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主义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斯勒辛格:别低估民族主义力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雷達文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斯勒辛格 民族主义 民族自决 民族情感

    有些人几十年来不断奢谈所谓「越南教训」,却未能照这些教训行事。过去不断有人警告,千万不能插手内战,更万万不能低估民族主义的力量。遇去北越领导人胡志明不肯放弃南越,结果受到很大的压力,现在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谢维契为了拒绝放弃对科索伏省的控制权,所承受的压力不比胡志明轻。企图透过轰炸以明志的「认真态度」,过去无法克服北越的反抗,现在在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也不见得行之有效。更成问题的是我们的目标并不明确。在波士尼亚,我们轰炸塞尔维亚裔人,原因是他们要争取

  • 文章国父民族主义思想光芒照耀世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楊逢泰  出版时间:2002-01-31
    关键字: 孙中山 民族主义 战争 和平 民族自决

    一、定义的问题经一个多世纪的研究,民族主义的学者们迄无对此问题具有普遍的共识,此项「团体的忠诚」(group loyalty)最能激励当代人类、美国学者夏佛(Boyd C.Shafer)观察而体认:「在创造每一个民族(nation)民族性(nationality)和民族主义(nationalism)的过程中牵连到各种不同的历史因数,而且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地理环境影响了民族主义不同的发展。」因此,在中华民国的民族主义不同于日本、泰国和其他任何民族国家

  • 文章孙中山先生民族主义与当前情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周陽山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民族主义 现实困境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孙中山先生在《手著本三民主义》中写到:「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到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美利坚之合黑白数十种之人民,而冶成一世界之冠之美利坚民族主义,斯为积极之目的也。」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进一步在「中国国民党

  • 文章慶祝中華民國九十年誕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楊逢泰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中华民国 九十年 和平统一 民族主义

    善良、公正和更高的秩序,而毕斯麦认为政治家的任务在于发展国家而已,问题是:是否有政治家比毕斯麦看得更远呢?吾人不能确定:但是毕斯麦是「他时代中的第一人」(”The firstman of histime“)。历史的另一启示: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全体民众在政治家领导之下,不可旁贷的庄严责任,民族主义(Nationalism)的意义在同一国家之内,随着时间而改变,在先总统蒋公的时代中,号召「反攻大陆」,其后以「三民主义统一大陆」,旋即以「自由、民主、均富」以求两岸

  • 文章蔚倫賢台近著「鍾姓史話」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鍾競生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钟姓史话》 宗族文化 民族主义 家族源流迁徙 史料研究

    瑞金 钟竞生我中华民族,因有悠久光荣之历史文化,优良传统,故屹立东亚,为世界各民族所共仰。由于我们具传统文化之史书浩如翰海,促成世界人类之进步繁荣,乃公认之事实。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民族主义」中特别提示:「中国国民和国家结构之关系,先有家族,再推到宗族,然后才是国族。」由此可知国家历史文化之根源,多来自家族和宗族之精彩史料。宋代文豪欧阳修说:「为儿所当追远,子孙不识其姓氏之由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鲁不若也。」故姓氏学亦为中华民族史学之重要部分。往昔学者

  • 文章廿一世紀的新世界(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4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99-04-20
    关键字: 二十一世纪 科学文化 经济体系 全球化 民族主义

    (許倬雲先生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本文依據許教授之口述記錄而成,文章未經作者再審閱。轉載自聯合報)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