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祀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風俗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风俗 祭祀 族姓

    东安因交通不便,风气闭塞,民风淳厚,尙节义,重然诺。虽世风日坏,而民间尙崇节俭。上五鄕妇女多赤足,且执重役,采薪种菜,劳苦不辞。不讲衞生,不好清洁。常有夏屋渠渠,门内什物凌乱,棹椅常积有灰尘。下三区距省较近,且为宦族聚居之处,习尙比较浮华。昔日妇女多小足,富者故养尊处优,贫者亦祇习女红。近来缠足之风虽革除,然仍不执重役。一县之间,风俗悬殊如此,其余婚丧祭礼仪式,大致与别县相同。三河区附近舜峯各鄕村,每届旧历八月,民间祭祀舜王。该处素分八圻,每圻须搬演

  • 文章崇孝祠祖先神位彙編(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同乡会 祖先牌位 祭祀 人名录

    卷头语台北巿江西同鄕会,于民国六十六年九月十八日,完成会舘二、三楼全部工程后,使我赣旅台同鄕,得有集会联谊之所,藉可促进团结,加强**复国之早日完成。更为愼终追远,崇德报恩计,特于会舘三楼,创设「崇孝祠」,以供奉祖先神位,与在台亡故同鄕之神主牌位,俾其共享祭祀,并订定每年举行春秋两祭,典礼隆重,且朝夕香火不断,用表追思,与奉祀之忱!兹为确保长久纪念,设法留有文字记载,使我赣祖先之芳泽,流传后世,永垂不朽。本会第八届理监事同仁,曾倡议编纂崇孝录一册。惟所

  • 文章改善社會風氣厲行檢樸生活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王向南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社会风气 祭祀 婚嫁丧葬 应酬喜宴 厉行节俭

    促成家庭健全社会宁静,达到国泰民安之目标。六、祭祀䖍诚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即所谓愼终追远之意。家庭中除祖先诞辰、忌辰之外,尙有一年四季令节,如春阳、淸明、端午、中秋倘若拜祭,应简单隆重虔诚为之。另有历史上之忠臣良将,逐渐演变而成为今日大众所崇拜之神明;逢到纪念节日,群众万民,多有膜拜焚香,甚而杀鸡宰猪,于拜祭之后,大宴亲友,如本省过去,各地扩大之拜拜,劳民伤财,幸经政府连年劝导,而今集中从简举行,已经走上节约之途,尤望更进一步,眞正做到钱不白花,力不虚耗之俭朴

  • 文章漳州市开漳圣王陈元光祭祀大典盛况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作者:曾啟川 陳建仁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陈元光 陈氏源流研究会 陈元光祭祀大典

    一、墓园巍峨望之俨然漳州市区颖川陈氏源流硏究会,及陈元光陵园管理处为办好开漳圣王陈元光陵园祭典,特商请漳州三胜房地产公司及三本肥料工业公司总裁陈瑞和鼎力协助,陈氏为纪念先祖陈元光,毅然负起主导筹备与执行工作,除答应捐建「开漳圣王陈元光陵园」牌坊、及「祖训」碑亭工程费用外,诸如海内外邀请函倡仪文稿之撰拟,印刷、寄发外地莅漳宗亲之接待、祭祀程序之安排,均提供人力物力之支助。浙江、广东及漳属各县市宗亲及信众,均以文件邀请。台湾方面透过世界陈氏宗亲总会顾问陈建仁

  • 文章明清時期海州城郊的四座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宋繼奎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祭祀文化 文献资料 历史背景 学者观点

    明代〈隆庆海州志〉记载,在海州城北门外二里处建有「社稷坛」;北门外一里处建有「厉坛」;南门外四里处建有「风云雷雨山川坛」;清代〈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记载,在东门外二里处建有「先农坛」。这四座「坛」,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从下面的史料解读,或可有助于对明清时期礼仪建筑和祭祀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中国古代对「祭祀」十分重视。认为「国之大事在于祀与戎」,「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郊祀」是古代祭祀,在郊外祭祀天地鬼神。周代于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称「郊」;夏至日祭地于

  • 文章故乡祭祀祖先祠墓追记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丘秀強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祭祀礼仪 祖先祠墓 梅县风俗 客家文化 往事回忆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孝道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即为我国立国之根本,传统文化之精髓。吾梅乡俗,例在每年春季(清明节前)或仲秋前后(至农历九月间)祭祀祖先祠墓,视为我客家人特别重视的大事。盖因血缘关系的传承,相信祖宗有灵,予子孙会有所感应的(这不是迷信,是亲情道义的孝思)。所以在传统文化中,咸认裔孙应表示对祖先的崇拜,永远感恩戴德。兹考对祖先祭祀之来历,读吾梅乡先贤、教育家黎伯通先生遗作「侨乡忆俗」一文,谓「所谓祖先,即上代有功德于人民之上

  • 文章同安古建築之美

    来源期刊:《同安》 第57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6-11-01
    关键字: 同安宗祠 传统古建筑 古香古色 象征吉祥忠孝 环境介绍 用礼有节 祭祀有度

    祠堂又名宗庙,本地俗称「祖屋」,它是我国传统的古建筑之一,和庙寺既有相关类似的地方又有一定区别,它的装饰是我国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的组成部份,是前人工艺技巧伟大创举,它的雕刻、堆贴、图画、装饰都富有特殊的含意,即祝贺吉祥,宣扬忠孝,表彰节义,诗礼传家。世泽绵长。祠堂是各姓氏宗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古今注」说:「庙,貌也,所以仿先人之形象也」,「释名」亦谓「先祖形貌所在,那么入宗祠祭祖之意义,在于「入庙思敬之意焉」。一般分为家庙、宗祠、小宗等。本地祠堂兴建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6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2-09-30
    关键字: 科举教育 房屋建筑 社会生活 风土习俗 宗教祭祀

    设备,应有尽有,男奴女婢,汽车舆马,各种齐全,追荐功果时,在三宝坛前立有契据,焚与死者管业,是眞想入非非。人死葬后三日,子孙擕祭品省墓哭拜,此后每年淸明节扫墓,及冬季祭墓,颇合愼终追远之义。宗教祭祀农业社会,民众多信奉佛敎,吾永亦不例外,佛庙寺观,到处皆是,所祀神佛亦至繁杂,普通人家厅堂中有神龛之设,供奉神佛,大体为观音大士、福德正神(土地公)、司命灶君、玄天上帝、保生大帝、广泽尊王、淸水祖师、法主公、天后圣母…………等,商店兼祀财神爷,凡家堂上所供奉之神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