠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台湾光复六十周年 纪念活动 两岸关系 台湾人历史记忆

    台湾夹在在这段复杂的历史中间,如何做出有利于人民的应对,值得深思。中联办座谈会大陆学者认为:台湾人历史记忆不同应理解【记者陈竞新/香港报导】中共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中联办)台湾事务部昨日举办纪念台湾光复六十周年座谈会;获邀出席的大陆涉台学者认为,台湾民众有不一样的历史记忆,产生了「认同错乱」,应该予以理解。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说,台湾曾是日本殖民地,对于抗日战争胜败的感受,和大陆有很大差别,是自然的是;他强烈指出,由于这种背景,部分台湾民众对「终战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