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碑刻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謁沈公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1期  作者:洪冰如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沈光文 太仆寺 碑刻 词赋

    太僕碑亭何處尋 溜灣郊外竹圍森庭階碧草自春色 苑樹黃鸝空好音大武層峯靑欲滴 潭埔盆景綠如淋諸羅山市開新詠 灣裏溪街避世沈百首遺詩哀國難兩篇臺賦燦文林囘天未竟蟠龍堀 憑吊英豪涙滿襟(註解)明太僕寺少卿沈光文歸宿處紀念碑亭。在善化鎭坐駕里大竹圍,樹木繁茂之處。一進碑境亭內,卽有「庭階碧草自春色,苑樹黃鸝空好音」之感觸。遠望東方,大武地方層峯接天,靑翠欲滴。囘首俯瞰潭埔。盆地洋洋十餘里,綠野如波流動。潭埔西岸,沈公敎學處在焉。按潭埔是舊灣裏溪流跡。溪南沃野,昔...

  • 文章碑刻文献看九龙的宋末史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蕭國鈞 出版时间:1981-12-31
    关键字: 香港九龙 北佛堂 宋皇台 上帝古庙 碑刻文献

    香港的九龙地区,在五百年前已是中国极南的颇为发展的地域,直至鸦片战争以后,于公元一八四二年正式割让给英国,成为欧西国家的一个殖民地,才开始接受西洋文化,而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化都市。但是在这个十里洋场的都市中,仍保留很浓厚的中国固有文化传统,特别是在一些残存的前代历史遗迹地点,更有泐石刻碑,以纪其胜,以传其事。现在把与宋代史事有关的碑刻文献数则迻录于后,以略窥九龙地域在宋末的大槪情况。一、北佛堂摩崖石刻古汴严益彰官是场,同三山何天觉来游两山。考南堂石塔

  • 文章豫省文史參考資料新記六輯(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8-03-25
    关键字: 河南历史 文史资料 碑刻铭文

    大元延祐改元歲次甲寅八月 日 嗣法小師住持河南府在城十方天慶禪寺沙門 福喜立石下髮小師惟嚴 惟本 惟和 惟潭 惟宛惟簡 惟先 惟愈 惟痊 惟慶惟明 惟容 惟宣 惟廉 惟寧惟受 惟惠 惟量 惟善 惟從惟德 惟昌 惟證 惟祥 惟安惟策 惟悅 惟行 惟應 惟寬惟珍 惟凈 惟犯 惟超 惟祐惟深 惟開 惟成 惟敬 惟勤惟玄 惟揀 惟擇勸舊 首座覺成 首座覺音 首座福寧 首座全朗本寺知事當該首座洪安 提點法儀 監寺勝才維那惟知 修造監寺德慶 書院惟玄藏主妙偉 副寺印慧 大侍者普宣副寺思翰 官門洪寳典座定全 直歲廣...

  • 文章千年蒼苔有人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來俊華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碑刻 云台山 撰文 书法 文物研究

    存在花果山飞泉下一块巨大的「廉石」上;这幅碑刻高约五公尺,宽约六公尺,十二行,每行七字,计一百零二字,字径八寸。书法属小篆体势,笔力雄健,纯古秀茂。虽经近千年风雨剥蚀,但仍字字清晰可读。祖无择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很有名气,这首三言诗写得清丽可喜,他在这首三言诗最后写首道:「千万年,苍苔没,后有人,为吾拂。」意思是说,千万年以后,这幅碑刻定为苍苔、石花所掩没,但我相信总会有识者为我把苍苔、石花铲去的。正如作者所说,这幅古老珍贵的三言诗碑刻,在人民重视保护之下,重放

  • 文章朝阳风景区幸存的旧碑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張紅柱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朝阳风景 碑刻 山川名胜 历史记载

    朝陽舊稱新縣,乃雲台山十八村之較大者。其風景秀甲雲台,人文薈萃,自古就是雲台重鎮,其中最令人回味無窮的是那如畫的風景及景間石刻。經過了民國、抗戰,六、七十年代的動亂,這些風景大都隨風而逝,剩下的殘碑斷碣也在不斷消失,筆者有意將這些幸存於世的舊刻搜羅一編,以誌久遠。一孝婦祠古刻。孝婦祠亦名娘娘廟。漢時東海孝婦蒙冤而死,後于公爲其昭雪,立祠於新縣北以誌。明朝中葉大脩至今州判劉芳署名的碑仍在,惜已不能卒讀。孝婦祠後有孝婦墳,有碑,其正文已不在,唯碑陰曰:孝婦祠...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