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曲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多角度探討甘肅京劇「夏王悲歌」之創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2期  作者:貢敏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国光剧团 甘肃京剧 《夏王悲歌》 戏曲研讨会 戏曲现代化

    在为期三天的「两岸传统戏曲现代化硏讨会上」,关于新编历史剧「夏王悲歌」的种种辉煌纪录,是与会者最感兴味的话题。它究竟是怎样的一出戏?眞的那样好看吗?得了许多奖,是否实至名归?创新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样板戏……终于,在五月九日国家的首演当晩,观众以热烈掌声,证实了「夏王悲歌」是一出令人震撼、警喜的好戏。它有创意、有格调、视听之美以外,尚有广阔的思索空间;是编、导、演,及舞台工作,综合呈现的高艺术质量的戏剧作品。尤其重要的,它绝对是中国京剧。虽然教人耳目俱新

  • 文章欣賞馬靜亭演秦腔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菊農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秦腔演出 中国戏曲 传统文化 剧艺学校 地方戏曲师资

    十二月十八日,两栖的名坤票马静亭女士,演秦腔的「藏舟」于国军文艺中心,唱做俱佳,为戏剧界留下辉煌的一页,顾曲之余,联想到这发祥最早的中国戏曲。据说:秦腔始于秦始皇时代,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高渐离的击筑高歌,都是秦腔的滥觞。又有传说谓秦腔来自西琴,而止于秦,故曰秦腔。这许多的记载,是否可信?因为我国自有戏剧以来,迄乏有系统的纪录,复鲜佐证,前贤的残篇断牍,难于整理分析,但是,不论怎么说,秦腔发祥早于其他,可以相信的,因为国剧的一部分出于汉调,汉调

  • 文章海州戏曲园中的一枝奇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刘淑曾 戏曲文化 乡贤事迹

    年),刘淑曾已四十七岁,案头已积有不少作品,她一一整理,准备结集刊行,她高兴地为自己的集子作序后,还专门送王子扬老先生处,请其指点并作序。光绪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九七年),她随夫两次去杭州,把自己的二十四种传奇稿连同诗词、戏曲诸作品送给俞曲园请教,俞老展阅后,啧啧不已,欣然为其作序,并乐助推荐刊印。谁料天不从人愿,这年秋苏北多暴雨,沭阳尤大,刘家大宅,全被水淹,刘淑曾的一些文稿均埋泥淖中,存者无几。更令人慨叹者,钱家田亩无收,生活不保,往日的闲雅阔适不再,刊印诗词已成

  • 文章夏王悲歌、原野帶來新京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2期  作者:黄秀錦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夏王悲歌》 李元昊 京剧现代戏 甘肃京剧团 戏曲创新

    大陸甘肅省京劇團帶來西部京劇「夏王悲歌」和「原野」,雖然賣座没有爆滿,但是卻引起國内戲劇界的討論,因爲這兩齣戲都不是傳統京戲,「夏王悲歌」是融入現代戲劇場藝術的創新京劇,「原野」更是著民初服裝的「京劇現代戲」。「夏王悲歌」是具有京戲科班底子,又有現代劇場經驗的女導演陳薪伊執導,因此京劇的唱做唸打在戲裡充分的獲得表現,並不會因爲遷就舞台設計而削弱。而陳薪伊利用舞台空場配合少數平台,讓演員有高低左右的走位,戲劇進行中再配合燈光、煙霧效果,相當貼切的營造劇場氣...

  • 文章我的五十年舞台生涯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7期  作者:趙義庭 王景中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舞台感悟 五十年舞台生涯 戏曲的学习 排戏 灌制唱片 遭遇不幸遇刺 加入香玉剧社

    (本文由趙義庭口述,王景中整理。山東曹縣人,1916年。已退休,住鄭州市。王景中是河南長葛縣人,1916年生。9151年西北師範學院畢業。現爲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南分會理事,住鄭州市。)

  • 文章(鄕情報導)鄕情報導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7期  作者:記者:梅影 出版时间:1995-07-03
    关键字: 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 联络地址 《河南省戏曲志》 运动会

    地方经济。联络地址:河南南阳市中州路二五四号,电话〇三七七—三三一四六五李玉杰。△本会收到河南省戏曲志编辑委员会寄来「河南省戏曲志」大型系列丛书目录及售价一览表,内容包括河南省各县市地区戏曲志一百余种(本),每本精装美金三〇—一四〇元,平装二〇—三〇元,油印本一〇—四〇元,若对河南戏剧有兴趣或有意价购者,可与『郑州市花园路二十四号院』豫剧第一团马驰先生联系,电话:(〇三七一)五九四二六三一,邮编:四五〇〇〇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