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福建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建与浙赣粤三省之关系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陳仰青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福建 省间关系 交通 特产

    福建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为紧接之邻省,浙江居其北,江西位其西北,广东则连其西南。各省间,不特于地理上齿牙相错,关系复杂,而对于交通,经济、人事等之关联,尤为密切。因之常有相互之利害存于其间。而是非好恶亦从而生焉。兹就历代福建与该三省接触所发生之事件,择要分列于左,藉以明了其关系之情形:甲、福建与浙江之关系一、闽浙联治福建与浙江两省,本为兄弟之邦,在相邻之三省中,其关系最为密切,相互间所发生之事件亦最多。且两省之土地既皆狭窄,而境内平静,政事不繁,昔日

  • 文章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职员表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8-12-30
    关键字: 福建社团联合会 名单

    马来西亚曾包括新坡在内,所有福建各社团于一九六五年,在吉隆坡开成立会,选擧职员,玆将第一届职员表录左:名誉会长 陈修信顾问 林瑞安 许启谟 李孝友 黄奕欢 李延年 林添良 吴桂庭 苏紫听常务理事主席陈升祺(雪兰莪福建会舘主席)副主席 陈六使(新加坡福建会舘主席) 白成根(霹雳州福建公会主席)总务 叶鸿恩(雪兰莪惠安公会)副总务 尤人俊(雪兰莪南安会舘)财政 刘西蝶(马来亚南安刘氏公会)副财政 柯火炼(雪兰莪安溪会舘)文化主任 刘两(马六甲福建会舘)副主任

  • 文章福建的得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2期  作者:張譚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福建的得名 福建省的形成 福建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福建省在广东省东北方,隔海与台湾相对,由于唐代境内有福州、建州而得名。福建是一处丘陵地区,向来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俗谚,武夷山脉绵亘西方,北方有仙霞岭、洞宫山、雁荡山等山脉,南方有博平岭、玳瑁山等山区,东方临海。古代交通不便,山区更为闭塞,所以古代福建开发甚缓慢,魏晋南朝以前,仍是地广人稀,森林茂密,草莱末辟之地。秦以前,即战国时代,今福建境内,河谷之中及沿岸平地,散布闽越部落。闽越人自称是越王勾践的后裔,汉书云:「闽粤(粤即越)王无诸及粤东海王摇

  • 文章首批到达古巴的福建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1期  出版时间:1984-03-01
    关键字: 古巴 福建人 殖民生活

    列格拉是古巴哈瓦那附近的一個小鎭,位於哈瓦那海灣之濱。這裏是天然良港,任憑加勃比海波濤洶湧,海灣裏始終風平浪靜,從殖民時期以來,列格拉一直是哈瓦那港的碼頭。列格拉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碼頭沒有什麼兩樣,匆匆往來的貨車,隆隆的輪機聲,到處是骯髒的油漬,海水的鹹味夾雜着貨箱的腥氣,隨着海風陣陣撲來。這裏沒有高樓大廈,也看不見隱在綠樹叢中的紅瓦別墅,除了嘈雜的碼頭,就是片片低矮的板房小西班牙式的小屋。在一八四七年六月三日,西班牙船「奧肯多」號從廈門出發,經過一百卅...

  • 文章立法院的閩籍立法委員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立法委员 福建籍 民主宪政 立法院

    人,民国六十四年增加名额五二人,民国六十九年增加名额九七人,共计来台报到委员人数为五五七人,(包括在台补选委员十一人在内)现有委员人数为三九六人。玆就福建籍的立法委员之变动情况列报于下:㈠现届立法委员㈡增额委员其间,第一次为民国六十一年在自由地区增选之闽籍委员计有:吴金赞、郭武林、蔡廷硕、简如茂等四人。第二次为民国六十四年,在自由地区增选之闽籍委员计有:吴金赞、蔡廷硕、刘英若、陈沛泉等四人。第三次为民国六十九年,在自由地区增选之闽籍委员计有:吴金赞、柯叔宝、马须

  • 文章马六甲福建会馆庆贺膺选及受勋摄影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1期  出版时间:1973-12-31
    关键字: 马六甲福建会馆 合影留念

  • 文章泉州與台灣的關係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朱希聖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福建 海底火山 澎湖 隋炀帝 郑成功

    据地质学家的考証,台湾原是福建陆地凸出海面的一部份,后来因为受海底火山的喷发,剧烈震动,致使地层从中段陷裂,形成今日的台湾海峡;那被孤立在海上一端的大岛,就是台湾;中间零星的碎地,变为澎湖列岛。公元前一千七百四十年,正当三国时代,孙权统治的吴国,曾派出一万人的军队,由水军校尉卫温、诸葛直等人率领,向海外探险,以求开拓海外疆域,那时就发现了「夷洲」,亦即是今日的台湾;在「夷洲」上,当时已有数千居民,有一部份居民随着吴国的水军迁居大陆。台湾正式划入中国版图

  • 文章福建两岸人民》对大选后的殷切企望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5  作者:陳東曙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福建两岸人民》 三通 两岸和平

    中华民国第九任总统、副总统的选举,已由公民直选产生;我们庆贺李总统、连副总统,以五成四的高票荣获当选。但我们殷切企望新总统就职,及新阁成立之后,能将政见落实为具体的政策,确实履行「终止两岸敌对状态,促进和平安定,推展互惠互利」。去改善两岸关系,积极行动,先行开放福建两门和双马的「小三通」,以作为「三通」的起锚,试办两岸和平的良性出航;实践「民之所欲,长在我心」,发展两岸亲善关系。如不能灵活创新以「小三通」为实际行动的起步,以营造两岸和平气氛。如仍是

  • 文章八閩賢達翊贊樞府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5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资政与国策顾问 福建籍名单 人物简介

    本刊特讯】第九任民选总统李登辉先生于五月廿日就职后,总统府先后公布聘任资政及国策顾问名单。其中资政何宜武、洪寿南、国策顾问薛人仰、庄亨岱、林循意、邹坚、王昭明等七位均为福建人,其略历如左:总统府资政何宜武先生:寿宁县人,现任世华银行副董事长、逢甲大学董事长、本会评议委员、文敎基金会董事长。民国二年生,北京私立朝阳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高等考试及格。历任重庆市财政局主任秘书、台湾行政长官公署财政处主任秘书、侨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民大会秘书长等要职。并为资深

  • 文章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對同鄕會的兩點淺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  作者:葉明勳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闽台一家亲 福建同乡会 返乡投资

    同鄕会是一种促进鄕土情感的联谊机构,以他鄕作客的人来说,鄕土就是我们的根,这是与我们炎黄子孙的根在大陆国土,纯然是一样的。这种根,包括血统道统的根,文化风土的根,所以,我们都须认同这种根。福建与台湾,虽仅一海之隔,但我们从福建渡海来台的人,仍然未忘我们的根是在彼岸。同鄕会就是基于这种忠于鄕土的情谊而设,与会的同鄕,彼此都有忧患相共,休戚相关的胸怀,这是我们很値得欣慰的。台北市福建同鄕会成立很久,举办的活动很多,我们对于历年主持者的贤劳,深感敬佩。最近使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