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源流考证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源索流——廖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廖崇希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廖氏 源流考证 迁徙 宗派 堂号

    考我民族姓氏之由來,遠溯自三代以上,宋劉恕通鑑外紀云:「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制嫁娶,以儷皮爲禮,正姓名,通媒妁,重人倫,而民族始不潰,」故我炎黃世胄,源出一脈,乃無庸置疑之事實,國父曾論家族與國族之不可分;先總統 蔣公亦屢以敦親睦族昭示國人,使人人愛其所親而敬其所尊,與所倡尊祖則敬宗,敬宗則睦族,非徒著親親之義而已也。廖氏姓源,主要有四:㈠廖叔安之後:風俗通載:「古有廖叔安,左傳作飂,(廖氏)蓋其後也。」按:廖字古作飂。一說廖爲春秋時國名,叔安爲國君名,...

  • 文章湘灕源流攷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湘江 漓江 方志资料 源流考证 灵渠

    壹:湘水出靈川海陽山,北注洞庭,入江。一 舊説湘水出零陵、興安並誤許愼(公元三〇——一二四)說文:湘水出陵陽海山,北入江。班固(三二——九二)漢書地理志,零陵郡:零陵。陽海山,湘水所出,北至酃入江。又有離水,東南至廣信入鬱林。許、班同爲東漢初時人,說文無「灕」字,(亦無離水)惟同謂湘出零陵陽海山;但皆未審山在始安,不屬零陵。郡國志沿誤,並因湘中記陽海作陽朔。水經正其誤曰: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酈道元(?—五二七)湘水注曰:山在始安縣北。按「北」應作「東...

  • 文章廣西古代土官世系源流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蕭國鈞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土官世系 源流考证 壮族 建宗祠碑 学术研究

    两粤地区。「唐书」有云:「獠人称王于桂者,皆为韦、黄、周、廖、侬、莫、罗、梁诸姓。」——南蛮传。这都是两粤僮人中之大族姓氏,至今当地僮人姓此者仍十居八九。北宋仁宗时,狄青讨伐广西侬智高之乱,事平之后,即以从征将士为土官,他们多源自中原之山东,任土官后,世职相传,汉僮一家,至今已八百余年了。以下采录了一些碑刻[2],除了略知各家族世系外,还可槪见广西近代社会发展之轮廓。一 〔碑额〕地灵人杰显考君讳世□,号曰养素。实我始祖讳仁宗之孙,二兄世麒、世麟,系天亲一脉

  • 文章嶺南李氏源流考(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李少穆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岭南李氏 源流考证 姓氏宗族 李族始祖

    筆者原籍新會七堡,(七堡爲一河島,握錦水出口。錦水卽四邑人所稱之大河。)因任鄕會編務,硏及宗族源流,乃悉七堡島上萬餘人皆姓李,同爲十八代前一人之後昆;且與嶺南各地李族,多有血緣關係。茲値復興中華文化,國人硏求民族源流,爰據本族宗譜,益以蒐及資料,槪述嶺南李氏源流。

  • 文章嶺南李氏源流考(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李少穆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岭南李氏 源流考证 姓氏宗族

    鑾印聯翁與安政枝出兩大系澤溥諱鞏,生於唐昭宗景福元年正月初二丑時,卒於宋大祖建隆三年六月初二午時,(八九二—九六二)壽七十一。有子五人,次子敏慧,諱椿,後唐明宗天成元年三月十二子時生,宋眞宗咸平元年九月十三辰時卒,(九二六—九九八)壽七十三。生三子,幼子禮,諱蘭,生於後周太祖廣順二年九月初六寅時,卒於宋眞宗祥符八年十二月十四酉時,(九五二—一〇一五)壽六十四。有子三人,次子素,字春華,生於宋大宗太平興國五年九月廿七酉時,卒於英宗治平三年五月十五末時,(九...

  • 文章尋根問祖:瑞金西楊氏始祖來源於興國福岭楊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楊衍畦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瑞金西杨氏 源流考证 兴国福岭杨氏 世系源流 谱系考证

    瑞金 楊衍畦瑞金西楊氏朝奉公,源出興國,於南宋寧宗嘉泰一年(歲次辛酉,公元一二〇一年)偕弟來瑞金定居下來,爲我瑞金西楊之開基祖。一至七修譜序均有言及,但僅書其由興國而徙瑞金」一句,至於興國歷代世系,如何與瑞金世系接軌,並無具體記述。今者西楊八修譜,尋出了明末以任等三公赴興國謁祖舊譜筆錄,列有朝奉太以上上代來自興國歷代先祖源流世系,塡補了這一項至關重要的空缺,使我西楊氏譜牒,來龍去脈,昭然大備,充實完整,實是一件萬世大喜之事。一九九五年乙亥,我西楊八修族譜...

  • 文章憶故鄕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李書蘭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李氏宗祠 李氏家谱 源流考证

    我安東縣一般人民,均以耕織爲業,民情純樸,出產以米麥,桐油,花生,菜油,茶油,木材爲大宗,物產頗富,敎育尙未普及,工商業亦不發達。余生長交通不便地處偏僻的小農村—李家亭,距東安老縣城三十華里,距新縣城白牙巿二十華里,附近村落毗連,大胡家,嶺脚,大唐家,燕桂塘,大塘邊,營房嶺,笑岩,八家灣,吊牛坪,散布四週。一般靑年男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終年勤勞,淳樸無華,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可以說是道道地地的農村風味。李氏宗祠,亦稱李家祠堂,是一所古代式的建築物,壯...

  • 文章李氏祖脈源流考附老子道術辨正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李加勉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大埔李氏 祖脉源流考证 族谱 道教辨正

    (本篇文,請與上一篇鄧家孫所作的「李光耀、曹煜英、劉集漢三先生在大埔的根」一文連同去讀。—編者)路史云:「李姓爲皋陶之後,世爲大理、以官命族爲理氏,理李字古通,老子因祖爲理官以爲姓。」考:路史爲宋代羅泌所撰,紀上古之事,多依據緯書及道書,凡四十七卷。查梅縣李氏大宗祠所存族譜——予四兄劍文于民國十四年春所鈔示者、內載:「五世祖徵公因避寒浞之亂、潛隱於陝西長安李氏坡,指李爲姓,李氏之姓實始于此。」而世俗傳說則謂:「老子生於李樹之下,因指李爲姓。」查吾族至老子...

  • 文章國父家世與客族淵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6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孙中山家世 客家渊源 源流考证

    的是和我们客族人南下同一情形,其路线:1.河南陈留县2.江西宁都县3.福建长汀县河田4.广东紫金县忠埧5.广东增城县6.广东中山县涌口门村7.广东中山县翠亨村罗香林敎授在其「 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中有说:「香山孙氏本是中原世族,唐末之乱,渡江南徙,子孙散布于赣南、闽南与粤省各地,晚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誗者,因黄巢之乱,迁居江西宁都。越五传有承世公者,复迁福建长汀之河田。至明初永乐年间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省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是为 国父上代入粤始祖。又十二

  • 文章楊氏宗族源流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楊培然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杨氏宗族 源流考证 兴建祠堂 家族史

    木有本水有源,根深葉必茂,源遠流必長。人之根源為祖宗,追溯祖宗源頭,方知輩份長幼有序,宗族親疏有別,以期敦親睦鄰,繼往開來。據史載楊氏出自黃帝姬軒轅之苗裔,黃帝長於姬水,以姬為姓,生於軒轅之丘稱軒轅氏。公元前二六九七年甲子登帝位,稱為黃帝,開創中華民族之史實。傳至古公亶父,率眾定居岐山之南,土地肥沃之周南,至周文王內整朝政,外拓疆土,武王(姬發)滅商朝後,分封諸侯,武王次子叔虞封於唐,叔虞次子抒,於周康王六年戊辰年(公元前一〇七三年)賜封楊侯,以楊為姓,...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