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古迹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龍蟠虎踞——帝王都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4期  作者:張彪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南京 文物古迹 探亲互通 艺文选粹

    (編者按)張彪鄉長爲台北市南菁書法學會秘書長,今年率團受邀訪問安徽省滁州市並曾遊覽南京等地。

  • 文章伊川縣古跡及其有關之歷代名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郭隆朝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伊川县 文物古迹 河南名人

    豫西伊川縣位於伊川盆地,風景秀麗,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人傑地靈。歷代帝王將相及名儒賢哲則多慕名而前往遊覽、打獵、定(隱)居、講學,甚而前往建別墅,修花園或築佳城者。此種史實,俯拾即是,筆者已於拙作「伊川縣現況」一文中述及,眞可謂是「群賢畢至,高朋滿座」矣。茲謹將其中所言古跡及其有關之歷代名人,依其年代遠近,而擇要述之於次,以供各鄕賢參考!一、夏禹伊川盆地在遠古時原爲一湖,迨至夏禹始鑿龍門以疏伊水。故水經注云:「伊水北入伊闕,昔大禹鑿以通水」。所謂龍門石窟...

  • 文章晉國都「絳」三百年「新田」地望新絳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楊兆平 許雋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晋国 历史发展 文物古迹

    前言晉國是西周初期由周王室分封的一個諸侯國,歷史悠久,國脈綿長,曾活躍於我國歷史舞台六百餘年。其前三百年國勢平穩,後三百年爲鼎盛期和衰落期。晉獻公以「絳」爲晉國國都之後,晉國逐步成爲中原諸侯國的盟主,成就了霸業;後至晉景公遷都新田。明清以來,人們竟找不到「新田」地望(指地理位置)之所在,其非咄咄怪事!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人推測侯馬市爲新田,但與史料所述節節不符、大相逕庭。本文以無可辯駁的經史資料和半個世紀來考古發掘成果證實,當年晉景公的新都「新田」,就是現...

  • 文章伊山石門口的傳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沈其旺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石门口 历史典故 文物古迹

    在灌雲縣大伊山西麓,離山根大約有六里之遙,有一清秀的村落,叫作石門口。石門口,是我的故鄕。村東是一條古老的叮噹河,橫跨河上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橋。橋的西北是一大土嶺,相傳是漢朝時一貴族的墳墓。村中約莫二、三百戶,多以農事爲主,是典型的蘇北鄕村。提起石門口這一名稱的由來,還有一段悠久動人的傳說。那是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奢侈腐化,寵信奸佞,致使綱紀顛倒,朝政大亂。天下百姓,倍受荼毒。起義烽火,連綿不絕。其中著名的起義領袖有河北的竇建德、山東瓦崗寨的李密等。別的不...

  • 文章虞姬墓在我家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虞姬墓

    劉項佳人絕可憐,英雄無策庇嬋娟;戚姬葬處君知否?不及虞姬有墓田。這首詩是宋朝范成大詠歎楚漢戚、虞二姫的,漢高祖劉邦寵姫戚夫人,後爲呂后所殺,去其耳目手足,名曰人彘。虞姬是西楚覇王項籍的寵姫,有傾城之色,載於軍中,朝夕不離。秦始皇無道,幷呑六國,南修五嶺,北築長城,東塡大海,西建阿房,焚書坑儒,奴役人民。時項籍與劉邦起兵,席捲三秦,指鴻溝爲界,平分天下。以用范增之謀,連敗漢王七十二陣,一旦被韓信所敗,夜走陰陵(故城今安徽定遠縣西北),覇王敗欲向江東取救,因...

  • 文章紫陽夕照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沭河 紫阳桥

    沭陽城南瀕沭河,紫陽橋橫跨沭河上,以通南北,舊爲石甃,建於明永樂四年(一四〇六),以南岸有紫陽觀,故名。後圯,每夏河水漲潰,人民病涉。崇禎四年(一六三一)知縣吳侶置木梁,改題迎薰橋,蓋近臨迎薰門外也。淸順治十年(一六五三)知縣王國泰以橋正當衙署直衝,遷建數十步,改名文峯橋至今。出迎薰門或聚魁門(俗稱大,小南門),過文峯橋,經南關街,卽達紫陽觀,爲宋時張眞人所創建,煉丹於此。明天順七年(一四六三)道會呂立中重建,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副憲仲選損資曁鄕耆蔣勳...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0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10-30
    关键字: 开封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城市布局 相国寺 琼林苑

    瓊林苑是京城最大的皇家花園,也在順天門大街。苑門向北,與金明池相對。大門是一座並排五道穹門的大牌樓,上懸徽宗御書「瓊林苑」橫匾。進門有一條御路,是用錦石鋪砌,極光潔整齊。兩旁有幾百株古松怪柏,濃蔭生涼,幾看不見天日。順御路往裏去,左邊有石榴園,右邊有櫻桃園,春夏開花的時候,爭紅鬥妍,燦爛如錦。再往裏有假山、池塘。假山都是用江南太湖石堆起來的,上有八角小亭和淸松翠柏。池塘四周是用錦石砌成的小路。路旁遍植楊柳桃李和琪花瑤草。池中有樓臺殿閣,都藉曲梁虹橋連接。...

  • 文章上海最高古塔西林塔修復

    来源期刊:《浦東》 第79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5-02-28
    关键字: 西林塔 古塔修缮 文物古迹 西林禅寺 风景名胜

    修復前的西林塔。松江西林塔高四七米,為現在上海地區最高的古塔。座落於松江慶雲橋北西林襌寺內,故名。關於塔名的由來變遷和歷次建修等情況,本刊第七十一期《古城松江話寶塔》一文已有介紹,這裡不贅敘。一九八三年,西林塔被列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塔因年久失修,僅存光禿禿的磚砌塔身(見附圖)。一九九二年計劃修繕,是年五月成立修繕西林塔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正式啓動修繕工程。七月初,負責修繕工程的上海華亭營造公司古建築隊進駐西林塔修繕現場,開始作動工前的準備工作——搭腳...

  • 文章張堰姚家祖宅將闢爲民俗館

    来源期刊:《浦東》 第75期  作者:高渠 出版时间:1994-03-25
    关键字: 民俗馆 姚家祖宅 姚石子 文物古迹 旅游观光

    吾鄕張堰鎭姚家祖宅,爲地方上有名之大宅院。當年姚石子(我外公)悉心經營,建成前後兩層七進(七排兩層樓的房子),美侖美奐,具有江南民居特色之建築群。姚石子名光,爲江南名藏書家及古文學家,崇尙民族氣節,熱心地方公益。淸朝末年中國南方以文學推動革命的「南社」,姚家是主要的支持者,他並擔任過一任南社的社長,與柳亞子、黃興、蘇曼殊、秋瑾…等皆是好同志。他急公好義,樂於助人,曾幫助過國民黨,也幫助過共產黨,章太炎先生曾以「著書常載靑牛背,避世無庸金馬門。」一聯相贈。...

  • 文章虞姬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鴻徽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虞姬庙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名人诗词

    康熙沭陽縣志載:「治西四十里顏家集,有虞姬廟,其西十里,今尙有虞姓者居,相傳爲姬族。」又嘉慶海州志亦云:「沭陽縣治西有虞家宅,乾隆時尙有虞姓居之……。」虞家宅,相傳爲楚虞姬之故鄕,惟正史無考,而顏家集西,虞姬溝南岸,有虞姬廟,前後兩殿,正殿供虞姬愬像,廟甚古,建築年代,亦不可考,近閱舊籍,錢塘袁子才知沭,江陰朱畫堂任沭陽敎諭,各作咏虞姬廟詩一首,乃嘉慶海州志,道光海州文獻錄等,均未收錄,敬祈 卓予刊布,以供鄕長之參考回憶。袁枚 重遊虞姬廟乾隆戊申姬 故沭人...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