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刻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陝西省基本資料彙編(四)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周健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名山 档案资料 佛寺 名胜古迹 洞窟 石刻

    三、主要洞窟、石刻、佛塔及遗迹㈠西安碑林:西安市南部三学街陕西省博物馆内。为我国著名之大碑林之一,此处原为文庙,从北宋哲宗元祐五年(西元一〇九〇年)开始存碑石,经金、元、明各代收集,规模日大,清初始称碑林。今收藏自汉迄清历代碑碣共二三〇〇余件,有七座大型陈列寺、七座游廊和一座碑亭。㈡青龙寺空海纪念碑:西安市南郊乐游原上青龙寺遗址。为纪念唐代中日友好的先驱者空海和尚,应日本四国岛之香川、爱媛、德岛、高知四县要求而建,一九八一年七月动工,一九八二年五月建成

  • 文章广东肇庆星岩、鼎湖石刻史料之价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曾一民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广东肇庆 星岩 鼎湖 石刻史料 考证

    王昶之后,又一金石专著大作。至于以石刻史料着地方志的,今见之,以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最早。按史念海谓李氏的取材「上自儒家经典,旁及先秦诸子……以及晋咸宁元年勾注碑和后魏尔朱荣碑等也尽量搜罗。」[2]及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每州府有一门,明淸以降,所修地方志,艺文类中,例有碑刻或金石一纲目,由是观之,唐宋以来,一地区的石刻史料,成为修志者取材必须的资源。观广东地方志,明淸四通志亦例有金石或碑刻一门,如阮元《广东通志》卷一九九—二一五有,上自三代,下迄元末

  • 文章董其昌與普陀山妙莊嚴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8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15-08-10
    关键字: 董其昌 普陀山 妙庄严路 人物回忆 石刻

    凡朝圣和游览过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的香游客,多数知道从客运码头至普济寺礼佛和前寺景区游览观光只有两种道路可走,一是走现代建筑的宽阔公路,一是走古代建筑的古色古香的妙庄严路。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条绵延起伏的妙庄严路前段入口处「入三摩地」石刻和「金绳开光路,宝筏渡迷津」石刻对联还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董其昌亲手题的呢。据新编《普陀山志》记事: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局士,松江华亭人(今属上海)。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万历

  • 文章后大门石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劉兆元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墟沟镇 后大门 云水荡胸 石刻 龚守业

    墟沟鎭北边的西墅与海棠之间,严严实实横著一条玉枕山,它如天墙一般,把陆地同大海隔成互不相见的两个世界。然而,就在玉枕的东半截处,突如鬼斧神工,拦腰剁断,形成垂直的宽三四十米、深五六十米的槽,使山前山后透了亮,很像晚清文学巨著《镜花缘》中所说的大禹治水时所开之门户山。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后大门,又叫龙门。在后大门西石壁中间,有一方高一百五十厘米、宽二五〇厘米的摩崖石刻,隶书四个大字:「云水荡胸」。下有楷书跋文:「大清光緖己亥季春下澣,海州里人黄道传登此山观海

  • 文章云台山抗日石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張樹莊 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丫髻山阻击战 庙岭伏击战 大桅尖争夺战 抗日石刻 石刻介绍

    一九三八年日寇对连云港地区发起登陆进攻。先后驻守在这里的是第八军曾锡珪部和五十七军一一二师霍守义部。他们在这里浴血奋斗,取得了丫髻山阻击战、庙岭山伏击战、大桅尖争夺战的胜利,保衞了连云港。値得庆贺的是,战前他们刻在云台山上的抗日豪言居然完好地保存到现在。前后云台山共有抗日石刻九处。它们是:一、「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字径八〇厘米,下署「曾锡珪题」,幷有小篆图章「曾锡珪氏」一方。跋语为:「溯自抗日战起,敌有恃其海陆空军联合,大力破我要塞,肆行无忌。本年五月

  • 文章瀛寰志略著者維新先導徐松龕先生由地理學而引起民主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方聞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徐松龛 民主思想 理学 《瀛环志略》 华盛顿纪念塔中文石刻碑

    中華民國六十五年刋於東方雜誌第十卷三、四兩期,六十七年一月修正。作者自記。

  • 文章新安縣地文人文概要(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范任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新安县 地貌概况 摩崖石刻 当地特产 河南府志

    平嶺南行,爲黃土塔塔。在縣西北五十里。南是老龍坡。北曰陳山,一名康寨。又東爲鷄頭山,下有黑龍潭,永淸渠之水源也。又東曰窟窿崖。又東曰景陽山。黃土圪塔之東爲田山。山有田姓寨,東南行二十里是劉家嶺。稍北曰鳳凰山。東曰洞洞崖。南數里曰寺塔塔。爲多煤之山。煤礦之北有廟,因地層崩陷,廟遂傾猗欲倒。南爲龍山寺,馬嶺川水經此。方山東十餘里是靑要山,俗曰雲頂山。危峯入雲。其北爲邱溝。煤礦公司在此。其南爲龍澗,宋時有蟾蜍背生芝草。靑要山東十里曰疆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俗曰...

  • 文章從古到今話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郝保倫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古郡 秦东门 旅游胜地 石刻奇观 历史遗迹 古典名著 商贸中心

    海州是东海的一座古郡,也是秦始皇东巡立石「秦东门」的朐阳所在。据史书记载:东魏建郡始称海州,自唐到清向为海赣沭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历史沧桑,时代更递,旧时的古城除保留重大历史沿革外,又新添了诸多颇具匠心的风韵,更令人神往。她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境内山川纵横,风光秀丽,石刻奇观蜚声中外,石棚、白虎、孔望三山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秀绝,江淮。蔷薇河绕城而过,沟通腹地与对外港口的联系。十几座古刹庵堂分布于城乡山谷的绿松翠柏之中。这里物

  • 文章中古時代的刺桐城泉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葉苔痕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泉州 文化城 闽南 泉州港 马可波罗 石刻

    为各国人士所最乐用,远销波斯,意大利,法兰西等国。当马可波罗离泉州时曾携一刺桐砖归国,筑于罗马一塔上以留纪念,至今尙存。此外,最近泉州发现了许多石刻,有叙利亚,阿拉伯,波斯,印度,蒙古,朝鲜及拉丁古文的文字和图案。从这些石刻看来,我们又可証明泉州在中古时代,曾和印度,近东,中东,南洋各地人士,发生了繁盛而密切的国际贸易关系的。而泉州现存壮丽的东塔,竟是古代印度僧人监工起盖的。泉州的回敎寺,是北宋阿拉伯人主持在中国最先建筑的回敎寺之一。已拆毁的元朝也里可温敎

  • 文章雲台草木皆仙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西游记》 花果山 药用植物 地区气候 古庵庙寺 碑文石刻

    条件,为孕育和保存中草药的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南北药植相互引种驯化的有利过渡带。像生长于陕西、云南高山林间的天麻,经人工引种驯化后在云台山已安家落户,四川的黄连、宁夏的枸杞,美国、加拿大西洋参引种后,长势良好,均获成功。云台山,古庵庙寺,碑文石刻,琳琅满目。尤以《西游记》中描绘的「四季好花常开,八节仙果不绝」的仙境花果山,吸引国内外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如果能在这里建立一座植物园,引种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奇花异木,那它必将成为云台游览区的一颗璀灿明珠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