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明末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慘絶人寰的「嘉定三屠」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蘇雪林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明末 嘉定三屠 侯峒 清兵

    明末南都陷,杭州降,淸人乘势分兵四出,逐流寇之余孽,收左良玉之残部,长江流域,西自湖北,东至海,南及浙江,大都降服。于是以为南北大定,自己取消了从前那些哄骗汉人的蜜语甘言,雷厉风行的实行起薙发易服令来了。他们话是这样的:『今中外一家,君犹父,民犹子,天下一体,岂可违异,若不划一,终属异心。』其欲借薙发政策,澈底屈服中国民族的野心,昭然若揭。或将以为辫发仅属形体的事,发薙了,精神不降,不是一样吗?则不知中国人从前的君臣的观念,同妇女的贞操观念,是一般的呆板

  • 文章北學重鎭孫夏峯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孙奇逢 明末清初 阳明学 理学

    孫奇逢(一五八四——一六七五)字啓泰,號鍾元,河北容城人。明神宗萬曆十二年甲申生。與定興鹿伯順(善繼)友,以聖賢相期勉。熹宗天啓五年,逆閹魏忠賢亂政,荼毒正人,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以黨禍被逮。夏峯受左公知,魏、周皆道義交,乃與鹿太公(伯順父)、張果中傾身維護,醵金代輸,繳納未已,而三制先後死獄中,終賴以歸骨故里,義聲動天下。台員及巡撫交章論荐,皆辭不就。畿輔被兵,夏峯率鄕里子弟助守縣城,危而獲全。崇禎十五年携家入易州五公山,結茅雙峯,門生故舊從而相守者...

  • 文章明末清初的江南四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明末清初 江南 四王 王时敏

    江南明末清初的四王,是王时敏、王鉴、王翬、及王原祁。他们的画,都很有名。王时敏与王鉴,都是太仓人,且有亲族关系,王原祁系时敏之孙。王翬为常熟人,则系时敏的学生,四王之间关系极深,他们画的风格亦大致相同。王时敏,字逊之,号耕烟,初仕明为太常。入清隐不仕工诗文,尤擅山水,为清初画苑领袖,康熙十九年卒,年八十九岁。王鉴,字圆照,号湘碧,崇祯擧人,官廉州知府,工画、擅山水,摹古尤精,鉴为世贞曾孙,康熙中卒,年八十岁。王翬,字石谷,号耕烟,师王时敏画山水,以清丽胜

  • 文章新縣大沙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張紅柱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沙井 明末历史 区域文化

    新縣不獨向爲縣治、州治,且爲郡治,惜年代久遠無從查考。相傳舊縣沉塔山下,新縣即今新縣村地。—地方志如是說。的確,新縣三面環山,風光秀美,人傑地靈,有千年孝婦故事動感天地;有偷光鑿壁之匡衡故里;有太白觴月之太白澗;有呂母稱帝之馬欄,等等勝跡,不勝枚舉,今天我要講的是新縣大沙井的故事。明朝天啓年間,海州地區蝗旱,好幾年都沒有下雨,好多地方乾得裂了縫,到處打井求水,都不見效,地方老百姓逃的逃,散的散,病死的病死,所剩無幾的人都感朝不保夕。單說這新縣地方旱的更厲...

  • 文章明末流寇祸陕记略(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仲天輯  出版时间:1974-07-15
    关键字: 明末流寇 档案资料 史料记载

    西安出商雒,走辰州,为鄕兵所诛,党羽溃散。(完)(本文资料来源:摘自清学习进士乔履信所编纪事,加以裁汰改正完成。查明末流寇祸陜,几及二十年间,无一县不先后受其屠毒,各县县志,均有记载,本刋同鄕读者,如欲明了自己家鄕当年被祸较详情形,不妨参看县志记载。)

  • 文章復台墾台悍將——林圯

    来源期刊:《同安》 第50期  作者:陳樹碩  出版时间:1995-02-01
    关键字: 林圯 清顺治四年 郑成功 洪塘埔 明末清初

    林圯将军,同安铜鱼馆人,明天启五年(一六二五)出生南门内望族林大厝内,自幼聪明,用功读书练武,智勇双全。青年时代正逢明末清初战乱,山河破碎,百姓遭殃,引发他爱国爱民的激情,常约知心好友陈辉、林顺等爱国义士,在土谷墘妈祖宫和城墙上观澜亭,秘密商对反清大事,曾赋诗二首:「九洲遇劫山河碎,罪恶归报胡人为,郑帅收回乾坤日,缚捉鞑奴祭永垂」「胡人践踏怎忍受,赤子难忘报国仇,有朝一日鸣号角,英勇奋战取贼头」以表心志。清顺治四年(一六四七)郑成功兴师抗清,据金厦两岛

  • 文章明清易代中的海州婦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地方志 妇女 《古朐考略》 清兵入关 抗清义旗 明末清初

    朐考略》载谓:「沙生妻顾氏,海州王府教授干之女也。居东海关中村。动止必以礼,诗学得之庭训。归于凤凰城中沙生。沙本儒族,其妹亦工韵语。妇功之余,与小姑迭相唱和。」她们过著文明、幸福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她们生于明末忧患岁月之中,其平静的生活很快便被清兵入关所震碎。《古朐考略》谓:乙酉年八月十三日,大兵攻城。城且破,亲族多逃。小姑趋后院诣烈妇求策。妇慨然曰:「事急矣。礼所谓临难毋苟免者,今日是也。」因题诗于楼壁示之,诗云:海上烽烟暗素秋,山城文献尽墟邱。红颜早

  • 文章明末番禺佛门志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魏彥才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天然和尚 明末 佛门志士 名贤传记 方志谱乘

    明朝末年,宦官弄權,朝政腐敗,民生凋蔽,引起了李自成起義,外族侵凌。崇禎年間,東莞袁崇煥蒙冤死後,廣東一些士大夫都感到無限的悲憤和失望。番禺舉人,靑年詩人曾起莘,懷才不仕,於崇禎十二年(一六三九)削髮受戒于著名高僧道獨(南海人),法名函罡,即世人所稱的天然和尙,設壇於番禺海雲寺,為該寺的開山祖。到了淸軍大舉南下,明朝弘光(朱由崧,隆武(朱聿健)紹武(朱聿)相繼死難,永歷(朱由榔)西奔,東莞張家玉、南海陳子壯、順德陳邦彥等人先後壯烈犧牲,南明的世數已無望延...

  • 文章清初之明代遺民畫家——四大高僧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4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明末清初画家 四大高僧 八大山人 石涛上人 石溪 渐江

    其独特丰采,足以照耀当时,名垂后世。明代绘画早期之浙派过于狂肆,而后期之吴派稍嫌文弱,而遗民画家,痛祖国之沦亡,哀异族之宰割,抑郁之气,发寄于画,所以多寄肆豪放不守绳墨,而能卓然自立于千古,发扬民族正气,也匡正了画道正传。遗民画中以出家为僧者居多数,而且都为明朝宗室,隐姓埋名,逃避清廷追查,其中八大、石涛、石溪、渐江等之作品,充满创造精神与奇突风格,最为著名,号称「明末四僧」—四僧之时代已在清朝,而其志非清朝的人民,史家亦将他们列在明代,示不忘本。一

  • 文章清初明代遺民畫家㈡——揚州八怪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5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明末清初书画家 扬州八怪 金农 郑板桥 黄慎 李鳝 闵贞 高翔

    清初的明代遺民畫家,有所謂「揚州八怪」,在我國繪畫史上是以繪畫來抒發志節的一群,在明朝滅亡之後,滿清以異族來掌控國家政權,當時知識份子,痛祖國之淪亡,哀異族之宰割,歷經多少次抗爭,產生無數次之可歌可泣之鬥爭,終因大勢已去。有的以身殉國,有的隱居江湖,有的借文字繪畫來發洩抑鬱之氣,或以諷諫政局。所謂「揚州八怪」就是屬於以書畫來抒發內心之苦悶,寄情於筆墨,發揮獨特之個性的一群文士。揚州位於長江北岸,屬江蘇省,向以風光明媚見稱,隋唐時期已很著名,迭至清朝康、雍...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