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旅台同乡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通山县旅台同乡倡修联合宗谱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黃農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旅台同乡 宗谱 文化交流

    編者按:吾鄂通山縣國大代表黃農—

  • 文章旅台棗陽人的若干社會學特徵調查報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旅台同乡 社会调查 移民特征

    枣阳人外移的极少,过去渠阳人迁移到外地,大概有以下五种情况:第一是考试,中了举,会到外地做官,可能举家外移;第二是出外经商,发达了,寄籍外地;第三是吃粮当兵到外鄕,可能一去不返[1];第四是战乱,为了避乱,逃往外鄕,可能永远不回枣阳;第五是荒年,逃荒到外地,也可能永远流落异鄕。民国成立以来,有些枣阳人外移,一九四九年以前,枣阳有多少人外移,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没有记录。不过,一九四九年以后的情形,倒是有些资讯可供参考,据说目前大陆上大约有两万枣阳人在外地[2

  • 文章萧县旅台同乡五十四姓堂号祖系考略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萧县 旅台同乡 五十四姓 堂号 祖系

    前言我蕭縣同鄕於民國三十八年旅台者數以千計。各同鄕多能吃苦耐勞,勤勉進取,成家立業,至堪欽佩。茲以政府修改戶籍法,將「籍貫」改爲「出生地」;如此,年代久遠,我同鄕之後人將不易知原來祖籍何處。我們的民族,素來注重倫理道德。對祖先能愼終追遠。這種美德,實在可貴。經張鄕親鳳儀倡議對祖籍設法留念,經同鄕會決定製牌垂誌。上刊蕭縣略圖,下載說明文字(文見蕭縣槪況)。在工作進行中,有鄕親建議牌上宜鑄置牌鄕親之堂號、姓名,俾使後人明瞭其本身宗族的堂號,以及初遷台灣的先人...

  • 文章豐縣旅台同鄕中靑代座談記實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永順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丰县旅台同乡 中青代座谈 高本钊 丰县同乡会

    在收到專爲中靑代同鄕舉辦之聚會通知時,心裏有說不出的欣悅及溫暖。記得小時候過年時最盼望鄕親長輩們拜年時所發的紅包了,但歷經三十多年來,滄海桑田,有的長輩已仙逝,接下來是中靑代該負起傳薪的責任了。聚會時首先有高理事長本釗先生簡單介紹豐縣同鄕會現況後,接著介紹數位現任的理監事,同時在他們簡短的會務報吿中。使大家瞭解到上一輩間水乳交融的感情,也感覺到他們藉此次的聚會,希望使中靑代能產生共識、建立適當的組織架構、強化接棒的責任。在沒有財務負擔,沒有時間壓迫,沒有...

  • 文章阜寧旅臺陳氏宗親活動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期  作者:陳大拔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阜宁旅台同乡 陈氏 宗亲活动 编印家谱 祭祖

    ㈠宗親聯誼之始於爲已故立法委員陳海澄宗長之胞兄陳楨卿宗長去逝在陳德超宗長府上商洽治喪事宜時,在座宗親簽認有對旅台宗親進行調査聯繫幷進而作聚會聯誼活動之必要,俾使新生一代有機會相互接觸,相互認識,當囑着手進行,幷由陳大拔、陳昌聖兩宗親爲召集人;於七十年十二月六日上午九時半假台北市中山堂復興室擧行早餐座談會,出席有陳實、陳昌騮、陳大拔、陳雨生、陳恕人、陳秀芬、陳亞人、陳必善、陳昌聖、陳淦卿、陳秋聲、陳必餘、陳必銘、陳之泰、陳作、陳克中、陳德輔、陳韻松、陳松、...

  • 文章江津同鄉大專同學聯誼會的意義

    来源期刊:《江津》 第12期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江津旅台同乡 大专同学联谊会 青年同乡联谊

    江津的敎育,在抗戰之前是四川最發達的一縣,戰時由淪陷區遷入的學校,或新設立的學校更多,說爲全國中等敎育最發達的一縣,亦無不可。就戰前而言,江津學子在重慶成都讀高中大學的,幾乎充塞各校,有「無津不成校」之諺,而且都名列前茅,錚錚有聲。就是在省外如南京北平上海等大埠,攻讀大專的同學,津人亦較四川其他各縣爲多。但我們覺得當時有很大的缺失,就是讀書的人雖多,但沒有組織來聯繫情誼,互勵品德,切磋學問,所以在成渝各校,因爲有少數津籍同學,不守本分,常使校方頭痛,就認...

  • 文章廣東旅台同鄕各項團體活動紀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广东旅台同乡 团体活动纪要 孙中山思想 广东同乡会

    办法:㈠呼吁中共当局、信守诺言做到下列两点:1在「九七」「九九」中共收回港澳治权之后,必须使港、澳维持现状,然后港澳才能继续繁荣,如果港、澳实施共产体制、港、澳势必成为死港,不特对中共政权毫无好处,且将成为中共在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重大负担。2保持港、澳原有的自由与法治等优良制度,贯彻「港人治港」的原则,并应将此等制度,推及于澳门。㈡呼吁中华民国当局体念港澳侨胞处境的特殊困难,尤其居住香港、澳门三、四十年以上者,如有需要来台定居,宜特别放寛限制,以适应

  • 文章鄕訊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台湾选举 理监事联席会议 核能发电第三厂建设 旅台同乡芳名录 《李氏宗谱》

    △江蘇籍同鄕參加台北市議員和台灣省各縣市議員競選者,共有十九人,他們已經分別向當地選擧事務所辦妥了登記手續,希望十一月十九日這一天,同鄕們都能發動親友,投票支持我們的同鄕,使他們榮獲當選。他們的姓名及選擧區如下:台北市:第二選區荆鳳崗、第三選區潘天祿、第四選區蔣淦生、第五選區周洪根。台灣省台北縣、第一選區袁寶海、孫英、第三選區張幹明、高雄縣第一選區曾愫東、周恩錫第二選區吳崇恆、第三選區王爭、花蓮縣第三選區邵金鳳、桃園縣第一選區楊志頴、新竹縣第一選區郁慶榮...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