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利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邯鄲縣記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期  作者:王秉鈞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邯郸县 历史 滏阳河 水利

    余属河北省邯郸县人,县城东五里许苏曹鎭,有滏阳河经过,每遇旱年,冬季分段上闸蓄水,灌漑田地,沿河农田,可保当年收成,人民获益匪浅。滏阳河发源于河北省磁县西北滏山,历经邯郸,邢台,赵、冀、深、献各县,循滹沱河旧道南行,上合南北两泊所受诸水,至献县与滹沱河相合,为子牙河,东北流至天津,会南北二运河及大清河,归入渤海。将来硏讲全省水利,疏濬此河,则此河两岸,其利溥哉!

  • 文章世外桃源話泰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黄文驥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泰顺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交通水利

    泰順爲一山城,所謂巖邑也,僻居省之南疆,清屬溫州府,與福建交界,週圍八縣,瑞安(文成)、平陽、青田、景寧屬浙江省,福鼎、霞浦(拓榮)、福安、壽寧屬福建省,一般情形,人或鮮知,筆者生於斯,長於斯,特就所知,述其梗槪,以供參考。景泰慶壽建縣之説辨正泰順建縣於明景泰三年(西元一四五二年,民前四六〇年),以當時瑞安縣所屬之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五都及原平陽縣所屬之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三都共八都,組合而成,父老相傳爲明景帝景泰年間慶壽,而建置景寧...

  • 文章簡述中原與四瀆——江淮河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2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四渎 水利 工程 三门峡

    江左,抵御外侮(如淝水之战,釆石大捷),不仅因其有天崭可恃也。长江流域,除饶灌漑舟楫之利外,水力蕴藏量特丰,擧世殆无其匹,光彩曾于年前査卷为文:「扬子江三峡工程规划之囘顾与前瞻」,刋载于「水利」工程,谨附于本文之后,作为文献,但长江水力蕴藏,此仅见其一斑,尙难窥其全貌。贰 淮河「导淮自桐柏」,东流经豫省东南地区纳大别山北麓诸水及汝河(洪河)后,东入安徽,复合沙、颍、涡、淝、浍及自山东南流之沂、沭、泗诸水,汇入洪泽湖、高邮湖。干流长约九百公里,洪水流量达八、四〇〇秒公方

  • 文章長江三峽二期工程的進展情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汪誠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三峡工程 水利建设 新闻报道

    在《海州文獻》總目七十六期中,我曾就長江三峽大壩截流成功,發表題爲《長江截流·蒼龍鎖定》的散文,向寶島同胞告此關係中華振興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工程消息。如今截流到今年已有四年,它的工程進展情況怎樣?當是我們炎黃子孫所極爲關心的。我想在這裡從報刊登載的,綜合介紹給寶島同胞。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總二期爲十七年,分三個工期:第一期從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七年,其標誌是實現大江截流,已經過去;第二工期從一九九八年至二〇〇三年,目標是首批機組發電,永久船閘建成通航;第三工期...

  • 文章故乡拾穗(六二)农业槪况——水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7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9-03-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水利 农田 地理位置

    吾武邑由于北滨长江,南临太湖,中贯运河,故就水利言,占尽地利之便,是以虽遇旱天,于农业丝毫无碍,反之雨水过多,由于有运河之疏泄,太湖、长江之接纳,农业亦不致受到损害,因此「鱼米之鄕」之誉,当之而无愧。家鄕位于本邑之西北,正好临长江边缘,水利方面,更得地理之便,同时吾北鄕尙有一条「孟河」贯穿其间,故在对农作物之灌漑上极为方便。孟河北自原来东绿鄕之超瓢港(长江入口)起,经过山北鄕、孟城鎭、万绥鄕、郑里鄕、石桥鎭、小河鎭、西夏墅鎭、罗墅湾鎭至奔牛鎭与运河啣接

  • 文章蕭縣分鄕鎭地圖閱後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萧县 地图 行政区划 王赞平 孙崇基 农田水利

    和探讨。先说第一个问题。据说,把萧县划隶安徽省,是因为要解决水利问题,而作此计划。根据这种说法,就必须话说从头。按民国廿年以前,萧县城北凤山以北,有一岱湖。湖面因雨水多少,而有变化。水多时,东、西、北三面的广大农田,即被淹没而成灾害。这是萧县的一大水患。复以土匪猖獗,民不聊生。民国十八年,王公璵先生来任萧县县长后,乃痛察民瘼,苦民之苦,以消灭匪患,消除水患,为两大施政目标。在消除水患上,确实要疏濬岱河,使雨水得能宣泄,以免灾害。但岱河下游流入安徽省宿县。宿人对

  • 文章改進家鄕農業之管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李士璉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梅县 农业改革 水利建设 经济作物

    家鄕梅縣,山多田少,地瘠民貧,過去是靠僑匯接濟,四十多年來制度改變,僑匯銳減,眞是一窮二白,苦不堪言。爲了改善鄕親生活,作者建議,利用台灣已有成就,由個人做起,並先由簡單易行者做起。方法很簡單,只要鄕親們回鄕探親,帶些榖(菜)種回去種植,不要一斗幾升,只要信封帶半袋可能就會使梅縣生活改觀,由貧窮變富裕,這不是神話,讓作者先說個親身經歷的故事。筆者從事糖業工作,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日人留下來的蔗作,每甲土地(台灣土地以甲爲單位),要經十八個月,才能生產三...

  • 文章漫谈山西水利建设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王友誠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水利建设 灌溉问题 灌溉方式 水力发电

    中华民国四十六年九月至四十七年八月,光复大陆设计硏究委员会有光复大陆各省重建计画方案之硏究。山西省重建计画小组在硏究山西水利时,以时在台湾任教之前山西大学校长、山西省政府建设厅厅长王录勋(字献丞后改友诚)先生,在抗日战前对于山西水利建设计画,曾有实务上之参与,爰请其提供资料,本文即为王先生提出之意见。系由王先生口述,鲁幸之先生笔记。

  • 文章鄕賢曹謹在台事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生平介绍 兴修水利 海岸防御

    曹谨字怀朴,初名璞,河南河内人,早孤,赖其母抚育成人。弱冠擧于鄕,屡试春闱不第,大挑一等以知县用,签分直隶,历署平山、曲阳等县。道光十四年,拣发福建。十六年,署闽县,兼署福州府海防同知。十七年一月,知凤山县事,谨初抵任,値大旱,仍亲巡陇亩,至下淡水溪畔,慨然叹曰:「是造物者之所置,而以待人经营者。」当是时凤山平畴万顷,水利未兴,一遭干旱,无法下种。乃集绅耆,召巧匠,开九曲塘,筑堤设闸,引下淡水溪之水以资灌漑,为五门,备蓄泄,公余之暇,徒步往观,杂以笑言

  • 文章造福當代,惠及千秋(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华阳河水库 枣阳水利工程 旱灾

    为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枣阳市水利建设和水利工程管理成绩日新月异。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八年连续六年和二〇〇〇年,先后七次被湖北省政府评为先进市并受到通报表彰。华阳河水库、熊河水库管理处为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先进集体;华阳河、吉河、北郊水库为省一级管理单位,高庵、资山水库为二级管理单位;大岗坡泵站跨入省级管理先进行列。评为省水利系统绿化达标单位有:1.花园式单位、园林式工程:大岗坡泵站、石台寺泵站;2.花园式单位:吉河水库、熊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