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汉共返回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汉的今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高舫先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武汉 名胜古迹

    武汉市,简称汉,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鎭合并而成。位于长江与汉水会合处,三鎭鼎足而立,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商业的中心。长江横贯华中九省,武汉居航运的中点;京广铁路直通南北,武汉又为陆运的中心,自古以来,武汉即为华中的重鎭。武昌是一个政治的都市,居大江的南岸,为湖北省的省会,汉口在长江的北岸,为一商业都市,仅次于上海,洋场十里,有东方支加哥之称。汉阳在汉水入长江之西,为一工业都市。武汉三鎭现改为省辖市,现有人口四百二十万人。武昌

  • 文章武廣高速鐵路通車陸地飛行下廣州,千里南國一日還。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作者:荊台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客运专线 武汉新站

    文◎荆台生武广高速铁路在大陆又被称为「武广客运专线」,位于湖北、湖南与广东三省境内,属于预定中的京广线南段,全长一千零六十八公里,刚好约是台湾高铁三百四十五公里的三倍。武广高铁自二〇〇五年六月廿三日在长沙动工,到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九日试运行成功,已经于十二月廿六日正式开始运营。投资总额为一千一百六十六亿人民币,约合五千四百九十亿台币。通车后的武广高速铁路平均时速三百五十公里,最高时速可达三百九十四公里,乘客从武汉市青山区杨春湖畔的新武汉站上车,途经咸宁

  • 文章武汉——九省道衢长江之堑商贾云集气象万千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紹安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 武汉三镇 省道

    武汉三鎭,从历史上看,在三国时代,龙争虎鬪,已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地形上来说,地处九省通衢,长江天堑,水运总汇。开埠既早,商贾云集,西南各省物资,又在武汉集散,所以各省的盛食珍味,可媲美上海……」。已过世的名吃家唐鲁孙,以吃的观点看武汉,评价相当高,而顺带提到的武汉形势,也可让人从文中读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武汉三鎭包括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都市,地当汉水、长江「丁字型」会流处,武昌在长江之东,汉口与汉阳在长江之西,以汉水为界分据南北。在人文历史

  • 文章湖北名勝集錦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 武汉三镇 名胜古迹

    本文系时报文化公司出版刘杰佛先生所著:「忆祖国河山」中的片段,为使吾鄂同鄕、了解故鄕名胜以加强鄕土观念,促致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达到还鄕一游的目的起见。特予摘刊于后。一、武汉三鎭华夏心藏 湖北省因地当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春秋之际,为楚国地。唐宋两代俱于武昌置鄂州,故别称鄂省。湖北省为江湖泽润之区。长江自巫峡而下,横贯湖北省中部经武穴而入江西境,其湖泊之多,为各省之冠。在黄冈与江陵之间,彼此相连者以数十计,皆古云梦之遗迹。山则以大别山脉横亘于豫鄂之间,桐柏山

  • 文章武汉点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司農欣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 武汉三镇 东湖 武汉大学

    汉江成T字型与长江合流处便是武汉。长江河口至武汉,可畅通五千吨级船只。如果是在夏季的话,一万吨级船亦可溯航。大武汉是合并武昌、汉口、汉阳成为一个大都市,现在人口有六百万人。由于地据水陆交通要点,自三国以来称为「可通九省的中原之要地」,成为兵家必争。太平天国曾经在这里发兵,一擧攻陷南京;中华民国革命,也是在武昌起义。滔滔汉水向东流,在长江万里波涛闪烁下,武汉是湖北省的省都。武昌有东湖湖畔,翠绿的垂柳;校园广大的武汉大学,武汉钢铁工业区。汉水对岸是商业繁荣

  • 文章武汉市武昌县流芳岭刘彩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劉文潛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三镇 刘彩玉

    武汉市西历一九二九年,武汉三鎭,即称武汉特别市,隶属行政院。一九三〇年单以汉口改汉口市,隶属湖北省。一九五〇年,又合武昌县、汉阳县、汉口市复称武汉市,仍属湖北省。武昌、汉口、汉阳、昔称武汉三鎭,武昌常驻军队,学堂林立,州、府治亦设此,故称军事、文化、政治区。汉口为商业区,汉阳设有兵工厂,称工业区。因军事、政治、文化、商业、一度颇发展,国人与国际,曾经称之为东方芝加哥。国际眼红,清廷腐败,英、日、俄、德、法列强压制清廷,厉行通商经济侵略,五列强于汉口,均设

  • 文章重建大武汉方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9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市設計委員  出版时间:1973-10-10
    关键字: 武汉 财政 金融 建设 交通

    武昌线。计划铁路,纵横如网。虽一时不易修筑完成。但已筑成者:有平汉路、粤汉路、构成南北交通之大动脉。正修筑者:有川汉路及武汉南昌路。已勘测者:有汉口至西安之线,沙市至常德之线。则东西交通之大动脉,又以武汉为枢纽。是武汉成为全国铁路网之核心都市,不难逐步实现。二、公路:公路分国道与省路其要线有五:㈠由武昌往东,经葛店到鄂城大冶阳新以入赣省之公路。(图内EI)㈡由武昌往南,经纸坊到咸宁、崇阳、通城以入湘之公路。(图内E2)㈢由汉口往北,经横店到黄陂麻城以入豫省之

  • 文章武汉城鎭的演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金達凱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武汉城镇的演变 武汉历史形势概观

    江汉滔滔,流不尽、楚天寒暑。闲眺望、中州景色,洞庭烟雨。长笛一声黄鹤去,晴川巨浪金沙舞。看新军、首义举旌旗,名千古。思往事,情如许。念今日,生灵苦。但萋萋芳草,悲啼杜宇。虏使仓皇奔后妾,龟蛇对峙惊狐鼠。喜挥戈、百万有雄师,风从虎。——咏武汉:调寄满江红

  • 文章重建大武汉方案(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1期  作者:湖北省、漢口設計委員  出版时间:1974-04-10
    关键字: 武汉建设 警政 社政 环境卫生

    第七 警政第一节 组织一、武汉市警察局局长由中央遴选合格之警政人员任命之。二、武汉市警察局总局设于汉口,局内设秘书室督察处行政处刑事科外事科总务科人事室主计室等单位。三、全市分设二十个警察分局与行政区划相配合其分布情形如下:㈠汉口区设十个分局—市区七个分局,郊区三个分局。㈡武昌区设六个分局—市区三个分局郊区三个分局。㈢汉阳区设三个分局—市区一个分局郊区二个分局。㈣河岸设水上分局一个—掌管长江及襄河在武汉市辖区内之水上警察业务。四、各警察分局以下按人口数量

  • 文章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 发展前景 政治经济概况

    武汉武汉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三镇,近两百个湖泊座落其间,水域面积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中国大城市之首。其中东湖水域面积卅三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二〇一〇年三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批复中明确:武汉城市性质为「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城市文明历史可追溯到三千五百年前的盘龙城。这是长江流域发掘出的最古老

共44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