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传说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濟顛僧與無錫肉骨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0期  作者:福山鄉人  出版时间:1985-08-20
    关键字: 济公 民间传说 肉骨头

    下面是家鄕夏夜在門外納涼,常聽幾位老者講的故事,無稽之談,齊東野語,長夏無聊,寫寄鄕訊,惠予刊登一角,以博同鄕一粲。相傳早在八百多年前,無錫肉骨頭,在民間已非常受人歡迎,差不多所有大小的館店裏,都有這只菜供應了。故事是這樣:有一天,濟公和尙在無錫走過一家小飯館門前,聞到無錫肉骨頭的香味,便向小飯館去購買,飯館伙計見他是個僧人,認爲他應該吃素,不賣給他,但濟公堅持要買來吃,並且說他狗肉也吃,何況猪肉,夥計無奈,只好賣給他了。濟公嚐試過味道之後,便向那個夥計...

  • 文章古老的灌河及其傳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周前 正屏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灌河 民间传说 历史发展

    灌河,又名潮河。位於海州灣東南部,古黃河之北,是一條古老美麗而又神奇的天然潮汐河道。這條河水深,岸線穩定,三千噸至六千噸級的輪船可隨潮進入,素有東方良港之稱。灌河,屬淮河水系,由鹽河向東,經新安鎮、大三岔、響水口、陳家港、小蟒牛,至燕尾港入海,流經連雲港的灌南、灌雲龢鹽城的響水三縣兩市,主幹流全長七四·五公里,可終年通航。在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灌河經歷了歷史龢自然變遷的嚴峻考驗。早在十六世紀前,灌河就變成為分黃、淮洪水入海的一條支流。到十九世紀的中期,黃...

  • 文章風光秀麗的聖龍山茶廠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趙世柱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圣龙山茶厂 山茶 民间传说

    湖北省棗陽市資山鎭的聖龍茶廠,山淸水秀,風光秀麗。聖龍山茶廠始建於一九七二年,當時的資山區政府,動員萬餘勞動大軍,沿用舊式鎬和鍬,發揚了愚公精神,鑽石挖山,苦戰三冬三春一壅壅一畦畦的綠色茶園,層層迭迭從聖龍山腳至山巔,直插雲端。二十餘年來,聖龍山茶廠由一個小小茶園,發展到一個總廠,六個分廠,三千多畝茶園,機械設備一佰多台(套),技工技師一百餘人,生產優質茶近三萬公斤。如今,進入聖龍山境則心廣神怡,晴日極目遠眺,聖龍山峰連綿起伏,茶畦茶地迭迭層層似綠毯環繞...

  • 文章中華聖母——女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辛中南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女娲 中华民族之母 民间传说 历史考证

    了原始社会早期血亲婚配的婚姻制度。山西民间还有另一种传说。女娲伏羲是同胞兄妹「不能成婚」,一天做了一个好梦,梦中有一位老者指点,在洪洞卦地村东有个磨盘沟,兄妹俩人各拿半扇磨盘站在沟东西两边山上对天祈祷;如果上天允许我二人结为夫妻,将磨盘合为一,否则各奔东西。结果,两块磨盘同时滚下沟合在一起,以此为证便结为夫妻。三、女娲「炼石补天」,使人得以安生女娲炼石补天世人皆知。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天塌下一块,若不及时补住,就会越塌越大,直到把整个天塌下来。女娲为了把「天」补住

  • 文章上海城隍軼事

    来源期刊:《浦東》 63、64  作者:莊愼之 出版时间:1991-04-15
    关键字: 民间传说 上海城隍 海寇 总兵

    昔时民间传说上海城隍最灵,因他能够抵御灾难,保护民众;因此都竭诚信奉!上海城隍姓秦,名裕伯,字景容,原籍大名。元末避难于扬州,后移居上海。张士诚占据姑苏时招他不去,后明太祖屡次召他皆未应召,致明太祖亲自下手诏云,疑有率领民众谋反之意。裕伯恐遭不白之寃,勉应诏召。他生前做官,以保境安民为宗旨。死后受封为上海城隍。前淸顺治十年有海寇张名振,屡次刼掠上海,斯时苏州总兵王璟领兵进勦,结果反遭败迹。当时朝廷调派姓周之总兵前来接任,王璟恐惧民众擧发他颟顸无能,而致

  • 文章安義魁星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市台辦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魁星阁 安义县 乾隆 游仙居 民间传说

    魁星閣位於安義縣解放大街南側,在夢娘娘廟的不遠處。爲兩層四方塔形樓閣。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古樸端莊。原來是一幢佛堂與僧房,後來成了私塾學館。傳說清乾隆時大學士胡中藻(夢山附近人)曾在這裡讀書,但他”讀了三年書,讀不清,人之初‘“(注:指過去的啓蒙讀本《三字經》)。一天,他突然昏倒在地,口吐鮮血,後蘇醒過來,從此學業猛進,得中進士,成爲有名的大學士,由此人們就把這個房子稱爲”星閣“。該閣早毀,現于原基上建了招待所,名爲”遊仙居“遊人似”遊仙“,宿此如臨”仙居...

  • 文章清明囘憶清明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6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85-04-20
    关键字: 芙蓉山 历史事迹 民间传说

    淸明山就是芙蓉山,位於無錫東北鄕,距城四十里。芙蓉山原在芙蓉湖中,湖廣周圍八十里,山兀立在湖的中心,宛如一朶芙蓉花浮在水面上,因而名爲芙蓉山。後來塞湖爲田,山的四面都變爲平地,從此一朶芙蓉已不在水中了。芙蓉山週圍八里,高三十丈,山根斷絕,孤單獨峙,屹然兀立在平地上。山上有一井,名龍井,深三丈,廣五尺,井旁有一座顯濟廟,爲宋代開濟初年所建,廟內有環翠樓,登臨遠眺,景色如畫,胸襟爲之一暢,井旁有一土丘,名龍井峯,又名天一峯,又有巨石二,各高六尺,俗呼石公石婆...

  • 文章醒囈雜綴(十五)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7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7-06-10
    关键字: 醒呓杂缀 飞驼子 皮五事迹 民间传说

    此與揚州畫舫錄所載,鄰婦因與其婦不睦,而爲媒妁,强將其婦嫁與皮五,以洩其憤,全不相同。第以常理言,以一毫無親屬之鄰婦,而强將隣人之女,嫁與一貧無立錐之無賴,以爲洩憤,此不獨於情不合,顯爲不可能之事,畫舫錄所載,自屬令人不能置信,應予說明。皮五名利雙收後,與小姑娘情感甚篤,終日在家處理各項事務外,幷辦理地方公益及救濟等事宜。某夜,大理忽向小姑娘托夢,謂其如何被强氏與小繼謀害毒死,以及强氏與小繼强佔其家產,公然大胆逆倫,成爲夫婦。小姑娘聞其父吿以被謀害毒死慘...

  • 文章晚清才女劉淑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刘淑曾 出身生平 民间传说 代表著作

    十九世紀中葉的中國文壇上,閃耀着一顆璀燦的明星,這便是海州才女劉淑曾。她以優雅的詩詞古文,特别是洋洋大觀的二十四部傳奇作品,贏得了同代人的極大推崇,她的生平和創作情況,今天被收入〔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卷〕。劉淑曾,字清韵,號古香,小字觀音。生于清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逝于光緖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年)前後。她的父親劉蘊堂,是朐南中富場二品封鹺商,住在今天的灌雲縣中正地方。富莫過于鹽商,家境自不必說。她從小天資聰穎,被父親視作掌上明珠,六歲便延師敎讀。有...

  • 文章「大廟」的傅說故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邱文梅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大庙 弥陀寺 民间传说 破庙庄 沂淋小学

    「大廟」原名「彌陀寺」,位於灌河上游支流武障河中游南岸,灌南縣治東北。西邊五里地小溝蕩有一廟氣派小,叫小廟。這廟氣派大,有九十幾間房子,人們都稱大廟,彌陀寺逐漸被人淡忘了。「大廟」,有一段神奇傳說,方圓百里人大都能談得起來。時逢十冬臘月,一個地主由張灣向西回家,經此一塊空曠地,欲解大便,順手從道旁揀一根枯柴,備做揩屁棒。解時隨將柴插於地,只聽柴吱吱響,隨即出枝葉,地主不勝驚訝,是什麼回事?莫非有鬼有怪嗎?不,才近黃昏,鬼怪未必作祟,定是我父我祖常說的「風...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