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谣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蒙藏诗歌民谣的特质——民国七十四年三月廿一日蒙藏委员会与中华日报蒙藏诗歌民谣座谈会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蒙藏诗歌 民谣 人物讲话 民谣诗歌座谈会 蒙藏民族 民族文化

    以文化的了解促進各民族間心靈的溝通

  • 文章平阳民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2期  作者:張志英  出版时间:1987-05-15
    关键字: 平阳民谣 四季谣 哄婴儿 数指纹

    ㈠四季謠正月燈,二月鷂,三月麥桿做鬼叫,四月螺陀嗶嗶跳,五月龍船兩頭翹。六月六,狗沐浴,七月七巧牛郎織女會鵲橋,八月中秋吃月餅,九月重陽登高老人笑,十月國慶國旗飄,十一月大寒冬衣裁,臘月臘肉鰻鮝太陽曬,謝年謝天慶團圓。㈡哄嬰兒ㄇㄞ!ㄇㄞ!(註一)打茭杯,茭白筍,換竹筍,冬筍皮,換糖蔗(註二),糖蔗渣,換棉花,棉花籽(註三),換紅柿,紅柿仁(註四),換鴨卵,鴨卵殼,換木鐸(註五),木鐸唸經,和尙專心,專心好睏,ㄇㄞㄇㄞ乖乖,一睏睏到徒(註六)天光。註一:溫...

  • 文章客家十二月民谣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李經漢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客家 十二月民谣 乡情乡音 农耕文化

    小引客家十二月民谣,是以往农业社会一种手抄民歌,其中将贫民困境与富人安逸生活,描述得入木三分,使人读后有无限的感慨!余童稚时常在庭院听长辈口诵该谣,特别使人怀念,惟因时隔半个世纪以上,仅有一点模糊印象,乃函乡中堂弟璧珍蒐集,据函覆:该谣手抄本早已失传,老一辈虽有多人读过,亦仅能记忆正、二月两个月而已,经多方查访,仍是残缺不全。据综合所得资料显示,一年十二个月中,每月有三十句,不足之处,已根据各月情况,予以补足,期使以往农村实况不致缺失云云。此歌频于失传

  • 文章臨川雜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千里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临川 民谣 才子 羊城 中学 历史名人

    台湾电视台,播演碧云秋梦小说,特别指出那是江西临川的眞实故事,于是闲谈中常常会谈到临川的情形。不履家园,二十余载,鄕愁客恨,肠断中宵,因作临川杂忆,聊抒故土之思。临川是江西旧抚州府的首县。抚州共辖六县:临川、金谿、宜黄、乐安、崇仁、东鄕。民谣有云:「临川才子金谿书,宜黄子弟乐安猪,崇仁小官家家有,东鄕芋头萝卜薯。」这是说临川出「才子」,而故事流传最广的「才子」,是明朝的汤显祖,著有玉茗堂集和临川四种曲,由于淸朝的蒋士铨,做了一部临川梦,描写汤氏在玉茗堂

  • 文章監利文明識小錄續編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民谣编辑 释智顗 明清名人录 近古寿星 监利县志

    弁言最近,叨承台北市我縣同鄕會理事長王軼猛博士不遺在遠,惠書言及:本(七十)年三月廿七日,第二屆第三次常務理、監事聯席會議決定繼續編印「監利文獻」之第二集,且又蒙其不以我的才學庸劣相棄,而一叮二囑地命我撰寄文稿,俾便該集用爲補白,於是我在由衷感激如此的高情優誼之餘,因思故里自古流傳之「愛君且得敬君,敬君莫如從命」俚語俗諺,始特再度不揣謭陋,撥宂勉力成此「監利文明識小錄續編」。至於我以「續編」命題之由,實因「監利文明識小錄」之全文,早經「文獻」之第一集(本...

  • 文章掃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張明達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扫尘 新春佳节 防病保健 《與秘造宅经》 地方民谣 三尸神

    这时,蚊蝇和其它病菌、害虫大都集中在阴暗处或尘土污物之中,处于静止的越冬状态,生活能力极低。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大扫除,既可改善家庭的卫生状况,又可消灭病菌害虫,防止来春传染病的流行。况且爽心悦目的净洁环境可使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给人带来健康长寿。关于扫尘的日期安排,我们海州人是很讲究的,海属有句民谣:「要得发,扫十八;要得有,扫十九;要没得,扫二十」。一般人家安排在腊月十八、十九扫尘,二十是决不扫的,实在没时间,可改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关于扫尘风俗,海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