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灌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老的灌河及其传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周前 正屏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灌河 民间传说 历史发展

    灌河,又名潮河。位于海州湾东南部,古黄河之北,是一条古老美丽而又神奇的天然潮汐河道。这条河水深,岸线稳定,三千吨至六千吨级的轮船可随潮进入,素有东方良港之称。灌河,属淮河水系,由盐河向东,经新安镇、大三岔、响水口、陈家港、小蟒牛,至燕尾港入海,流经连云港的灌南、灌云龢盐城的响水三县两市,主干流全长七四·五公里,可终年通航。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灌河经历了历史龢自然变迁的严峻考验。早在十六世纪前,灌河就变成为分黄、淮洪水入海的一条支流。到十九世纪的中期

  • 文章灌河硏究的集成之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胡爲樓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灌河 灌河史话》 地理位置 政治 经济 民俗

    灌河是苏北最大的入海河流,流经灌南、灌云、响水三县,流域宽广,资源丰富,被誉为苏北的黄浦江,向为有识之士所瞩目。去年二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灌南县敎育局成彦明先生撰写的《灌河史话》,在灌河两岸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赞扬。前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欣然题写了书名;南师大地理系敎授单树模评价说:「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说理透辟」,「实属难能可贵」;灌河两岸三县政府把它作为开发灌河的重要资料,并送往中央、省、市有关单位作为灌河开发之

  • 文章灌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殷紅堅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灌河 潮汐美景 四季潮汐

    一个水淋淋的太阳被大潮涌起,升腾在灌河口的晨空。多么光辉灿烂呀,灌河潮!潮起云飞,潮满天广。潮是灌河的雄姿,潮是灌河的魂魄,潮更是灌河的号角!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岂其乾坤果呼吸,乃与晦朔为盈消。」古人早有认识。只是由于灌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之洪泽湖水与海水在这里相汇相融,就形成其独特的形质。春生雾潮,夏起涌潮,秋来满潮,冬有响潮。一年四季,平、急、满、缓、苦、咸、甜、涩,其声色姿味,呈现出鲜活的个性与魅力,令人流连忘返,浮想连翩。怪不得当地老百姓要把

  • 文章灌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陳洪發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灌河 历史记载 特产河鲜 灌河大桥 经济建设

    朋友,你见过长江、黄河吗?如果你见过,那么你一定会被它那磅礡的气势所震慑,赞叹它那汹涌壮美的风格。而当你来到位于苏北淮阴、连云港、盐城三市交界处的灌河,看到它那广阔的胸怀,那激涨激落奔腾不息的气概,同样也会沉浸在那种勇猛、刚强、气壮山河的意境之中。灌河,又名大潮河,大自然赐给苏北的一条黄金水道,素有「苏北黄浦江」之称。源于骆马湖水系,历史悠久,神话传说为铁篙王善章陆地行舟留下的痕迹。《辞海》中注:「灌河,一称潮河,在江苏省北部,西接南北六塘河,东北

  • 文章灌河潮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李德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灌河 潮河 黄河南迁 《潮河八景》 潮汐现象 修建水渠

    灌河全长七十四点五公里,以灌南县境内的南、北六塘河汇合处为始,去东北向后,在接近新沂河处转湾流向东南方,进入向水县境即再转向东北,经四十公里左右直注大海。因其一直与黄海通连,有涨潮落潮的现象,是天然入海潮汐河道,所以,若干年来人们一直称其为潮河。南宋之前,尙没有灌河。黄河南徒后,下泄水量大,奔腾咆哮,汹涌肆漫,发源于山东沂蒙山的沂水和沭河,本来由北向南流淌,此时,在徐(州)宿(迁)地区受到排济,转而东向;而淮、泗水流亦受黄河之夺,转奔东北方向低洼地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