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献资料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吳哥窟的溫州人塑像——周達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6期  作者:高啓新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周达观 外交 柬埔寨 文献资料

    在溫州的歷史上,周達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名字。他是溫州第一個以政府官員的身分出使國外的使節,它不同唐代的商人李處人,自擔險惡,越洋橫渡;也不同宋代周佇,在北宋真宗咸平元年隨商船至高麗經營,流落異域,衣錦還鄉。周達觀出使真臘卻是一次有目的的國家外交行為。周達觀生活的元代,是溫州的商業和對外貿易異常活躍的時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溫州繼廣州、杭州、明州、泉州等城市後,設置了對外海上貿易的管理機構——市舶司,還修建專門碼頭”以達商舶“。”海上絲綢之路“的...

  • 文章江西輿地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0期  出版时间:1987-10-31
    关键字: 文献资料 县志 江西简介

  • 文章豐城劍史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周正剛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丰城剑 文献资料 史话传说 剑池 剑匣

    江西豐城簡稱「劍邑」。豐城市治所在地名「劍光鎮」。豐城名勝古蹟有「劍池」、「劍匣亭」、「劍光祠」、「劍江驛樓」和「觀星台」等。我國有許多歷史名人慕名來此參觀遊覽,留下了大量寳貴詩篇。筆者原籍新建,在豐城生活多年,聽了很多豐城劍的史話和傳説。一、龍泉、太阿兩劍的出土和消失「晉書」張華傳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當東吳還沒有被西晉滅亡時,天上牛、斗二星之間常有紫氣出現。晉王朝君臣對此議論紛紛。許多人認為牛、斗二星下臨吳、楚,這是東吳還很強盛的徵兆,滅吳計劃應該緩行...

  • 文章喜識李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云台区志》 李祯 文献资料 乡贤名士

    一九九一年離開朝陽中學,有幸去猴嘴編寫《雲臺區誌》。寫「教育」篇章時,看《康熙海州誌》「教典卷」載:「李禎,登隆慶辛未科張元汴榜進士,歷仕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李禎,陝西慶陽衛官籍,海州人,中隆慶丁卯科亞魁。」看《嘉慶海州直隸州誌》卷六選舉表一、表二所載同《康熙海州誌》,只「衛官籍」寫作「尉官籍」,無「海州人」三字。看民國二十五年問世的《連雲一瞥》,作者許紹蘧先生在其「過去的連雲」教育一節中嘆道:「即以連雲論,秀才、廩生、五貢,代不乏人,而舉...

  • 文章江南別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江南別裁 学术研究 文献资料

    「江」,幾乎無人不知。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云:「水出蜀湔氏徼外崏山,入海,從水『工』聲。」是專指「長江」。《辭源》、《辭海》及《現代漢語詞典》諸工具書,解的基本相同。除專指長江外,還有三個意項:一是大江的通稱,如珠江、淞花江。一是古國名,「江」國在今河南正陽縣。一是「姓」。只是排列順序小異。「南」是方位、方向,世人盡曉。「江南」自然是指地區而言,指在長江或其他什麼江的南方,誰也不會否認。讀古詩文、古樂府有「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之句。西晉陸機《贈范曄》...

  • 文章沭城史話 沭陽縣之沿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文献资料 《沭阳县志》

    沭陽爲古老之縣,有數千年之歷史,因政權更迭,其名稱亦相應變化,時分時合,時合時分,或數縣合而爲一,或一縣分爲數縣,變化頻繁。余根據多種《沭陽縣志》及相關資料記載,將其沿革情況綜述如下:沭陽,古炎帝少皞之墟也。《禹貢》謂爲徐州之域。帝嚳、唐堯、虞舜及夏商五代,均爲徐州之地。《通典》載:周將徐併入靑,爲靑州。春秋時代,屬于郯子國(少昊之後裔封于此)之地,後爲楚所有。《方輿紀要》載:秦併天下,初置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郡,沭陽初爲薛郡之地,後屬郯郡。《漢書·地理...

  • 文章大小柴市地名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張炳超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大柴市 小柴市 地名考 文献资料

    凡是到過灌雲縣的人,大概都會知道灌雲縣境內有兩個「市」—大柴市和小柴市。其實這兩個「市」,只是下車鄉境內的兩個普通的村莊。村莊怎麼成爲市的呢?因工作的需要,曾對其作過一番考證。翻遍明清時期的各種《海州志》,並無大小柴市的地名。海州最後出版的《嘉慶海州直隸州志》成書於一八〇五年,顯然大、小柴市是在一八〇五年以後才得名的。磨行口和牛墩河我在編寫《灌雲縣交通史》時,史料中幾次出現「磨行口」這個地名,是史書中據有重要價值的地名資料,而在現在的灌雲縣境內卻沒有這個...

  • 文章海州馬路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宋繼奎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马路口 文献资料 往事回忆

    海州城內中大街的中心地段南側,有一寬敞的地方名曰:「馬路口」,位於原孔廟(又叫儒學)前面。這個「馬路口」,並非一般所指的各馬路通過的地方,而是一個專用的「地名」,在該地段立有「馬路口」地名牌。「馬路」一詞,在我國來說是舶來品,我國古代沒有「馬路」一說,其來源是十八世紀末,英國正處於工業革命的熱潮中,工業的發展對交通運輸的要求愈來愈高,昔日那種「人走出來的路」,再也不能因應人們的需求,在此情況下,英格蘭人約翰·馬卡丹設計了新的築路方法,用碎石鋪路,路中偏高...

  • 文章山水史話 東海羽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水易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羽山 风景名胜 文献资料

    羽山,位于江蘇省東海縣北部,距縣城約二十公里處,是蘇魯兩省的分界嶺。山的北面爲山東省臨沭縣,山的南面則爲江蘇省東海縣的橫溝鄕和溫泉鎭。羽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東西長約一·五公里,南北寬約一公里,海拔高度二六九·五米。遠望山頂常有噴雲吐霧之壯觀,山勢挺拔,景色秀麗。有古詩云:「羽山一點靑,海岸雜花碎,日暮千里帆,楚色有微靄。」羽山的來歷據考證得益于此山的野雞(雉),因爲其羽毛非常的美麗,因此山以「羽」而得名。如淸朝《嘉慶海州直隷州志》記載:「羽山之穀雉具五...

  • 文章江蘇文獻資料徵集第二次座談會紀要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63-02-25
    关键字: 江苏文献资料 征集座谈会 会议纪要 张謇

    談明華先生報吿南通錢公南先生因須親自主持一會,已先退席,臨行時他聲明,如有需要,他願意把所知季直先生之事,另作補充。又周天固、郎靜山丁似庵三位先生亦曾發言,郎先生並首先聲明他的身分是出生在江蘇淸江浦的,實際上是江蘇人。茲爲篇幅所限,三位先生的談話,改在以後發表,特此致歉。至鄧傳楷先生因公忙未到,馬樹禮先生因立院開會先退,故均無發言紀錄。——編者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