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由来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細説漢中的歷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汉中 沿革 由来

    山,由西向东流,直穿盆地而下,经安康至湖北的汉口汇入长江,古有「天汉」之美名;气候温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古有「小江南」之称。又因汉中地势险要,攻守兼备,兵家必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二、汉中的由来汉中名称由来;据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记」载:「梁州本汉中郡,以汉水为名」。「汉中府志」载:汉中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又华阳国志载:汉中在汉水中段而名汉中。汉水流至汉口与汉阳之间汇入长江、该两地亦因汉水而得名。汉中在夏、商时为梁州

  • 文章廣東區域沿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广东 区域沿革 名称由来

    廣東處南海以北,北毗江西湖南兩省,東鄰福建,西接廣西,西南鄰越南,南達南海。面積二十二萬平方公里。漢代於封川置廣信縣,廣信以東稱廣東,以西稱廣西,是爲廣東得名之始。夏禹劃天下爲九州,廣東爲揚州屬。春秋時爲百粵地。漢書地理志註,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干里,百粵雜處,是爲「粵」得名之始。戰國時屬越,屬楚。(高固南海人,爲楚相)。五羊銜穀萃於楚庭,因而建城,故廣州亦號五羊城。公師隅粵人,周赧王時越爲楚敗,隅避楚於南海。築南武城。漢初趙佗稱帝,廣東屬南越國。漢武帝鼎元...

  • 文章台灣移民歷史的硏究

    来源期刊:《同安》 第20期  作者:華山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地理位置 名称由来 移民由来 地情结论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在我国东南隔台湾海峡(一百三十哩约二百公里)与福建相对。台湾海峡深度多在二百公尺左右(如果海水降低二百公尺台湾可与大陆相连),东台海岸去太平洋不远,海水深度即为二千公尺以上,可见台湾与大陆地脉相连。台湾距大陆虽较南洋为近,但因台湾海峡受东北季风和黑潮影响,经常波涛汹涌再加上早期航海船具简陋,所以早期一般人视渡台湾海峡为畏途,宁到遥远南洋不敢轻易移民台湾。二、台湾名称的由来:⒈台湾在秦代以前是一片空白,一块与世隔绝的岛屿,没有人知道

  • 文章宁波街巷名称的由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宁波 街巷 地名 命名由来

    、「澄浪堰」、「平桥街」等比较明显,看去一目了然;但「大步街」以原直通东塘河大埠头得名,「桃渡路」以位于今新江桥附近的古桃花渡渡口得名,「偃月街」以宋嘉祐年间太守钱公铺筑的形似偃月的偃月堤得名,这些地名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因为它们已作了谐意或简化等等处理。2以古城旧迹命名。此类地名有以衙门命名的,如:「府前街」、「甬东司巷」,有以军营校场命名的,如:「中营巷」、「演武街」;有以书院、科学、藏书楼命名的,如:「县学街」、「鼎新街」、「天一街」。此外尙有以古塘

  • 文章故乡「凌」姓之由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淩雙仲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淩”姓由来 “淩”“凌”区别 历史考证

    壮志凌云之「凌」字,对稍谙文字学的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他们也必然会知道,「凌」乃百家姓中之一姓。但两点水的「凌」字若加上一点,变成三点水的「凌」字,其由来就少有人知了。常在《海州文献》上撰写诗稿的凌玉峰、凌双仲父子、旅居台湾的凌得胜,以及现任职于连云港市市政府的凌其宏等,他们的姓氏,其实都是三点水的「凌」字。然而,由于时下的印刷造字及电脑软体造字,皆以两点水的「凌」字为模,打(排)字人员,在找不出三点水「凌」字的情况下,只好以两点水的「凌」字取代

  • 文章小談「申明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申明亭 历史由来 地名演变

    明洪武五年(公元一三七二年),朝廷下旨,命地方里邑置申明亭,旌善亭。民有善惡,即書寫其人姓名,事蹟於版榜之上,分別懸於亭內。以淳民風。「旌」,表彰也,旌善亭,自然是表彰好人好事的亭子,申明亭,那就是揭露一些壞人壞事的。朝廷旨下,各地紛紛行動,海州自不例外,立即行動,在州衙署的大門外,把兩個亭子建起來,門東一個叫旌善亭,門西一個叫申明亭。群眾好事壞事分別公布,果然社會風氣大好。州命各鄕照此辦理。州內一共建了九十三處。這可眞是好事有人誇,壞事有人抓了。更有些...

  • 文章陳氏重修族譜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3期  作者:陳楚賢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陈氏族谱 修谱 姓氏由来 发展历程

    一、陈姓之由来人有本,水有源,陈姓,中华民族之大姓,从舜帝起,舜为黄帝第八世孙,因性孝,尧让位为帝,嗣禹受舜禅,封舜子商均于虞城,三十二世孙遏父为周朝陶正,武王赖其器,配女太姬,生子满,而封于陈,以奉舜祀,满号胡公,因以国为姓,所以胡公满即陈姓始祖之起源及由来。从舜一世,传至胡公满共三十四世,自胡公满起,至陈实公止,共四十八代,陈实公为舜帝第八十一世孙。孔子有学生陈亢即陈实公字仲弓,汉灵帝时为太丘长,灵帝中平四年,封颕川候,是颕川派之始祖,是胡公满四十八

  • 文章河汉村名之由来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华同鄉会会刊》 第1期  作者:繆瓊編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河汉村 村名由来 县志资料

    或許由於河漢一詞中,「有空言不實,大而無當」與「忽視或不信任別人的話」等解說,導致縣人對吾邑長蒲鄕之河漢村名,等閒視之。其實河漢村名,係來自明太祖爲褒揚功臣所賜封。而河漢一詞,係用別天漢(古代尊稱帝王或帝王所用之人、地、物等,多以「天……」來命名。例如天潢、天顏、天壇、天章等等,不勝枚擧)。其義猶視同兄弟。根據江蘇、江陰前淸翰林繆荃孫所撰繆氏考古錄一文。獲悉敝族五華始祖文智公,於元兵竊據中原,天下擾擾,始由江西遷居蒲溪(卽今長蒲鄕仙溪峽)。有孫名茂崇者,...

  • 文章唯才是用與省籍觀念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6期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省籍观念由来 用人观念变化 唯才是用

    政府對省籍人士參政予以適度保障,有其歷史背景與意義。然而如今時代與社會環境都已改變,無論本省、外省人,幾十年來在一起生活,身處一樣的環境,受一樣的敎育,並有著經同學、同事、通婚等關係而締結的情誼,彼此背景、條件、思想幾已無異。此時,還需考量省籍背景來安排政治職務嗎?如果繼續如此強調,會否反而使省籍觀念不易消弭?我們何不眞正做到用人唯才呢?

  • 文章關於劉氏堂號之淺見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4期  作者:劉景秀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堂号定义 堂号分类 堂号由来 郡号 堂号与郡号关系

    将到梅州,梅州太守派人来劝安世赶紧为自己打算,安世不为所动,仍然与客人聊天饮酒。判官于二十里外,忽呕血而死,安世之危方得以免除。当时苏东坡在岭南贬官地,听到这个消息,便说:「真铁汉也!」这便是「铁汉楼」和「铁汉家声」的由来。堂号与郡号的相互关系郡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建置,秦汉时开始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西汉增至一百零三郡,以后历朝或增或减,每郡统辖几个到十几个或数十个县,作为一个大行政区,由中央朝廷直接委派官吏管辖。郡望,是指世代居住在某郡中的著名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