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文物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賢曾瓊琲的練武石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特刊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曾琼琲 练武石 尺寸造型 故乡文物

    前清武榜眼曾瓊琲和他的侄曾孫茂練武用者有下列三款練武石:其最大者,高六三公分、寬四二公分、厚二七公分、重一六〇公斤;次大者,高六〇公分、寬三七·五公分、厚二六公分、重一二〇公斤;第三款,高六二公分、寬三八公分、厚二三公分、重一一〇公斤;最小者,高五七公分、寬三六·五公分、厚二五公分、重九〇公斤。以上三款練武石皆爲長方形之立體,石質堅硬,雖兩邊鑿有凹洞,方便抓提,但非有良好功力,搬弄時殊難得心應手。

  • 文章古石獅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特刊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古狮石 水寨大桥 造型外观 故乡文物

    水寨大橋東端的石獅,原係華城天后宮前護衛,刻於明嘉晉四十四年(公元一五六五年),是距今已四三九年的古物,一九六一年水寨大橋建成後遷移至此,成了橋頭侍衛。石獅高一·三公尺,長〇·九公尺,寬〇·四七五公尺,以花崗岩石料精雕而成,歷經四百多年,風吹雨打毫無損傷。石獅有雄雌各一,置於長方形石須彌座上,分別玩球或帶小獅,均口含圓珠,可以滾動,但不能取出;兩獅後腿下蹲,前胸上挺,頭略偏轉,大眼圓睜,注視前方,氣勢懾人。此對石獅不但造型生動,工藝精湛,而且年代久遠,確係...

  • 文章先賢李威光的御賜匾額及練武關刀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五十周年紀念特刊》 特刊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李威光 御赐匾额 练武关刀 匾额外观 故乡文物

    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一七七二年)御賜武科。「狀元及第」匾額給李威光,匾爲木質長方形,高七二公分、寬三七·四公分、厚四·五公分,豎排楷書浮雕,紅底金字,四週鑲嵌雙龍戲珠花瓣邊框。「御前侍衛」匾亦爲乾隆皇帝賜給武狀元李威光者,木質,長方形,高八七公分、寬五三公分、厚四·五公分,鑲雙龍戲珠花邊框,紅底金字,浮雕楷書,字型豎短橫長。李威光早年練武用關刀,連柄長二五〇公分、刀部長六七公分、寬一四公分刀背厚一·六公分,全重六四公斤,係煉鐵所製。李威光華城黃埔人,曾任廣西...

  • 文章编後漫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賴暋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同乡会 财力 故乡文物 县志

    新年新望」的短文中,我们曾经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玆再提出两点,请共同合作:第一、加强故鄕文物的蒐集和整理。目前文献最感缺乏的稿件,是故鄕文物一栏。而这一方面的稿件,则是疏慰高年的鄕长的故园思念,和加强年靑鄕友增进鄕情连系的重要史料。因此,我们希望在这一栏将江西八十三个县的历史风物人情等概要,作更有系统的介绍,能够继续分期刋出。检查过去一百二十期中,作过概略或片段介绍的县份,依期别先后计有宜春(第2、119期)、都昌(9:此阿拉伯数字表期别)、弋阳(10)、南昌

  • 文章梅江橋及千佛塔建 築經過追憶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彭精一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梅江桥 千佛塔 建筑过程 往事回忆 故乡文物

    一、梅江橋民國二十一年春,爲筆者出長梅縣之次年,邑人曾君漢南來縣署,建議興築梅縣城南跨梅江之大橋,有法籍賈神父所繪之模形,幷擬介紹揭揚有經驗之工人。且曾君自願擔任籌募經費。當時縣中正興築公路十餘條,橫跨梅江之橋,必不可少。而縣署又聘有建築技士二人,一爲唐山交通大學畢業之劉仰曾君;一爲上海南洋路礦學校畢業之陳載睿君;有人有錢,何樂不爲!?爰邀集地方人士,進行討論,邑紳楊問渠先生提出:一、梅江水急沙多,工程困難;二、南岸有龍王廟、北岸有漢帝宮,風水關係,不能...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