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端午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渡端陽哀屈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 哀悼 人物简历

    乃秦将白起,拔楚都郢后,屈原感发之作。下联,「怀沙」为屈原流放汨罗,心怀故地长沙之作。当时恰逢端午,草木莾莾江声仿佛随风盈耳,悽凉悲怆。楹联上置巨匾,书「德范千秋」。「德范」是屈原诗作展现的情志。「范」于千秋的,便不止限于文字创作的诗篇,而是诗篇承载出的人格典范。屈原诗作,蕴藏丰富的隐喻意象,「善、恶、美、丑」的政治理想,进化为责任意识。频频引申殷代贤臣,大夫彭咸的行状,示意自己人生意义。何止是辞章的营造,也是生活过程中的生命思维与行为实践,蔚为君子「立言

  • 文章溆浦的特殊風俗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李秀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溆浦 风土习俗 端午节 打喜婚俗

    ㈠每年两度端午节故鄕的风物最令人怀念,端午节将到,想起那比手臂粗大的肉棕,两个人吃不完,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还有那每年要过两次端午节,恐怕唯有我溆浦县所独有。相传在东汉时代、五谿蛮叛乱,沅水流域的许多地方,都被叛军盘据,马伏波将军奉旨平乱,大军开到后,傍沅水两岸地区、逐渐收复。最后反攻至溆浦时,叛军凭险固守,因而久攻不进。就在那年五月初五日,马将军下令进攻,当时的叛军,仍像往常一样的正在预备吃喝、玩乐、赛龙舟,所以防范疏忽,官军就一擧成功的收复了溆浦。马

  • 文章壬午感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陳兆爽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壬午感怀 端午习俗 孙中山 台湾政事 时论社评

    一、壬午端節粽飄香,各地龍舟操練忙;屈原含冤憤投江,後人紀念永不忘。二、締造民國孫中山,尊稱國父無愧顏;堂堂大臣起質疑,意識形態人憎憾。三、今年旱象悖常情,祈盼上蒼降甘霖;科技發達難解渴,民代藉機假關心。四、天降甘霖解旱象,人民生計少影響;治國大處先著手,志工洗脚不像樣。五、北部旱象猶未解,限水措施理應該;台聯無理瞎胡鬧,人民深感太悲哀。

  • 文章綿江舊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楊傳霖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祭圣 进香 武昌起义 淘金 端午龙舟 中秋节

    端节龙舟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夏坊金字号龙舟,每日下午至「双江望月」深潭处上下划行,至端午节下午,万寿宫、上龙尾、夏坊、合溪、乌石下等处龙舟,均聚集该潭,往返竞渡,一时锣鼓齐鸣,两岸观众如堵,俗称看划船。十、中秋烧塔中秋节下午,夏坊烧塔坪,用砖瓦砌高塔一座,另塔戯台演民俗鼓乐黄昏时用松树针(俗称松毛),倒入塔内燃烧,一时火星冲天,名为「烧塔」。同时施放烟火,另有花盒,高悬于花架上,燃烧时,由下而上,约有四五层。每盒内均有人物故事,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 文章(社論)端節雜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5期  出版时间:1976-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雄黄酒 白蛇传 祭祖 粽子 龙舟

    韶光如矢,不觉又到端午节了,这几天街头巷尾,已可闻到一丝粽箬的淸香,电视机中也出现了南北两市龙舟竞渡的预赛镜头,想见现社会对端午节的光临,并未因生活紧张而加忽视。因此也使我们想起一些卅年前在家鄕过端节的囘忆。宁属六县,岁时风俗,大致相同。据宁波府志(淸道光版)卷六风俗篇中载称:「端午取菖蒲及艾挿门户,或系以彩縢,佩于身,杂菖蒲雄黄和酒飮之,以角黍相馈遗。」鎭海县志和奉化县志所记与府志略同,惟多一条:「女子作茧虎艾人簪首,或削蒲根作葫芦状染雄黄缠于臂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