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玄奘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零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玄奘 出版 奖学金 警局

    圣僧玄奘大师传徴求预约唐玄奘大师,是世界史上的巨人,中国史上的圣哲,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凡我炎黄子孙,都应该了解他的生平。本传三十余万言,取材最丰,敍述最详,有正史的严谨,有小说的情节,有散文的逸趣,有传奇的故事,这是玄奘大师第一部完整的语体文传记,人人可读,人人应读。本传附有大师西游古今地名对照表。二十五K高级印书纸精印,五百多页,于一月底出版。定价新台币精装一八〇元平装一六〇元。预约精装一四〇元平装一二〇元(国外另加邮费)。邮政划拨储金:一〇八一九六

  • 文章玄奘故里及其遗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趙知人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玄奘 故里 遗迹 慈恩寺 大雁塔

    一、玄奘简介唐玄奘俗姓陈,名袆,豫偃师人。他的父亲陈惠,是一位品学兼优之士;因隋代末年,政治腐败,不愿出仕而闭门敎子。玄奘排行第四,性璁慧,幼时有神童之称,据说:读书能过目不忘;同时他又很用功,从小便博览群书。十三岁时,由于家庭贫困,便跟随他的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诵习经典。这时,适逢隋朝在这里选渡僧人,他被选中了。为了寻求佛敎知识,他的足迹遍及长安、汉中,以及关中平原各地。至唐太宗灭隋建国后,玄奘已成了一位著名的大和尙。旋奉太宗之命,到西方取经

  • 文章一个伟大的留学僧玄奘(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幻生 出版时间:1982-04-30
    关键字: 玄奘 生平概述 西行求法 通晓三藏

    印度戒日王朝之主——戒日王(Siladitya),为当时印度各邦之盟主,统一全印,他是一位虔诚笃信的佛敎徒,当他听到玄奘的声名遍满全印,特地礼请玄奘法师到钵罗伽耶(现在阿拉哈巴Allahabad一带),与小乘佛敎学者论辩,玄奘写成一部一千六百颂的「破恶见论」,驳斥小乘学者的「破大乘论」,发挥大乘佛敎的精义,显示大乘学的特胜,使小乘学者无以反击。他的这部论典,赢得戒日王的激赏与赞佩,流行全印,而为小乘佛敎学者及其他哲学家所畏服。后来,玄奘快要囘国之前,又应

  • 文章一个伟大的留学僧玄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幻生 出版时间:1982-03-30
    关键字: 玄奘 生平事迹 西行求法 通晓三藏

    我国邮政总局,于今年二月二十日,发行一元面値玄奘邮票,目对玄奘大师画像,凝视良久,百感交集,因作此文,一以介绍这位伟大留学僧的生平事迹,一以献给我国留学未归的学人。玄奘俗姓陈,名袆,河南洛州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六〇二)。父名慧,为一饱学知名之士,曾作江陵县令,玄奘为其第四子。玄奘幼年,聪慧敦厚,温文儒雅,仪表非凡,勤学不懈。八岁从父受业,听孝经至「曾子避席」一节,忽整襟而起,父问其故,答曰:「曾子闻师命避席,玄奘今奉慈训,岂宜安坐」?其聪慧如此,更获

  • 文章絲路上的綠州塔什干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滄栗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丝路绿洲 塔什干 天山山脉 乌兹别克斯坦 玄奘取经

    共和国之首都和第一大城。面积三百三十平方公里,人口共二百二十万人,其中大部份是乌兹别克人,占全市人口百分之六十八,其次是俄罗斯人。玄奘取经路过此地乌兹别克境内,百分之八十是沙漠,塔什干就在著名的红沙漠上,全年雨量稀少,但因有来自天山山脉的丰沛地下水,所以并不缺水。可惜「有一利必有一弊」,地下水多,就不容易建地下铁,至今全市仅有一九七六年和一九八四年所建的二线地下铁。中亚盛产花,自然地,塔什干的工业也离不开棉花,除了纺织业外,另有飞机工厂。农作物方面,有小麦

  • 文章玄奘大师的故里风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玄奘大师 中华文化 历史文化 大师故里 古城风貌

    唐朝一代高僧玄奘大师,亦即世称的唐三藏,曾历尽千险远赴印度,经过十七年之久,携囘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深远,为我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佛学大师,世人大都知其梗槪,勿庸详述。笔者居家孟津,紧邻大师故鄕偃师,对大师故里略知一二,谨简介于此:大师俗姓陈名袆,故居位于偃师县城南三十里的缑氏鎭,在鎭北三里有个「陈家河村」,即是玄奘大师的出生地。偃师是历史上古城,周武王伐纣,会诸候于孟津,筑城于此,作为息偃师戎之地,故名偃师,县城位于洛阳之东六十华里,境内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