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历程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衆秀才釋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秀才释碑 抗日事迹 抗日历程

    抗日的这颗心却是永远也砸不烂的!

  • 文章從天下第七十一福地談到雲臺山區抗日經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抗日历程 云台山 抗日战争 人物事迹

    七日「芦沟桥事变」而引发的抗日战争。日寇侵夺海州之序曲民国二十六年九月的某一天,日机在南城东山后丢下了第一颗炸弹,该处系税警圑的训练基地—朱嘴营区,营区内布署有四门高射炮,在日机投弹时,亦予还击十余发,当地仅一耕牛被日机投弹炸死,无人伤亡。后来日军知道该处布有重炮,日机均不敢低空侵袭。而祖母福大,就在动乱伊始的十一月底辞世,避掉了烽火战乱,流离失所的苦难。民国二十七年,日军侦知税警团他调,高射炮亦随之撤离,于是肆无忌惮地低空轰炸,使得山区居民、学校纷纷疏散躱

  • 文章『盧』乎?『蘆』乎?————爲『盧溝橋』正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徐公超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抗日历程 地区发展

    今年七月七日,是「盧溝橋事變」的五十八週年。無疑的「盧溝橋」三個字,曾經震驚過全世界,早成爲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重要地名。但說來非常遺憾,在五十八年後的今天,「盧溝橋」的名稱,竟然還時起爭議,且莫衷一是。這若傳到外國人耳中,恐怕眞不啻是「天方夜譚」了。爭議的焦點,在於究竟應作「盧溝橋」還是「蘆溝橋」?我以爲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只須看該橋下的河流是叫「盧溝河」還是「蘆溝河」即可決定。曾在報上先後讀到同一位作者的兩篇文章—一篇題爲「史料支持『蘆』溝橋」。另...

  • 文章戰後沭城巡禮·觸景生情話舊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榮金生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抗日历程 民间传说 述城巡礼 所见所闻

    永遠不會忘記民國三十四年的秋天,日寇侵略者無條件向我投降,八年抗戰終於獲得了最後勝利。由於勝利來得很突然,使人驚喜不已!在勝利的喜悅中,也讓我體認到一個不變的歷史法則,那就是「侵略者的最後下場——失敗。」秋去冬來,轉眼即屆次年的農曆新年,這個新年是在勝利後的歡欣喜悅氣氛中度過,所以比已往新年過得特別快樂,令人難忘。新年期間,春暖花開,正是郊遊踏青的最佳季節,我受魁孫與榮珍兩個族侄的邀約,前往戰後沭城去看看,這倒也正合我意,於是欣然同意前往。兩位族侄皆有家...

  • 文章對日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周年纪念 抗战历程

    军民及世界人士书」,在这篇文告里,劝勉全国同胞,保持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念旧恶,与人为善。我们只是与日本军阀为敌,而不是与日本人民为敌,政府对日本一件重大的恩德,放弃赔款的要求,使得日本财政免于破产,也使日本才有经济复苏的机会。今年是我们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大家应该不会忘记的,尤其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身历其境,参加过抗日工作,或者受过日军的迫害。这种血海深仇,被蒋主席以德报怨一句话,全部勾销了,可是日本不知怀念,忘恩负义,实在可耻。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 文章百靈廟戰役史料選錄(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簡笙簧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百灵庙战役 抗日战争 抗战历程

    长,负责指导伪蒙军侵绥计画后,双方更积极备战中。十月,伪蒙军在日人指导下,开始侵扰绥东,与国军发生遭遇战。十一月,战况转趋激烈;十五日,伪蒙军侵入绥东红根尔图被击退,旋又集结于百灵庙,准备大举进犯。傅作义以战事已无可避免,遂于二十四日在蒋委员长授意下,先发制人,下令国军突击百灵庙,而中央亦调派汤恩伯、门炳岳等部队及空军准备应援,百灵庙战役遂于焉爆发(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至十二月七日)本文系就国史馆典藏阎锡山档案绥远抗日一案中有关百灵庙战役之史料,试加摘由

  • 文章投筆從戎憶當年(九)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勞聲寰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投笔从戎 人物事迹 抗日战争 从军历程

    勞聲寰遺著(十七)調任空軍入伍生總隊長三十二年秋,空軍當局以美空軍已加入我國戰區並肩作戰,壓迫日寇制空權東移致不敢深入我川西大後方,第一線各戰區制空權逐漸奪回。同時,美國允許代訓我空軍飛行、機械、通信、測候等學生,以節省器材、油料運來之浪費與艱辛,乃大量招收空軍各校學生,經入伍訓練結業,即分批飛美受訓。川西對空作戰威脅已吿解除,余被調赴銅梁擔任入伍生總隊長。該總隊係自二十七年冬成立,僅訓練空軍軍士學校學生之入伍敎育,編制有六個中隊、一個練習隊,總隊長爲曾...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