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氏族谱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婁底婁星區——李際公祠重建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漢堯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李际公祠重建 李氏族谱渊源 李氏名人

    扬光大;堂高寰宇显同心族众冀后世继往开来。其三天锡鸿恩际当祠宇维新愿祖德宗功千秋永耀;堂遗厚泽寰内螽斯盛衍盼兰馨桂馥万世绵延。乙酉秋汉尧撰联佑增书于台北注:以上三联拟由族人最后审决择一。附录天堂李氏四修谱序与班序谱序血缘绵绵繁衍,人类生生不息,同姓者从宗,以宗而合族,族谱乃纪氏族世系者也。氏族随岁月而蕃息,谱牒必数十载而修。三世不修,视至亲如路人,则祖宗渊源难溯,后嗣繁衍无纪,生殁居葬不清,人丁众寡莫明,宗支远近罔分,尊卑次序浸失,何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乎?古之

  • 文章鄉先賢 李卓吾的故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明代法家代表 林李同宗 林李宗祠 泉州李氏族谱

    代,生活贫困,后来做过二十多年的地方小官,但由于他为人耿直,性格倔强,与「道学先生」的卑劣行径格格不入,便于公元一五八一年毅然辞官,到湖北省麻城县龙湖,进行讲学和著述。根据「泉州李氏族谱」记载:公元一五六〇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在南京任国子监博士的李贽,闻父逝世的耗讯后,立即返梓奔丧。当时倭寇侵扰东南沿海,直迫泉州城下,李贽到家后,把办理丧事暂搁一边,遂率领子姪同泉州人民一道,登城御守,「虽矢石交加而无惧」,表现了抵抗外敌的英勇气槪。李贽的著作,主要有「藏书

  • 文章我家的老林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李一民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老林 家族谱乘 李氏家族

    豐縣城東南不到四十里,毗連銅山縣境,有一座古老的土寨,人稱新集。四四方方周圍很廣大。據說在淸咸豐年間地方爲抗禦捻亂自衞建築的。當時可能很興盛,但以後慢慢地殘破了,南北兩座寨門傾覆了。護寨河半淤,寨牆子部分也倒塌了,漸漸地寨內空地也種了莊稼,只有西北隅幾家富戶自成村落。聽說李家家廟也在那裏,但我沒有去瞻拜過。出了南寨門向東走,不到兩百步,路北邊有一座柏樹林,一人合抱不來的大樹有百多棵,枝枒蓊鬱,散發著松柏科特有的淸香。林的正中有一座不大的土墳,這就是我們的...

  • 文章李氏祖脉源流考附老子道术辨正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李加勉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大埔李氏 祖脉源流考证 族谱 道教辨正

    已十有五传。十四世祖其野公之弟其靖,乃老子之叔父,时为周康王大将军,李氏在老子之前,实已著称于时;俗传云云殆不足信。路史以官命族为理氏之说似属可通,但谓「老子因祖为理官以为姓」则又已一如俗传之谬!盖李姓滥觞于三代之前,老子去后禹之世几越时千载,李氏起源必不致远在有周昭穆之后;梅县族谱所载指李为姓于夏相帝之世,实信而有征也。玆谨摘录梅县宗祠族谱,间参录海南文昌县李氏宗祠族谱及五十九年镜儒宗长所重印之「广东李氏族谱」略加考证如次:一世祖 皋陶公公佐虞舜为士师

  • 文章黎川河塘李氏十二次修谱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6期  作者:李隆昌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黎川 河塘李氏 重修族谱 开放探亲

    黎川 李隆昌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雖大小不同,其義一也。史者,乃國家之記事,載本紀、敘列傳、垂典章、定政制。譜者,乃一族之記事,詳血緣、辨昭穆、誌功德,睦族倫。明方孝儒云:「有族者皆睦,則天下孰與不善;不善者不得肆,至可幾也。」族睦,不但可匡正社會風氣,還可促進天下太平。俗語云:「非譜無以收人心,而睦族則必出於修譜。」是以自古以來,世家大族者,莫不重視修譜,固本浚源、彰顯祖德,垂訓後昆。且每三十年必須修譜一次,如子孫稽遲不修者,即爲不孝也。據元和姓纂(唐...

  • 文章吿陇西李氏宗族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陇西李氏 宗族回顾 修撰族谱 定字排辈 名人轶事

    苏北西圩陇西李氏,自公祖振芳公始,一脉相传,棠棣繁衍,迄今已传约二十二世,实为朐南望族,唯因几度沧桑,时世多变,故我族中分布于苏北、鲁南及海外者,人丁甚众,其中更不乏咬咬者,实令人闻之色喜。回顾我李氏宗族,自十一世后,排字渐乱,无谱可依,确有涣散之优,故十四世祖如镳公,首倡制谱,几经沤心沥血,斩棘披荆,历时数载,方具雏形,制成草谱。惜乎中日事起,西圩一战,国破家亡,百年基业,付之一炬,虽为民族争光,亦难免于生灵涂炭矣。继之内战频繁,烽烟四起,终致李氏

  • 文章陇西族谱重修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李農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陇西地区 重修族谱 宁都石溪 李氏家族 家族观念

    大族。公超公历经九修,因历年战乱,无法依序进行。惟自一九八八年开放探亲以来,我几乎每年返鄕一次,屡次返鄕,族人都会提及世事变化,伦理扫地之哀怨,吾与鄕长津源、能望、财生等,基于维护大族伦理,及源远流长之文化,创议重修族谱,责无旁贷,乃于一九九一年仲冬,在台北巿倡议,发起联络海内外,共同响应进行十修族谱,并召告族人进行修谱之槪念。次年春由财生将召告书带回家鄕,并探索舆情及政府之反应,不料反对之声大作,官民同感问题严重,纷纷来信暂缓。一九九三年,欣闻粤闽各姓氏,已

  • 文章宁乡李氏重修族谱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王國幹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湖南宁乡 李氏家族 地方族谱 修谱序言

    夫族之有谱,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本,俾后世知其所自来,而动尊祖敬宗之思!此宗族谱牒之纂修,夐乎尙矣!宁鄕李敦宗唯雪先生,自卅八年国变,九州裂帛,渡海来台以还,日以其族谱散佚为念!考宁鄕李氏一系,为有宋一代名相李纲伯纪谧「忠定」后裔。亦即忠良之后。忠定公,福建邵武人,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历官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观文殿学士,河东、湖广宣抚使。靖康初,为兵部侍郞,金人入侵,力主迎战被谪。高宗即位,召为相。易刑政,治军旅,修战备,固边防,力图规复,以黄潜善、汪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