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患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雙溪紆折抱城來——同安東西溪史話

    来源期刊:《同安》 第72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同安东西溪 地理位置 交通发展 风光胜景 水患灾害 治理水患

    作者:曾任同安縣文化局局長。

  • 文章光緖贛榆縣志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县志 序文 地方志 兵祸 水患

    赣楡縣志,修於嘉慶之初,其時海宇又安,民物康阜,雖楚蜀間方有敎匪之變,而潢池小醜,逃死旦夕,江漢以東固,自晏然無恙,是以舊志敍兵禍寥寥,亦生於其時之可幸,而不必無疾而呻爾。前官特公始議續修以屬廣文王,君未卒業,特公量移去,廣文亦歸道山。其於咸同間兵事始末,闕焉未詳,子維志猶史也,存一方之掌故,示法戒於來玆,將使後之人深求其理亂興衰之故,凛然於繭絲保障之難,舍志何述焉?赣之爲邑,平原四達,無高山大川關梁巖險之可扼,往歲軍興,寇騎縱橫,瞬息百里,民無所逃避,...

  • 文章黃河(三)——泥沙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黄河 荷兰 水患 流量变化 含沙量 治理方案

    并没有阻挡得了胡人的「南下牧马」,我们的「黄河长堤」虽然年年增高,但却更增加了他氾滥的危险性。荷兰人有水无土,有他们的做法;大禹王有水有土,也有他的做法。我们这些大禹子孙只知道搬土筑堤,自造险境,这算什么?还好意思说:「黄河百害」吗?二、说到黄河的水患,常从黄河的坡度、流量及泥沙含量三方面来谈。现在我们先谈黄河的坡度。黄河自源头星宿海的四千四百五十公尺,流经靑、甘、宁、绥、晋、陕、豫、冀、鲁等九省,共长四千六百七十公里。他的总坡度为千分之〇·九五,比长江

  • 文章具有前瞻能力的代議士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5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翡翠水库 公车票价调整案 消除水患 工程受益费 民间事务

    台北市公车经营不善,亟须改革,但业者只重票价调整,市府也未能作有力改善,去年十二月票价案送审,蒋乃辛细心核算票价成本,发现不实,提出有力数据,力主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之亏损,不应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获得一致支持,退囘原案。改善排水消除水患:大安区近年发展快速,去年「六、三」「六、十」水患,部分地区受灾严重,蒋议员随即会同市府官员实地勘査,了解实情,即向议会提案,市府立即编列追加预算二千万元,办理改善。此外,为因应台北市的发展特质,建议减免工程受益费,合理解决违建

  • 文章許遜與九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閔正國 歐陽衛軍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东晋许逊 修道成果 根除水患 道教神仙 万寿宫 武宁遗迹 试剑石 卓剑泉 龙潭石 铁炉故址 飞来峰 文人推崇 赣鄱文化 社会正能量

    看到如此敦厚长者、德者、善者是这样结局,故传其得道成仙,飞天而去,故而成为众人心目中永远的真君,永久的神主,永恒的崇拜。其实传说归传说,但有一点是值得后人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许逊生前根除水患,治理江河是真实可信的,是卓有成效的。不管是谁,只要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就值得后人永远纪念,这也许就是许逊由凡人而得道成仙的缘故吧。许逊仙逝后,其后人在旧居建起许仙祠。南北朝时改名游帷观。至唐高宗时,由道士故惠超重振西山,经五代、北宋,净明道广为流传。北宋历代皇帝皆尊崇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