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惠州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惠州(上、中、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左秀靈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惠州 地名由来 惠州西湖 东坡故居

    惠州(上)惠州又称惠阳,清时为府,下辖归善、博罗等九县,民国后废府,改为惠阳县,在东江左岸。旧府城在米塘水与东江汇合处。对岸为归善县之旧城,此两旧城之间的地区日渐繁荣发达起来,即为现在的惠阳之总称。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年)依中英通商续约应辟为商埠,但未实施。人口约十万,旧府城约五万余,旧归善县城约四万余人。市况繁荣,颇富生气,其中商业闹区有二,一是归善县城,另一为架于米塘水的浮桥区。惠州则以善吉街为第一热闹,大商舖栉比相连,来往行人摩肩继踵。又,归善

  • 文章美丽的惠州,我爱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文玉蘭 出版时间:2013-07-31
    关键字: 惠州 经济 风景 城市

    春暖花开的三月,惠州再获殊荣。二〇一三年三月廿五日,第二届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市(县、区)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惠州光荣地入选了「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这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入选城市。颁奖礼上,惠州的投资潜力、地方特色、文化魅力和发展前景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认可。这是我们惠州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我内心无比激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美丽的惠州,我爱您,我为您的成就而骄傲和自豪。惠州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勇于改革创新、发展前景广阔的城市,它以独特魅力

  • 文章漫谈惠州的过去与未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丘立才  出版时间:2015-01-31
    关键字: 惠州市 东江 罗浮山 经济

    神仙道教理论体系,体现在葛洪《抱朴子·内篇》:1、吸收玄学思想,以「玄」为宇宙本原。2、既尊老子道论,又尊还丹金液。3、有因无而生,形须神而立。4、不必求速登仙,关键结胎受气、宝精行气,能作活神仙。5、为道当先立功德。公元三六三年葛洪在罗浮山升仙去逝。唐朝大诗人李白心向往之,在《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诗吟:「心受名山游,身随名山远;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杜甫也以同样的心情:「南为祝融客,勉强亲杖屦。结托老人星,罗浮展衰步。」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惠州四年

  • 文章惠州史地与文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何壽康 出版时间:1972-12-31
    关键字: 惠州市 史地资料 文物名胜

    惠州昔为禹贡扬州南域,春秋战国时为百越之地,秦时为南海郡,汉代为南海郡博罗县。东晋时分属东官郡。南齐时移东官郡治怀安,梁朝改置梁化郡,隋平陈郡废,遂置循州总管府。大业初年府废,后改为龙川郡,治归善县,唐朝武德五年复称循川,置总管府。贞观二年府废,天宝元年改为海丰郡。乾元元年复称循州,属岭南道。五代时属南汉,乾亨元年改曰祯州。宋天禧四年改称惠州。宣和二年又赐名博罗郡,属广南东路。元朝至元十六年置惠州路,属北海广东道。明洪武元年称为惠州府,属广东布政使司

  • 文章惠州属十县谈往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譚日英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惠州十属 历史沿革 地理介绍 风景名胜

    七、春秋越地——陆丰县陆丰县,据地方志记载,原属贡州之南裔,春秋战国时为越地,秦平百越,归属南海,至唐武德五年,析置陆安屯,即今之大安墟,至贞观初年,则改为海丰郡。逮洪武年间,乃归属惠州府,淸雍正九年,即由海丰郡划分吉康、坊廓、石帆三都地方,始改为县,设县治,称陆丰县,由于系从海丰划分而来,当地人向称之为「新县」,时人以与海丰关连密切,通常以海陆丰并称。本县位于惠州东南隅约三百余里,枕山临海,地势为一长方。东南广约百余里,南北长为二百余里,东至惠来县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