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永嘉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丘迟「永嘉郡敎」读余劄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丘迟 永嘉 告示

    一、丘迟传略东晋与南朝时代有名人物,出任永嘉郡太守者,我们熟知的有东晋王羲之,南宋谢灵运;萧梁的丘迟,亦为当代的浙籍文学名家,宦业亦盛,姓名冠时,曾出守永嘉郡,却鲜为人提及,似较为陌生。梁书文学类丘迟列传:丘迟字希范,吴兴乌程人,父灵鞠,有才名,仕齐,官至大、中丈夫,迟八岁便属文,灵鞠常谓气骨似我。及长州辟从事,举秀才,除太学博士,迁大司马参军,累迁殿中郎。高祖(即梁武帝萧衍)平京邑,霸府开引为骠骑主簿,甚被礼过,时劝进梁王及殊礼,皆迟文也。高祖践祚,拜

  • 文章温州最早的志乘——永嘉郡记最近由瑞安政协点注重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2期  作者:宇宛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方志 历史 永嘉郡 训诂学

    永嘉郡记是南朝宋员外郎郑缉之撰著的记述古永嘉郡山水、风物、人文的志书。郑缉之还写了另一本东阳郡记,可谓永嘉郡记的姐妹篇。可惜,永嘉郡记在唐朝以前便散轶失传了。还好,唐、宋以后的许多较有名的史、类书,如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方舆纪要、艺文类聚、白孔六帖、唐书·地理志、宋书·地理志、史记·索隐等,对永嘉郡记都曾加以零星摘引,使之得以部分保存。虽然只是碎璧、零玑,仍弥足珍贵。只是后人检索起来,不甚方便而已。晚清,吾乡先贤朴学大师孙诒让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对被以上

  • 文章建議重修孔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5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孔庙 文化中心 永嘉学者

    吾温自古文明鼎盛,有宋一代硕儒辈出,永嘉学派光耀于世,世称「东南邹鲁」。东晋以来,温州向来是浙南闽北经济文化中心,孔庙之规模气势仅次于省城,馨香之所聚,正气之所钟。文天祥于非常时期远赴温州,是温州为弘扬正气再造中华之乡,而非藏垢纳污浅薄浮华之地。晚清末造,孙诒让著《周礼正义》,学起儒学之衰,道济世风之溺。慨自近世以来,浅妄而膺大名者流,于西学仅袭其皮毛,于中学未窥堂奥,胡说冯道,凌迟文化,蛊惑当世,贻害千古,痛定思痛,痛何言哉!所幸近来我们终于知道反省也

  • 文章刘时觉教授说:「永嘉医派」具历史地位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作者:陳成章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永嘉医派 永嘉医派研究 《东瓯本草》 历史地位

    鲜为人知的「永嘉医派」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学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刘时觉教授经过二十年的研究、整理,终让「永嘉医派」重放光芒,并因此获得本年度「南氏」医学奖。温州古称永嘉,人杰地灵,名医迭出,许多医事堪称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如宋代施发在一二四一年创作的三三种咏图,是世界上最早描绘的咏搏形象图;元代王与的《无冤录》(一三〇八年)是我国最早流传国外的法医名著;陈虬一八八五年创办的「利济医学堂」,可视为近代中医教育事业的开端;李艺一八九八

  • 文章谢霊运与永嘉(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森南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谢灵运 家世背景 入仕情形 永嘉太守

    前言永嘉在地势上而言,是属于东南滨海丘陵地带,其中横贯着一条瓯江,自上游之龙泉、云和、丽水、青田蜿蜒东流,经永嘉城之北门外,浩浩荡荡,而流入东海。加以境内河川纵横,一片绿野平畴,农庄棋布;又每逢丘壑,各自成村。由于山明水秀、物产丰富,气候温和,故民情敦厚乐观。永嘉所以名闻遐迩,固是缘于得天之独钟,但也是因于历代文人之吟咏宣扬所致。在这些文人中,南朝刘宋时代的太守谢灵运要推为首位。按党运任永嘉太守,时间只有一年(四二二—四二三)但对永嘉的影响却甚大。永嘉

  • 文章重修永嘉张氏族谱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6期  作者:張宗欽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永嘉 张氏族谱 重修 弘扬祖德

    蓋聞樹之有根,根深而枝葉繁茂;水之有源,源遠而江河流長。人必有祖,無祖不成人。昔者伏羲定姓氏,以肇人類姓氏之始;黃帝統百部,尊爲中華民族之祖。維吾赫赫張氏,天下第一大姓。血緣親祖軒轅氏,龍的化身;得姓始祖稱張揮,黃帝賜姓。職封弓正制弓矢,善觀弧星操軍旅。萃天地之英華,本固而標榮;聚江山之瑞氣,姓隆而族昌。觀夫清河鍾靈,文韜武略扶社稷;冀州毓秀,定國安邦顯朝堂。漢留侯運籌帷幄決勝負,張天師統領道教越千年。武信君破縱連橫統六國,博望侯絲綢大道通西域。張衡研制...

  • 文章溫州歷史概述(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6期  作者:徐順平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温州 历史 东瓯国 永嘉郡 人口迁徙

    取名「永宁县」。这是今温州地区历史上单独建县的开始,但地广人稀户不满万,是一个小县。从元鼎六年以后的二百四十多年间,温州一带的生产文化状况均不见史籍记载。就人口来说,是否己经恢复到东瓯国时期也还很难说。从地下发掘的这一时期的文物来看,有温州市双屿出土的十二时辰多孔铜镜,瑞安丽岙出土的铜𨱓斗盛器、神兽镜,制作都相当精致,标志着铜器制造技艺水平的提高。温州市杨府山出土了印文硬陶罐等,新近还从永嘉发现了几处东汉时期的瓷器窑址等等,说叫了这一时期的陶瓷生产技艺

  • 文章溫州建置時間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2期  作者:章志誠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温州 建置 历史考究 永嘉郡 史料

    六二一),以永嘉郡为括州,置总管府。辖括苍、永嘉、松阳、临海四县。唐太宗贞观元年(六二七),省横阳人安固,以永嘉、安固属括州,隶江南道、越州都督府。之后,又从括州之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仍属江南道。那么,析括州之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始于何时?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六《江南道二》云:「高宗上元元年,于永嘉县置温州。」[1]欧阳修、宋祁等撰写的《新唐书》志三十一《地理五》载:「温州永嘉郡上。高宗上元元年析括州之永嘉、安固二县置。」[2]此后,修纂温州

  • 文章兩浙人英傳(十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1期  作者:章乃羹梅先 出版时间:1985-11-10
    关键字: 浙学 浙江先贤 婺學 永嘉之学 程朱之学

    变化气资,文词闳肆,辨博凌厉元前,于诗书春秋皆多究古义,于史皆有详节,故词多根柢,于师友所讲融洽,无所偏滞,晚虽卧病,其任重道远之意不衰。著有考定古周易春秋、左氏传说、左氏博议、吕氏家塾读诗记,吕东莱集等书。二、永嘉之学薛季章 字士龙,栄永嘉人,父徽言,为胡安国高第弟子。季宣获事袁溉道洁,溉少尝学于河南二程先生,自六经、百氏、下至博弈,小数、方术、兵书无所不通。季宣问道洁以义理之辨,道洁曰:学者当自求之,他人之言善非吾有,季宣闻言穷日硏几,学乃大进,辟为荆南

  • 文章永嘉四灵诗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2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永嘉四灵 诗歌渊源 诗歌特色 诗歌评论

    温州地滨东海,山川灵秀,人文蔚起,代有贤哲:如许景衡、王十朋、陈傅良、叶适、叶味道、周应期、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夏元鼎、章纶、张聪、李光春、孙诒让等,或志切匡济、或潜心学术、或扶持名敎、或扬芬文苑,都是垂名青史的不朽人物。其中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等四人,虽无事功、位望,但都以诗鸣,他们的诗的风格相近,又皆出水心先生(叶适)门下,而且四人的字号中,各有一个「灵」字,故世称永嘉四灵(永嘉为温州首邑)。以下分述四灵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渊源、特色以及后人对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