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灾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水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朱昊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水灾 赈灾 马英九

    水灾之一朱昊民元洪水冲西溪,路断屋倾人成泥。修路建桥靠自己,期中抗日始理齐。《注》温州史料记载:民国元年即一〇一二年八月廿七至三十日及九月十二日,浙南之温州,台州,处州等十余县市遭二次台风,受灾人口近六百万,淹田园,毁民房。在西溪一带山洪冲走万余鄕民。当年,我在家鄕西溪朱山村,每到夏季发洪水时,先曾祖母即告诉民元洪水之恐怖及惨状。我们村民出村都要走溪床,跨蹬步(即植立在溪水中石块,以免水溼鞋用)。到抗日战争期间(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先祖父朱启鸿被选为

  • 文章华东水灾引起的一些随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釋善明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华东水灾 水灾原因 时评反思 生态观念

    今年大陆长江及淮河流域,遭逢空前未有之水灾,其中尤以华东地区之灾情最为严重,根据当局发布之资料,受灾面积之广,被灾人口之众,前所未见,其在经济上的伤害及公私财产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因为火灾地区,一向是中国的粮仓,工业也相当发达,所以情形特别严重。中共当局鉴于事态严重,乃公开吁请国际施予援手,希望能够得到二亿美元的捐助。但所得的反应却是格外的冷漠,只有港台地区的同胞,才有热烈的回响,朝野纷纷解囊。热烈响应救灾,仅香港一地捐款已达六亿港元以上,台湾地区所

  • 文章福建遭遇严重水灾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水灾 新闻报道 救援工作

    六月中旬以来,中国大陆华南地区连降豪雨,洪患遍及江西、湖南、湖北及福建等四个省份,造成严重的水灾及山崩,交通中断。福建省方面,更是有纪录以来最大的暴雨。闽江上游建阳地区许多县市的水位,都超过警戒线;闽江下游的福州市和九龙江下游的厦门市,通往北平和广州的铁路十六处严重坍方,交通中断。也毁坏了房舍、公路、桥梁、电力和给水站,洪水淹没了九十四万九千公顷农作物。据法新社北平六月廿八日电称:福建省一家中共报纸说,该省建阳地区在此次横扫华中、华南的洪水之中,有七十五

  • 文章故鄉的人禍天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7期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陕西 新闻报道 水灾

    塌方困住三天。该报说,大雨之后,七十多处塌方阻碍了铁路交通,造成了「过去三十年间少见的」损害。它说,由于铁路中断,一万名旅客被困在西安、宝鸡等车站。陕西豪雨造成的水灾,至少巳使十三人丧生。

  • 文章家乡水灾报导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期  出版时间:1991-08-01
    关键字: 常熟水灾 经济损失 初步统计

    六月底至七月中,蘇皖一帶連降大雨,湖泊河道泛濫水位猛漲,沿江堤岸頻頻告急,釀成百年未遇的巨災。常熟城區小東門外阜湖路、二環路、水北門以及不少新村積水盈尺,幾乎陸地行舟,馬路上能撈到魚蝦。據初歩統計;全市(包括鄕區)棉田十七萬畝受淹,毀苗嚴重者二萬畝,稻田受淹舟七萬畝,嚴重者十萬畝,魚池淹沒者十萬餘畝,菜田受災者二萬一千畝。工業方面七月初,五天內一度有二千二百餘家企業停產或半停產。居民房屋部份進水,倒塌約一千五百間。全市受災損失共達五億元之多(其中直接經濟...

  • 文章民国二十四年苏北十县水灾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1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7-02-15
    关键字: 黄河水灾 江苏省 灾情统计

    造成铜山、沛县地区之灾害,而微山湖下游之出口处有二—一为不牢河,一为中运河;中运河由湖口双闸经山东峄县而入邳县,不牢河由蔺家坝、横贯铜山东境也入邳县,在邳境徐塘集与中运汇流,所以微山湖溢出后,到八月下旬,中运水位竟涨至卅六公尺以上,九月以后,仍续涨不止,于河水狂暴而演变至邳县、宿迁严重水灾。然而中运流量,并未因多处溃决而稍减水势,甚至波及里运。江苏省政府建设厅,为谋缩小受灾区及保护淮阴附近之导淮工程计,乃早在中运刘老涧、五花桥两处,各设束水坝一道,逼迫洪水

  • 文章漫畫廣場 時事隨筆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彭漫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八八水灾 时事随笔 学者观点

  • 文章余紀忠先生捐五十萬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4期  出版时间:1991-08-05
    关键字: 余纪忠 家乡水灾 赈灾捐款

    同鄕会名誉理事长余纪忠先生,获悉家鄕遭受严重水灾,同鄕会正发动捐款济助,虽身在美国,急电通知家人,捐助五十万元。仁心义擧令人感动。

  • 文章杏花村雛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王乃位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杏花村 清明 考据 县志 水灾

    南十五里处史店。史店在丰铜路侧,是徐州西北及鲁西南地区,往来徐州必经要道,故当年杏花村商业鼎盛。沧桑变化,现已是普通农村。⑶黄水淹没杏花村杏花村何以演变如今光景?因黄河决口受灾,被黄水淹没。丰县地处黄河下游,每遇黄河决口多经丰境,被害既广且久,屋产漂失,人畜淹没。水灾层出不穷,有一年一灾,或数年一灾,或一年二灾。或一灾数月,或一灾数年。自明嘉靖五年,迄淸咸丰元年,据丰县志载共十多次,杏花村受影响最大者共四次,依序简述于后:①明嘉靖五年夏,黄水陷城,县治移华山

  • 文章新聞首務整飭官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林松青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八八水灾 治山防洪 行政纪律 吴敦义 刘兆玄

    新阁揆吴敦义把治山防洪列为最急切的工作,一定要记取刘兆玄的前车之鉴,务必整饬行政体系,尤其是县市政府和乡镇公所的工作纪律。八八水灾,舆论挥舞乱棒痛批救灾,却忽略了防灾救灾体系的基本设计精神:「自己的家乡要自己救,才会更卖力。」基层那些驻守家园、负主要防救之责的地方政府人员,在水灾最初两天无警觉、无士气、无组织的失职问题,因而受到忽略。舆论乱棒打到最后,刘兆玄说死了这么多人,应该有人负起「政治责任」,所以他概括承担。此时,原来批评他的舆论竟一夕改变,称他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