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亲回乡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次難忘的採訪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作者:劉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采访老兵 人生感怀

    记得小时候,知道台湾是我国宝岛,物产丰富,盛产黄金等,小学时经常唱一首歌:我爱我的台湾哟,台湾是我家乡,过去的日子不自由,如今更苦愁……改革开放以后,听了许多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童年、酒矸倘卖呒等等。一九八五年我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习新闻编辑时,还接触到了刚刚起步的主持人节目:海峡之声,听我国第一代节目主持人徐曼小姐谈这档节目的趣事。许多台湾同胞听了广播,想方法去到大陆探亲旅游,大陆与台湾的联繋多了起来。早就听说我们礼县当年有几十人去了台湾,有的

  • 文章八次還鄕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7期  作者:李人翹 出版时间:2002-07-10
    关键字: 大陆探亲 回乡经历 人生感悟

    中国大陆是我们的祖国不能数典忘祖。大陆又是我们父母劬劳、生我育我的家乡故应恭桑敬梓,不应离乡背井之后,而忘记飮水思源落叶归根。亦不似项王富贵锦衣始还乡,也不若高祖荣归故里唱火风。我们恪遵儒教—孝悌、忠信、乌鸟私情,月是故乡明,每逢佳节倍思亲。故虽穷措大,亦罗掘倾囊回乡度岁团圆。于是儿子照顾双亲,于二月五日起程,机票每人一三〇〇元,由市区坐的士到机场二五〇元,初见机场俨若皇宫,科学进步大开眼界。晩上九时起飞十时抵桂,侄女侄媳专车迎接下榻漓江花园自置别业

  • 文章連之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潘連之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忆老友 家乡变革 投笔从戎 回乡探亲

    夫妻爱人吟。当朝布粮均用票,访友路条方通行。孔孟文化过去式,古代字体变简形。●忆往投笔从戎远征军,报效国家意志坚。一路坎坷道不尽,脱下戎装变荣民。家庭生活虽无虑,记忆体力不从心。邀约好友忆往事,忘掉艰苦那段情。●故鄕的景象古今灌水永东流,村舍道路变原形。衣着风俗如故旧,壮男打工妇耕田。鄕亲衰老名永存,后嗣难认叫小名。回鄕探亲称台胞,相拥互诉离别情。

  • 文章劄記宗譜 漁梁施氏遷沭家譜後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施作強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施氏家谱 历史事迹 回乡探亲

    史載周公旦之子伯禽,封於魯,十三傳至尾生,食采於鮑,賜姓施,即爲吾族之鼻祖;歷秦漢魏晉及唐宋元明,迄八十世,單名濟,徙居歙縣漁梁,懋有遷無,入籍而家焉。再傳至八十九世祖溥公,生三子,幼子以極字建其,爲人端厚,精堪輿術,緣以徽亂,於康熙間,奉母孫氏來沭,德配黃氏,卜居沭城小南門,嘗訓示子孫曰:「行莫大乎孝,人莫欺其心,汝曹勉之。享年九十二,五世同堂,食指逾百,同居共爨,人稱『義門』」。即爲遷沭之一世也。清光緒間,先曾祖振飛公諱高昶,手寫親族人丁及源流,並由...

  • 文章驚見桂林設計創意的奇葩九天銀河人工大瀑布、榕杉兩湖景觀大改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7期  作者:龍繹緒 出版时间:2002-07-10
    关键字: 回乡探亲 经济建设 人工瀑布 建设成就

    军政长官公署撤退来台。至民七十七年开放探亲以来,即返回桂林,因笔者同胞兄、嫂、姐等数人均尙在,各自成家,培育三代,尤感亲切,故此后每隔二年、甚至一年,均返乡一次,至今已达八次之多。每次感觉总是一次比一次进步(含经济与建设)。尤以去年民九十年突飞猛进,令人吃惊来形容,决不为过。以下几项市区新建设,特向诸位乡亲父老简报,尙请不吝赐教:一、市中心广场:于一九九九年一月八日动工,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竣工,正面临中山中路,东临漓江,南接杉湖,西望隐山,北倚独秀峰。地面以

  • 文章山東人遊山東(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劉凌雲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回乡探亲 重游故乡 济南见闻 泰山日出 游览三孔

    一、楔子—少小离家老大回,鄕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笔者山东省博兴县人。民国十八年,九龄离鄕,先到东北,「九一八」事变后,负笈北平。卢变军兴,投笔从戎,习剑于四川成都。分发西南,移防西北,抗战胜利,南宁受降,广州接收。曾于剿共作战中,军次靑岛,转战周边各县。胶济铁路一度通车,也曾去过济南市。戎马倥偬,那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寻访名胜古蹟?直到民国七十七年,政府开放大陆探亲,始得三度回鄕探亲,瞻仰故土文物,畅游齐鲁胜景。前二次

  • 文章故鄉曹一民鄉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王若安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曹一民 回乡探亲 艺术专科学校 书画研究 媒体报道

    今年回鄕探亲,又遇见了曹一民鄕长,艺名一明,他系海州城人,今年七十岁,身体健壮,精神奕奕,人生七十才开始,对他的艺术方面来说,确系大放光彩的时候。他于一九四八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攻读美术,经过数十年悉心硏究绘画,初学时,得到张野楼先生和张大千先生的指导,后又拜师黄宾虹先生、潘天寿先生、彦涵先生学艺,融会贯通,专硏大写意画法,在定位上成为国家二级画师,也参加了很多艺术团体,如:中国书画硏究院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香港美术出版社(世界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