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碑文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會縣天亭圩」去思碑「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天亭圩 去思碑 碑文内容

    民國二十五年夏,國府旣奠粤局,其年秋,大吏察廉,以從化李公務滋治從有聲,檄遷來尹我邑。十五年,公曾以國民革命軍三十八團團長,領軍江會。其時猾盜蠢起,分於邑內川陸險隘,爲堂號以肆剽鹵,更連鄰邑煽械鬥,大患危促,公爲擊禮樂匪巢,平荷塘鬥禍,群盜攝息瓦解。復剳諭鄕民,編隊警衞,比其名額,時其守望,爲自治鄕兵之始,於是盜患悉平,公以綰軍我邑久,故於縣境境陵谷阻深川源宛委,道里遐邇,民俗良莠,知之綦詳。而於邑人士尤多所晉接,比移宰我邑命下,皆騰躍相告語,公習軍旅,...

  • 文章豫省文史參考資料新記三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吕坤 好人歌 嵩岳寺 会善寺 碑文

    说盗。日在却来归。寻思也大好。我劝世间人。但依严父敎。君子有固穷。小人贫窃盗。三乞胜一偸。寻思也大好。酒后触迕人。不知有亲老。过后却来归。好个燃懅懊。记取严父言。寻思也大好。二、登封嵩岳寺的大证禅师碑就在金石萃编(卷九十五)之中,王昶实际已将唐代王缙所撰的「大证禅师碑」加以收载。此碑文字固属漶漫阙脱甚多,但幸文苑英华所刋的碑文,可资我们去作「校补」。由于此碑所包括的一些「消息」,既可用作考窍大证禅师昙眞的行谊,王缙的事佛【参看拙作「云楼简策」(原载

  • 文章重修鄧氏始祖禹公墓紀實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6期  作者:鄧超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邓氏始祖 禹公墓 重修纪实 纪念碑文

    上塡土,直达禹公墓前,以巩固其墓基。另修阶梯四十一级,一以固墓;一可扶梯而上,以利子孙朝拜及地方人士观赏。复看竹子树木遮住禹公墓前视线,有碍风水,乃出资收购加以砍伐。因禹公墓位居高阳,从此墓前视线开展,放眼远眺,一片平原,诚龙蟠虎踞之福地,邓氏子孙兴旺发达之所赖!因此,民国八十六年,复蒙邓氏世界总会之嘉许(图文如附件三)。超预定于民国八十九年(二〇〇〇)再返湘原籍,刻制纪念碑立于禹公墓前,以完成最后之心愿。现碑文已硏拟完成,特一并披露于后,以飨邓氏宗亲及鄕贤

  • 文章嶽麓名山巨人碑憶開國元勳黃蔡二公歸櫬湖南記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征鴻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人物追忆 黄兴 蔡锷 纪念碑文

    湖南人在民國史上能享譽千秋者,當首推(黃興)蔡(鍔)二公,他們都是推翻專制,功在民國的偉人。雖然事過已數十年,我們緬懷先賢護國之忠,名利之淡,深爲後人所景崇,可惜二公都是英年棄世,倘能天假以年,爲國多所貢獻,其造福於民國者當非淺鮮!茲就二公歸葬情形,就記憶所及(時間過久,難免有誤,)槪述如次:黃公興原名軫,字慶午,一字廑午,長沙東鄕榔梨市人。憤淸政之腐敗,人民深處水火之中,因糾集志士於光緖三十年在長沙發動第一次革命,失敗出亡,乃改名興,字克强,遂東渡日本...

  • 文章開封一賜樂業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陳垣 出版时间:1983-01-30
    关键字: 犹太教 以色列 宗教 清真寺 碑文

    東方雜誌第十卷第十二號。曾揭載一賜樂業教碑原文二通。一爲明弘治二年(一四八九)重建淸眞寺記。一爲明正德七年(一五一二)尊崇道經寺記。一賜樂業。或翻以色列。猶太民族也。淸眞寺與回教寺同名。乃猶太教而非回教。道經。摩西五經也。弘治碑殘闕七十餘字。卽有關於考證之姓氏地名年號。亦有剝落。正德碑殘闕雖少。而前誌所載。遺撰文書丹篆額者姓名。考古者每以未窺全豹爲憾。二碑今猶在開封。民國元年中華聖公會購得此寺遺址。建禮拜堂。二碑因亦圈置院內。築亭覆之。前年北京聖公會史君...

  • 文章開封一賜樂業教(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陳垣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犹太教 以色列 宗教 碑文 经书

    五 始至開封之時代猶太族何時始至中國。據弘治碑則言來自宋。據正德碑則言來自漢。據康熙碑則言來自周。康熙碑謬誤。不一而足。前碑謂寺重建於元至元十六年康熙碑之至元。竟誤爲至正。相差幾八十年。弘治碑言阿無羅漢爲盤古阿躭十九代孫。康熙碑言阿躭爲盤古十九世孫。錯謬尤甚。劉昌本非一賜樂業人。其文自稱爲據舊記而作。則其所云周時始傳於中州者。明係因弘治碑考之在周朝二句、及正德碑稽之周朝一句而誤。不足信據。考古者謂耶穌紀元三十四年。(後漢光武建武十年)巴比倫有大戮猶太人之...

  • 文章九龍橋碑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彭云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云台山 九龙桥 碑文

    江蘇之巓爲雲台,雲台之巓在玉女,上峙霄漢,下臨滄海,群峰拱衛,百水爭流。其間巨澗喧赫而下者九,匯于一口,虹橋飛架束之如帶,故名橋曰九龍,明時即列雲台三十六景。其地也:春山花發,若霧若煙,泉水叮咚,如管如弦;夏雨驟至,萬壑雷鳴,水漲峽闊,山撼崖崩;秋嶺松翠,銀杏葉黃,水碧染澗,藤紅映霜;隆冬流澀,石骨崚嶒,冰妝玉溪,雪砌銀虹。嗟呼,歲月悠悠,寒暑頻易,歷萬代而不摧者,雲台也;越千載而不毀者,九龍橋也。原夫根深蒂固,巍峨常在,樸實無華,嫵媚自生,其理蓋物我倶...

  • 文章瓊州大龍興普明禅寺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元參政 虞集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大龙兴普明禅寺 琼州 元文宗 碑文

    皇帝遣工部尙书臣士宏命翰林臣世延等制大龙兴普明禅寺碑文,皇帝若曰:「昔我皇考武宗皇帝抚军朔方,朕生之三年,归继大统,在位四年而弃羣臣,仁庙临御,传之英皇,是时权奸帖木迭儿用事,搆谮离间,宗亲近属,几无所客,海南之为地,炎雾吐毒,往鲜生还,而使朕居焉,越历岁年,有安无苦,朕于是覃思以求,岂非上天垂祐,祖宗洪麻而致然与?乃捐金鸠工,即琼阳之胜地。建释氏之精蓝,以答天地祖宗贻贶,以介福于太皇太后,又以绥保其民人焉,创始于至治元年十月六日,绵搆维丽,岭海之间,郁

  • 文章华灵庙抗日二十四壮士纪念碑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王曉鵬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华灵庙抗日二十四壮士纪念碑 碑文

    華靈廟俗稱華林廟,原名滑嶺廟,地處呂梁之南端,河東之北巔,鄉寧縣關王廟鄉境內,峰巒高聳地勢險要,可控由平川入北山之通道,一九四一年時值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是年十二月一日駐守關王廟雲頭山之晉綏軍擊落日機一架,斃敵五人,日軍旋出兵報復,於四日凌晨集結重兵,犯我華靈廟八連陣地,守土將士懷家國深仇,據險堅守,日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對我軍輪番衝殺,敵眾我寡,華靈廟危在旦夕,在緊急關頭,八連長彭永祥等二十四壯士身縛炸彈,衝入敵陣,剎時巨響,恍如天崩地裂,二十四壯士與敵同...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